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为啥获奖的总是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hy is he always winner
摄影事业蓬勃发展的证据之一就是各类影展活动的欣欣向荣。不怕风吹雨打的摄影人,拿什么来证明自己的实力呢?各种各样的奖状、奖杯无疑是最好的明证。
鉴于我国庞大而热情善良的影友队伍,和几乎同等数量的门类繁多的影展活动,本刊在六年前开办了“获奖秘笈”专栏得到了读者的广泛赞誉。随后出版的同名图书也创造了再版三次均销售一空的摄影类图书销售神话。然而时间过去了六年,无论是摄影技法,还是大众审美,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此,本期特与时俱进地将目前国内影展活动出现的新现象、新想法,“打包”奉献给读者。
傩舞新年彭学平 摄
彭学平:
第15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入选作品、江西省第13届摄影艺术展金奖。
他的作品后期处理非常有特色,且本人有美术功底,在色彩构图方面有独到之处。在众多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也合情合理。
李泛:
第3届美能达杯全国摄影大赛一等奖、第2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金奖、第3届奥地利超级摄影巡回展金奖、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国摄影艺木展金奖、第2届索尼全球摄影大赛体育类三等奖。
他的作品题材涉猎广泛,最近几年开始将精力投身于新闻纪实方面。以这方面的作品论,厚重而不失温情,简单又有着摄影语言特有的光影。李泛的成功或许正是因为他的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勇于挑战。
秦盱丰:
第20届、21届、2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第10届、11届全国人像摄影展、丽水国际摄影展、上海国际摄影展入选和获奖。
他是位多产且勤奋的摄影人。自1976年从事摄影艺术以来,多年来“摄”耕不辍。
获奖秘笈
PS让我如虎添翼
――彭学平
我自从2006年参加各种大小摄影活动以来,获奖无数,一些很一般的片子通过后期电脑制作,还是得到了认可。就拿作品《古坛》而言,冷暖色调的对比和层次在原片上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表现,但通过电脑的后期调整,却达到了理想的效果。制作中,为增加该片的空灵感和神秘感,整张片子调成蓝调,使作品增色不少,因而入选第20届“国展”。话到这里,我要说的是,搞艺术摄影的影友不必在为艺术作品是否PS而争论不休。后期可以进一步完成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可以追求唯美和抒情,这是一,其二,作品的好看、漂亮才是主流、美才是硬道理,所以获得评委的认可那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数码让我如虎添翼,让我更自信地在艺术摄影这片天地里翱翔!同时,在追求美的同时轻轻松松打比赛,何乐而不为呢?
不扎堆、不跟风、不着急
――江声树
这些年玩摄影给了我很多乐趣,当然也包括参展获奖的乐趣。
要问为什么会获得一些奖项,我想可能是运气比较好吧。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诀窍,那可能是跟我一直坚持的“不扎堆、不跟风、不着急”的“三不”原则有关系。
“不扎堆”,就是即使在影友比景区面积都大的地方,也要想尽办法让自己的画面与众不同。
“不跟风”,就是不管圈里流行刮啥风,仍坚持按照自己认定的方向去拍摄。
“不着急”,显而易见就是在拍片的时候要沉住气,不急于求成。我大部分时间是往农村跑,拍农民。到西部农村,扛着相机,走村入户,我并不急于按快门,而是先跟乡亲们拉家常,拉着拉着,跟他们的距离拉近了,这时候你再把镜头对着他们时,他们就不再慌张,不再惧怕了。跟农民的亲密接触,对农村的深入了解,使我在遇到某一场面,某一情景时,我的内心就会喊:“就是这一个!”艺术源于生活,深入生活才有真实记录,这种记录才是有价值的,而且是跟别人不一样的。
摄影技术的提高跟一个地方的摄影氛围有较大的联系。
――沈建强
在我的获奖题材中,工业摄影约占三成左右。如《大众摄影》2008年2期月赛一等奖《水手和巨轮》的作品,就是我对拍摄港口视觉几近疲劳情况下创作的。经过不断的探寻和思考,锁定了以水手为主题,码头为舞台,停泊中的巨轮那大面积深色船体为背景,长焦捕捉水手拉缆时的形体。把水手的肢体语言通过缆绳与巨轮融为一体,以小见大阐述了大港宏伟的气势和繁忙。
在工业摄影上我觉得通过运用大面积的色块、错落有致的线条,会更充分地体现静与动的交融、线与面的衔接。
另外,对参加摄影活动的征稿启事需认真研究。记得我初次参加《摄影世界》月赛,连续投稿数月无果,后找来杂志细品获奖作品,才发现获奖照片多为生活类题材的,自己在选片上出了错。
很多好的题材和优秀作品,也许就在你身边。
――周剑平
人们往往喜欢选择一些陌生的环境来进行拍摄,因为在陌生的环境中容易激发一种创作热情。实际上,很多好的题材和优秀作品,也许就在你身边。这类作品更加能给人一种亲切感,也许更能引起评委的注意力。但怎么去发现和拍摄这类作品呢?
