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中学音乐欣赏教学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音乐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品质。因此,音乐教学中应不断扩展新知,创新教育教学模式,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鼓励学生在欣赏中发现、在活动中探索、在探索中创新。
笔者认为应该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以学生为培养、塑造、发展的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从而构建优化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新的教学模式。下面就教学中的一些体会,粗浅地谈一谈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创设情景,参与体验
构建创设情境,参与体验教学模式,是以引导学生感知美、体验美、理解美、表现美为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参与”是指在课堂上师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共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体验”是指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中,产生主动的直接的亲身的感悟、体会和反映。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是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的前提条件。
教师可以根据作品的内容形式,与文学、美术、舞蹈等多种形式整合,师生共同创设一个与音乐作品相符合的情景。提倡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给学生创设一个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情境。
二、设置问题,深入探究
古代教育家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设置疑难,以疑启思,是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当学生对音乐作品经过初听的简单体验后,教师随即进行音乐作品的分析和比较,设置问题并进行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和自我领悟。比较时,可以以小组为单位,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展开讨论。
例如:《摇篮曲》一课的教学,学生在欣赏完两首《摇篮曲》:一首由舒伯特作曲,一首是东北民歌之后,我引导学生分析比较两首摇篮曲的异同,学生们发现:两首摇篮曲的共性是结构简洁,短小抒情,速度徐缓,曲调优美静谧,旋律平稳流畅,但由于调式不同,音乐风格也就截然不同。
接着,请同学们欣赏钢琴独奏《摇篮曲》(贺绿汀曲),边欣赏边思考摇篮曲作为一种器乐体载和歌曲有什么不同?学生们惊喜地发现器乐演奏的摇篮曲,音域比声乐曲宽,结构比声乐曲大。通过对上述同一题材,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体裁作品的分析比较,最后请学生们总结中外摇篮曲的不同点,把整堂课推向了高潮,学生们思维异常活跃,大家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这一环节,很好地深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设疑摆惑要难易适度,生动有趣,要有画龙点睛之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敢于质疑问难,把自己置于积极的位置去思考、去探索。教师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民主的氛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引向探索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环境中,使其敢想敢说,敢创新。
三、情感体验,实践创造
音乐是情感艺术。音乐教育的艺术,实际上是情感的感染力。要让学生真正走进音乐,融人音乐,则必须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来感知音乐,通过对音乐的各种形式的情感体验,逐步使学生认识音乐的基本要素和表现手段。
例如:让一位同学介绍一首他认为最好听的音乐,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从中获得表现音乐的极好机会,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情到深处想歌之,歌到深处想舞之。手舞足蹈,自由欢歌起舞,即兴创作、编词、编曲、编动作、创编画,尽展其能,使学生创造潜能得到发挥。还可让学生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用讨论、演讲、表演、创编等不同形式,各抒己见,各展所能。
四、发挥多个感知通道,引导学生由审美向创编升华
音乐欣赏就是要学生 “动”起来,“钻”进去,为学生创设高度想象和自由的环境。例如,在给学生欣赏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时,我让学生欣赏俄罗斯著名画家列宾的名画《伏尔加河纤夫》,以及观看男声合唱《伏尔加船夫曲》的光盘,通过视与听结合,使学生产生联想与创造,并分析出作曲家运用什么音乐要素来表现伏尔加船夫套着纤索、拖着沉重的船只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甚至消失的艺术形象,最后,还可以启发学生按照另一首俄罗斯民歌《三套车》的内容和音乐特点,创作一幅像《伏尔加河纤夫》一样的图画。虽然学生不能像著名画家列宾画的那么好,但却能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
再如欣赏教材《梁山伯与祝英台》一课,曲作者撷取了梁祝故事中的: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个主要情节,相应通过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三大部分分别加以表现.融抒情与戏剧性为一体,通过小提琴与管弦乐队的交响奏鸣,牛动地叙述了这个占老而美丽的传说。音乐语言是抽象的,为了强化学乍的想象力,教师可借助于画面向学生提供信息源:和煦的春光、清脆的鸟语、盛开的桃花、清粼的湖面----草桥结拜;阴暗的天空、凋零的树木、哀戚的孤鸣----英台抗婚;凛冽的寒风、纷飞的大雪、绝望的哀嚎----坟前化蝶。给学生一个初步的感知过程,让学生结合音乐去观察、去想象。再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画面场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总之,音乐欣赏课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思想.以师生共创教学情景。学生积檄参与一一体验一一探究一创造的新教学模式中.使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来,让他们展开了创造思维的翅膀,唤醒了沉睡的潜能、激活了封存的联想、整理开启了幽闭的心智。让学生任“欣赏”中发现、存“活动”中学习、在 “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智、在“探究”中创新.从而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尝试成功的体验和乐趣中探究知识、刨新思维、扩展能力。
(河北省平山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