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南阳宛梆为例浅谈河南豫剧的传承与保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南阳宛梆为例浅谈河南豫剧的传承与保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现代科技的发展以及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冲击,导致人们的审美趣味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戏曲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与其他民间文化一样,渐渐的被世人所遗忘。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是:诸多历史悠远,通俗生动的剧种正面临着观众锐减,人去楼空,名存实亡的现状。本次课题所研究的河南南阳宛梆(又称南阳梆子戏)作为河南豫剧的一个少数古老剧种之一,就面临着濒临失传,后继无人的境况。本篇论文将以河南南阳宛梆为例,浅析河南豫剧的传承保护

关键词:河南豫剧;南阳宛梆;现状;传承与保护

作为豫剧的一个支流的南阳宛梆却像是这束花之上曾经绚烂开放,如今却逐渐凋败的一支。如今,在全国各地,各民族都在异口同声的呼吁应对戏曲危机,抢救民族戏曲文化的关键时机,保护民间艺术遗产,就成为促进民间文化发展,克服文化发展障碍,进一步解放艺术生产力,繁荣文化事业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一):南阳宛梆濒临失传的原因

作为豫剧一大分支的宛梆以其既激越豪放、正统平和以及轻快俏丽的地域特色成为豫剧大观园当中一支傲然开放的花朵。其独具特色的“大起板”“花扬腔”等调式也是河南宛梆源远流长的一大标志。但随着历史的变迁,河南宛梆因其唱腔独特,难学难唱,音域要求较高,唱者较为吃力以及人才不易引进等原因渐渐远离人们的视线。加之宛梆自身古老,又生于民间,长期少有文人介入,没有外部条件促使她与时俱进的原因,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豫剧,曲剧等新型剧种的兴起与流入使宛梆的活动区域逐渐缩小,班社也随之锐减,以至于至1948年南阳解放时,宛梆仅存内乡县一个国营表演团体。

(二):以河南南阳宛梆为例 ,分析豫剧的发展现状及影响豫剧传承的原因

纵观豫剧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很多致命的问题依然存在。首当其冲的原因就是国营剧团负担重,生存艰难。国营戏剧剧团大多是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几十年来一直作为党和政府的宣传工具和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福利大部分都由政府拨款。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出台了文艺演出团体差额拨款的政策。以河南南阳的宛梆为例,隶属于南阳内乡县文化局内乡县宛梆剧团,是目前宛梆剧种唯一的专业剧团,也是唯一一支正规的宛梆演出团队,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自20世纪50年代建团以来,它几乎独自担负着宛梆剧种的传播和未来,由于剧团的努力,曾先后荣获得“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文化部优秀剧目奖”、“文艺团体改革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不过,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使得宛梆剧团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剧团的生存空间到经济运作模式,从演员身份,地位到演员的观念、行为、以及宛梆音乐的传承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同时我们也能看到因传统的力量影响而相对稳定不变的因素。

影响宛梆发展的第二点重要的原因是: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由于剧团经济状况拮据,在职人员的基本工资都不能保证,常年下乡演出生活条件艰苦,使得不少演员难安其业,造成严重的人员流失。以南阳宛梆为例,自宛梆形成到现在300多年以来,尚未发现属于政府行为的专门培养宛梆艺术人才的学校。这直接影响着宛梆这一剧种的发展,制约着宛梆艺术的进步与升华。1950年,在县委及政府的支持下,以师岗民团司令聂国政的旧班社为班底召集了内乡尚存的宛梆艺人,组建了受辖于内向县政府的专业宛梆剧团。作为剧团团体虽已组建,但艺人老化,行当不全,直接影响剧团的正常运行,因其剧种稀有,唱腔独特,伴奏乐器与众不同,难以从横向引进人才,各艺术学校也都没有开设培养宛梆艺术人才的专业班,似的人才断层严重,后继乏人成为制约宛梆这一剧种发展的关键原因。这样的局面导致了该戏曲遗产有失传的危险,甚至一些剧种已经消失或者濒临灭绝。同时,民间职业团队的过多以及演出的随意性对国营剧团的演出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对创痛艺术的保护和传承造成了伤害。也成为影响豫剧发展的另一大原因。

(三):保护及发展豫剧文化遗产的建议和措施

回顾豫剧的发展历程及未来之路,传承与保护成为发扬该剧种的一大任务,结合豫剧发展的特点,笔者提出一下几点建议:

1、要把保护和发展戏曲文化遗产,提升到新时期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各级政府保护和发展戏曲文化的自觉性。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也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者。它综合熔铸了中华文化的舞蹈、文学、音乐、历史,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生活情感、道德情操、喜怒哀乐以及不同于西方的价值观,千百年来,它犹如一种血液,融入和流淌在我们民族的肌肤里,渗透在我们民族的灵魂里。但是,中国戏曲发展到现在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保护并发展中国戏剧文化不仅是单纯地保护一种文化遗产的工作,而是保持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不受外来侵害的大事,是摆在全党和各级政府面前迫在眉睫的大事。

2、为进一步激活艺术生产力,应建立新型的剧团管理机制。

首先,原来的退休离职人员工资由政府足额发放,对在城里新剧团时被分流下来的富余人员,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通过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或一次性买断身份等方法给予分流解决,让分流人员走的放心,让剧团轻装上阵,没有后顾之忧。其次,改革剧团内部的分配方式。打破目前已职称为标准领取报酬的分配制度,根据演员在具体剧目创作、演出中所承担的任务轻重和所做贡献打下领取报酬,实行多劳多得,充分调动演职人员的积极性。在用人机制上,采取聘任制,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是剧团研制人员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保障剧团健康发展。

3、加大对剧场、排练场等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改善剧团的工作环境和演出条件。

根据我们科研小组的实地调查,南阳宛梆的演出环境多为露天流动式的舞台,地点不易固定,人才不易集中,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可控性及规范性不强,演员的演出条件及观众的观赏条件无法得到保障。从而使得宛梆的观众群体有越来越狭窄的趋势。

4加大戏剧艺术后备人才的培养,给戏校,艺术招生优惠政策,减免学生的学杂费。

为了使戏剧艺术得到可持续发展,应重视戏剧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目前,戏曲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戏校和艺术学校承担,因此,加强戏校,艺术学校的建设是戏曲艺术继承和发展的关键。同时,为了使宛梆这一独特的剧种能够后继有人,除了举办艺校,艺训班集中培养艺术人才之外,在平时演出和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中有可塑的苗子,就应该不失时机的吸纳入团进行培养。(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刘文峰 《中国传统戏曲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上下册)2012年 学苑出版社

[2]郭克俭 《戏曲鉴赏》201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