1.在拍摄前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思想。在拍摄中要细心观察,多找几个角度进行分析,尽量避开一些与主题无关的信息内容进入画面,但又要保证有足够有用的信息内容来衬托主题。
2.在拍摄人文纪实类作品时,相机最好设置在连拍状态,保证作品的成功率。
3.平常多注重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让头脑里积累大量的图片信息量。拍摄时提醒自己不要重复别人的作品。
4.后期调整能使作品的主题思想更加突出。
5.喜欢后期数码创意作品的摄影师,可以把一些在拍摄后不太满意的作品当成素材在电脑中进行第二次创作,这类作品只要在创意、构思上奇特和新颖,往往会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创作出一幅幅优秀作品。
何兴水:
作品多次在国际、国内摄影展览中获奖。《泼水欢歌》入选2008奥运开幕式,《海上渔村》获香港国际影展金奖。
他立足家乡,以宣传美丽的霞浦滩涂为己任。更为难得的是在拍摄滩涂这一题材时,不断求新求变。拍摄出不同风格的百拍百新的霞浦滩涂。
李枫:
第12届国际摄影艺术展入选作品、《大众摄影》十佳摄影师。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尤以风光、小品见长,方构图的构图设计使作品看起来既严谨又古朴雅气。
王敬民:
首届佳能杯人像摄影“艺术人像类大奖”、世界华人婚纱摄影金奖。
他的拍摄风格时尚、经典、以非凡的创意,赢得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
欧阳星凯:
第22届中国摄影艺术展纪录类银奖,商业类、黑白类入选,第11届国际摄影艺术展入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国摄影大赛金奖,《大众摄影》群英会全国十佳摄影师。
他的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多变。长年勤奋地在摄影这块园地耕耘不辍。
以评委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作品
――欧阳星凯
如果一定要问有什么参加竞赛活动的技巧和“秘诀”的话,我认为,精致是根本,参与是乐趣。耐心地走出获奖第一步,才会觉得天广地宽。
其一是深入生活才能收获精彩。很多影友抱怨:举起相机不知从何下手。怎样才能拍出有创意、有份量的作品?这就要让作品富有强烈的镜头语言。
其二是要注重作品后期。在各类摄影活动中,要使自己的作品从大量的参赛作品中“跳”出来,就要给自己的作品制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一方面是在色调上尽可能做到与众不同,另一方面是要注重作品的技术素质和质量。我在第22届国展中获奖作品《古城洪江》就是这方面典型的例子。首先我利用Eye-one色彩软件对电脑显示屏进行必要的校正,然后根据作品的立意对原作进行适当调整,特别是在色彩上调整出具有独特个性的颜色,凸显其艺术风格。输出则采用爱普生7800打印机和增强粗面美术纸。不仅色彩纯正,而且清晰地显现出各个细节的层次。
其三是选片做到“新、奇、特”。参加各类影展活动,要以评委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作品。作品一定要有新意。另外,要了解和熟悉活动规则和对地域及评委的研究,做到投其所好。我在参加《大众摄影》组织的全国影友擂台赛中,就对每个城市的摄影特点及影友的作品进行了研究,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的参赛作品。
抢占先机出奇兵
――何兴水
摄影切忌人云亦云,切忌平淡无奇。许多风光片,画面漂亮,你挑不出有什么缺点,可以作桌面、作景点推介、作室内装饰,可是就是不能获奖。我想其原因就是没能融进不同地域的人文特征和一些历史信息去强化表达你的主题。在地方举办的全国性摄影比赛中,正确解读赛事主题,使作品成为一张有个性的“地方名片”。切忌多而杂,最好把镜头对准在一两个场景或一个主题上,从不同的视角去挖掘,出奇才能制胜,这样成功机会就比别人多。
摄影作为一门艺术,是一种创造性劳动,要的是前所未有的审美意义的光影记录。综合一句话,要想吸引评委的眼球就要出其不意。
吴振东:
全球2005爱普生彩色影像大赛“荣誉奖”、第25、31届国际摄影沙龙入选、第21届全国摄影艺术大展优秀奖、2006奥地利超级巡回摄影大展入选、第11届全国人像摄影大赛优秀奖、第2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商业类入选、第2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黑白类、艺术类入选。
他的作品富有时代的朝气,引领时尚的潮流。作品创意新颖、大胆。影调别致且富有渲染效果。
影展热中的冷思考
文_杨恩璞
据史料记载,上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后,北京光社举办了我国最早的摄影展览,从此影展成为国人文化生活中重要的内容。
