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心理学流派,积极心理学中一些核心的思想,却是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本文分别从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流派儒、释、道三方面深入探讨其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这些思想对中国人人格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传统文化;儒释道;积极心理学;中国人人格

中图分类号:B2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87(2013)01-0116-03

美国积极心理学大师Tai Ben-Shahar博士在其《幸福的方法》一书中强调:积极心理学虽然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兴起于西方的心理学流派,但积极心理学中一些核心的思想,却是发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孔子提出,身心的修养是家庭健康、社会完善以及国家富强的核心。而这正是现代积极心理学中幸福感理论的基本假设:要帮助别人,就得先学会帮助自己。

Knnon・M・Sheldon和Law Ra King是这样定义积极心理学的:“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和美德的科学”。它主张心理学要以人类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机能等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在这过程中找寻到帮助所有人在良好的条件下获得幸福的各种因素。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目前西方积极心理学主要是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以积极体验、积极人格、积极社会制度为三个支撑点来开展相关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及后来从印度传至中国的佛家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人人性及为人之道的深刻认识和阐述,传递出诸多的积极心理思想观点。

一、儒家文化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乐观是积极心理的重要表现状态,在现代积极心理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家的积极心理学思想主要体现在“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和“追求美好”的积极品质上。

中国人的“知足”往往受儒家思想影响,更倾向于从道德的角度或现实的角度对待得失与功利,主张人生应该重视心理的知足,而不应该去强求不现实的功利或物质需要。中国人乐天的生活态度集中体现在“常乐”上,中国人往往会在艰苦辛劳的生活中寻找些许的满足和希望,有时甚至于以苦为乐。这种“知足常乐”的心态有时会被人冠上阿Q精神,但从心理学的角度上也体现了中国人既现实又浪漫的人生态度。

儒家哲学是一种以乐生为美德的生命哲学。无论在什么困难的情况下,都该乐观生活,热爱生命。孔子的生活态度就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论语・述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所以孔子认为,不忧愁、不伤悲的人才接近君子的人格: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君子不忧不惧(论语・颜渊)。相反,只有下愚的小人,才会忧愁不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孔子还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作为一个君子,就应该像天地万物那样安命乐生,生气勃勃,日日出新。“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易・系辞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儒家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这种对生命的礼赞,使儒家的生命哲学达到了最高境界:天地之大德日生(易・系辞下)。

“不知儒家,不能人世”。总结儒家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人世、有为、现实”。“人世”凸显的是一种直面现实社会、在现实中有所作为。这样的人生哲学表达的是积极、自强的人生态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儒家将这种高远的追求与现实结合起来,既关切于社会大众,又重视个体的人格磨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均体现了儒家的这种精神境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则充分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与志向抱负。儒家道德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追求道德的真善美。儒家对人生理想和真善美的不甘放弃,对美好事物的不舍追求,正是积极心理的反映。

二、道家文化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道家强调“出世”,崇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由豁达,培养了中国人热爱自然,追求美好理想的情操。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主张“天人合一”、“顺其自然”,道家深刻认识到了人类崇尚自由、崇尚自然的自然人性。他们认为人与自然应该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状态。因此道家主张做人要追求“柔弱”,上善若水,以至柔而至刚;为人强调“自然之德”,反对“功利之德”;对人要“不争”,“无为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73章);生活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19章);提倡率性而为,希望以“无为”而达到“无不为”。可见,“顺其自然”是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也是道家哲学对人生之道的精辟概括。

道家思想也特别强调了积极的人格品质。“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8章)体现了诚实、仁慈、勤奋、正直等多种积极的人格品质。道家倡导的人格是种恭谦与退让,虽强调无为,但却并不消极,而是更深层次的积极。比如道家对“勇敢”这一积极人格品质的理解就比现代积极心理学要显得深邃。“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道德经》73章)。道家提倡“勇”,而反对“敢”。“勇”是内在的人格品质,而“敢”是勇这种人格品质的外在行为表现。有了“勇”的人格品质,当然能提升人的幸福感,但人的很多烦恼确是来自将“勇”化为外在的“敢”,去争、去斗。所以道家所言的“不敢”不是内在的懦弱,而是内在的“勇”不外显。人们多以为道家在倡导愚民政策,其实不然,道家真实的思想应该是“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愚民是不能使其“知”,这里不能忽略了“知”字,人的内在是应该知道“雄”、“白”、“荣”,而外在的行为表现为“雌”、“黑”、“辱”。表现在人格品质上,就是内在的积极品质不要外显,这样的人格品质才是真正的积极与自信。

