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人生最后的课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位老人,一个年轻人,一堂人生课。”
――这是对《相约星期二》一书内容最简短的概括。
书中的老人是一位得了绝症“ALS”的老教授,在他发现病况直至自己死去之间这段日子中,他并没有让自己就那样在失望中衰竭,而是选择勇敢面对死亡。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让人们研究我缓慢而耐心的死亡过程。观察在我身上发生的一切。从我这儿学到点什么。
就这样,莫里老人在人生的末期走过了那座连接生与死的桥梁,并诠释出了这段曼妙的旅程的不寻常意义。
这位社会学老教授一生中的最后一门课程开始了:他每星期二上一次;地点在老人家中;内容是讨论生活的意义;学生只有一人:本书作者米奇・阿尔博姆 (美);最后一节课只有简短的一句话:毕业典礼由葬礼取代。
一切都在平凡中掺杂着惊心动魄,一切都在莫里老人的只言片语中被一针点破。平日里与我们纠缠不清的“人生难题”从一个对死亡释然的老人口中缓缓道出正确解答。我不得不说:这是至今最震撼我心的一本书。
是的。对于书中莫里老人所体现的对死亡的淡漠,甚至于期待(这令我颇感不可思议),我不得不感到钦佩。
也许,一个来日无多的老人,当他与死亡做着近距离的接触时,他会对人生拥有一种超然的鸟瞰方位。毕竟,死亡都不再惧怕,世上还有什么更可怕的呢?
记得在课堂中,学生问老师: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
答曰:与生活讲和。
平静却撼动人心。就连余秋雨也评价道:在死亡面前真正懂得了与生活讲和,这简直是一个充满哲理的审美现场。
莫里老人还曾对学生说:死亡是一种自然,人平常总觉得自己高于自然,其实只是自然的一部分罢了。那么,就在自然的怀抱里讲和吧。
――讲和,不是向平庸倒退,而是一种超然物外的至高境界,莫里老人的境界让人心悦。于是,我不得不感慨道:
境界,让死亡也充满韵味;
死亡,让人生归于纯净。
而这些都只是莫里老人课堂中的一部分内容,对于人生,他在死亡的体验下更得到了许多新的结论。
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是老人对人类文化的看法。他曾对米奇说到过,现在世界的文化给人们灌输的都是一种错误性的观念,是一种误导。我们现在的文明一直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在物质方面,任何东西越多越好。它让我们在一生中不断思考一些琐碎的小事:买车,买房,考试,赚钱……而真正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却被人们忽视。层层叠叠,一切只为活下去,而且总企图能活得如世俗标准一样“像样”,大家似乎已不习惯在这样的生活中停滞,后退一步,审视一下自己:这真是我要的一切吗?而正由于文化的限制,人们往往用虚伪将真实掩盖。本来很简单的需求,在人类文化的鼓励下变得奢华。
――本来只要吃饱,可人一定要吃到山珍海味,各种豪华套餐;本来只要穿暖,但人一定要穿上绫罗绸缎,以示身份……盲目的人们就在这种文化的鼓励下与周围的人盲目地比赛,而结果却是,劳累与压力超过了人生的享受。何必呢?
于是,莫里老人认为逃避这种文化灌输不是办法,实际上也躲不了。躲不开还在躲,那就是虚伪。惟一的办法就是不要相信原有的文化,而要为建立自己的文化努力。临终前的老人发现,人的最低需求和最高需求是首尾相接的:一个人在他最需要食物的时候,他想到的往往只是一个馒头,一口白粥。而相比之下,豪华大餐、绫罗绸缎……一切奢华、超乎个人所需的物质变得荒谬、可笑。于是,在无情铲除了一系列自我异化的物态追求之后,自私因无聊而遭受嘲弄;真正的自我在剥除虚妄后变得既本真又空灵,自我与他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放到了人生追寻的中心。
另外让我记忆深刻的便是老人对爱的呼唤。
――爱是惟一的理。
――相爱,或者死亡。没有了爱,我们便成了折断翅膀的小鸟。
诸如此类,老人的呼唤不知唤醒了多少颗一度对社会冷漠的心。物质化高度集中的社会,似乎对爱并未留下太多繁衍的空间。人们来来往往,擦肩而过,却从未注意到刚刚走过的陌生人,也许他需要帮助,也许他在等待你的问候。一切的一切,却在莫里老人的行为下变得渺小,不堪一击。虽说老人患了绝症,每天都在经受病魔的折磨,在我们眼中,他是可怜的。然而,他却并未自艾自怜,并未在病床上哀叹自己的人生苦短。相反,他却在为地球的另一边,一群正在经受战乱的人们伤心流泪。
因为,他一直相信:相爱,或者死亡。
……
眨眼间,十四周的课程伴随着老人呼出的最后一口气结束了。
莫里老人,最终还是安详地闭上了双眼。它的墓地选在了一个有山、有湖、有小鸟的安静小山坡上。那里静谧,足以让他继续抒发对人生的感慨,继续与他亲爱的学生上人生课,就像他临终前,在课堂上与米奇谈到的:
――希望你常来我的墓地,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会的。但那时,我就听不见你说话了。
――没关系。到时候,你说,我听。
脸上,一行泪涓涓流下。
山坡上,池塘边,一个美丽的墓地。课程在继续,学生应约而来,只是老师已闭眼静躺。因为,他已嘱咐过学生:你说,我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