三、佛家文化中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人们倾向于认为佛家思想是不积极的,是消极避世的。其实在佛家思想中隐含了很多积极的理念,如佛教认为世俗世界的一切在本性上都是苦难的,诸如寒热饥渴所引起的苦难、荣华富贵不能长久的苦难、生活环境经常变幻的苦难等,但同时佛教又强调变化,幸福与苦难都不是一成不变,而是相互可以转换的辩证关系。此岸受苦,就能期待彼岸幸福,这样一种辩证的思维,本质上是隐含着积极的人生态度,其实任何宗教都把希望放在重要位置,有了希望人生就具有了积极的一面。此外,佛教强调从求诸于己的内在体验来探求苦难的原因,佛教认为人类之所以会有苦难主要是因为人存在本性上的弱点,如贪欲、执着等,这些“心魔”才是我们处于苦难的境地的根源,让人们变得脆弱。佛教将人苦难的原因由外在而转向了内在,由客观而转向主观,强调苦难是由于人自身原因,摒弃了怨天尤人,这样人们可以不必改变外在世界,因为外在世界是幻象,是不真实的。而只要内在修行就能成佛,摆脱苦难。佛教的这一思想突出了人的主体性,强调人的主观体验是幸福的主要尺码,这与积极心理中的幸福感观点有相通之处。积极心理学认为:任何事件都是客观的,但对事件的体验却主观的,我们可以用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客观的事件。显然此意义上,佛教对积极心理学有深刻的影响。

感恩是指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常怀“感恩”之心的人往往具备诸如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西方有感恩节,把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定位感恩节(Thanksgiving Day)。据说是第一批美洲移民者为了感谢印第安人对他们的热诚帮助而设。

在中国,感恩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中国古代文化中一直将“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作为感恩的象征。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敬老人,爱护小孩就是一种感恩的体现。中国古代很多成语和俗语也表达了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对感恩的要求:如投桃报李;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佛法中,经常说“报四重恩”:(1)感念佛陀摄受我以正法之恩;(2)感念父母生养抚育我之恩;(3)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人真理之恩;(4)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色身之恩。感恩已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四、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人格的影响

在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作为精神形态的儒、释、道等均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了积极心理学思想,它们积淀深厚,被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承传更新,在生活方式、民情习俗、思维特性、道德意识、及价值观念等方面对中国人的独特人格产生影响。

(1)积极人世的人格精神

儒家强调“人世、有为和现实”。儒家的人世哲学呈现出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突出表现在他们把个人的价值同国家民族的兴衰联系起来,这种“经世致用”的传统,体现了十分难得的积极进取精神。“内圣外王”是进取的手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进取的目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盛世开太平”是进取的人格。历朝历代多少仁人志士正是在儒家的这种积极人世人格精神的感召下,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成仁行道为人生最大乐趣,从而成就了不朽的事业与伟大的人格。

(2)善待生命的慈悲胸怀

慈悲观是佛教教义的基本精神。在梵文中,“慈”指的是纯粹的友爱之情,“悲”为哀怜、同情之意,佛家强调胸怀慈悲,以慈爱之心给人以幸福,以怜悯之心拔除人的痛苦,佛家的悲天悯人与大慈大悲从深层意义上引导人们向更高的境界去提升人性和品德。由此,佛家还提出了许多具有普遍伦理意义的法则,如“三学”、“五戒”、“六度”等佛家戒律,这些戒律的本质是教化人要“止恶从善”。佛家的这种教义进一步培养了中国人的善良、慈悲的人格特点。

(3)自制的行为规范

道家倡导“和谐”,主张“无为”、崇尚“自然”,强调“淡泊名利”、希望“豁达通俗”、追求“洁身自好”。道家在提倡这些和谐思想的同时处处透出一种自制精神,和谐不是无原则的和谐,其实与深层的自制力和自制行为规范密切联系,道家的这种思想无疑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人性的本真,培养自制的行为规范和批判精神,深刻地反省和批判处在功利压制下的人性,从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科学发展观。

其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释、道在本质上是相通的,都致力于探索如何关爱人类本身、促进人类发展。对中国人的人格养成、生命态度和生活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也给现代积极心理学提供思想与哲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