二十多年来,我作为一个历任多种影展和摄影节的评委,面对上述摄影空前繁荣的局面百感交集,既高兴,又有一丝居安思危的担忧。高兴的是,影展促进了我国摄影事业的普及和提高,扶植培养了大批摄影精英,同时也赢得了许多国际声誉。担忧的是,摄影过分发烧,难免在某些方面产生“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的偏差。
一、打破艺术至上的狭隘观念
过去,我国无论国家或个人举办影展都喜欢称为:摄影艺术大展。过去文艺界看不起摄影,认为只是冷冰冰的技术,所以我们提出了摄影属于艺术的概念,这是一次进步。但随着摄影功能的扩大和分类认识,今天艺术一词并不能涵盖摄影的全部内容,如新闻摄影、地理摄影等严格地说就不属于艺术类。同时过分强调摄影就是艺术,不仅会局限摄影品种和题材,同时也可能影响评奖标准,用唯美的画意观念来要求一切摄影图像。摄影实质上是图像文化,艺术摄影只是其中一类,应该打破艺术至上的狭隘观念,多品种、多元化地开拓摄影展览。
二、打破评选规则陈旧化
近年来,全国影展在摄影分类评奖上做出很多改进,制定了一系列裁判规则。但还存在着贯彻不力的问题。有些评委由于工作繁忙,社会活动多,经常是仓促上阵,估计连评选的标准还没有弄明白,单凭个人喜好和老经验就来投票。再加上参赛作品多,评审时间短,平均一两秒内就阅读一张照片,这样难免会发生这样和那样的疏漏,所以在评选的模式和步骤上还应改革。
三、打破评委结构固定化
评选的成果,还决定于评委会的组成结构。如果评委会多数成员知识老化、观念陈旧,就很难选拔出创新之作,所以建议不断要增替新人。这里所说的“新人”,并不是专指年轻人。评委会要实行摄影家、媒体资深编辑(含著名策展人)和理论家三结合的原则。我不主张全部由摄影家来担任评委,不是他们水平不够,而是由于工作性质所限,对摄影发展和趋势的了解可能不很全面。从国外FIAP、WPP和BPS等几个权威摄影大赛看,他们比较注重发挥资深图片编辑、策展人和理论家的作用,这些人一般占评委会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在评选讨论中向评委会介绍很多摄影创作的参照资讯和背景材料,有利于大家高屋建瓴,从全局的动态来作判断。
另外,还有一个摄影活动和广大受众的互动问题。过去作品的评选只有几位专家和领导说了算,既听不到老百姓的看法,也引不起他们的兴趣。现在有了互联网,我建议不妨试一试评委会和广大受众的相互交流或辩论。例如采取优秀候选作品网上公示,读者点击议论,然后再请评委会投票,公布结果和评语。这样既可以增加摄影的社会影响力,又能听到群众的意见。
给照片起个好名字
文_韩子善
“一图胜千言”,确是真理,但过分地强调就会造成以下问题:
A.不重视图片内涵的研究,只满足表象的走马观花式的记录。
B.不重视必要的文字说明与标题撰写,只满足咔嚓声的简单拍摄。
C.片面强调:“我只会用照片说话”。
1.先说新闻报道图片,摄影者必须写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结局和相关背景(简称5W+H)。(图一)
2.人文纪实摄影不仅要有文字说明,而且要有一篇相应的短文作为阅读图片的提纲,好的图片与精彩的文章相得益彰,会给人以丰富、完整、深刻的印象。(图二)
3.图像文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了各种部门、各个方面的重视,除了实物档案、文字档案,还建立了图片档案,如科研、医学、教育、企业文化、古居建筑等,每幅图片都要有精确无误的文字记载,其必要性显而易见。
4.艺术图片的点题要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艺术图片的命题大约分以下六类:
(1)时空状态:作品表达的是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质朴明了,令人一目了然。(图三)
(2)情感状态:点明作品特有的情感,加强沟通与感染,使作品魅力倍增。
(3)注意修辞。运用对偶句、比兴、比喻、夸张、排比、幽默等修辞,往往会具有吸引眼光、加深印象的效果。
(4)名言名诗。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为我们流传下来了灿烂的语言文学精华,这些成语、名言、名诗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如果用这些精彩的诗句为自己的作品点题,一定会让自己的作品与读者心心相印。广西摄影家王梧生的《船在青山顶上行》,不但是从前人的名诗中得到灵感,这诗又是引导读者欣赏的金手指。香港摄影家陈复礼的《G乃――声山水绿》,以及邓佩秋拍摄的《映日荷花别样红》使我们在画面中看到了色彩,看到了静中之动。(图四)
(5)追求视听感受。看图画展览,听音乐演出。无声的平面摄影作品,讲究光、影、色的节奏与旋律。于是许多作者用音乐的感受为自己的摄影作品命题,恰当者,作品飘韵,意象丛生。(图六、图七)
关于命题,还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
一是无题,有些偏于抽象的作品,作者以“无题”为题,以达到“此时无题胜有题”的作用,令人顿生联想,这样的命题无可厚非。(见图五)。值得提出的是,有些作品如有点题的题名则更好,但由于作者疏忽或语言文字水平太低,也一律为作品标上无题,这只能给自己的作品减分。
再有一个问题是,一幅作品因功能不同,题目可以因类别不同加以转换。如上个世纪60年代,侯波拍摄的接见亚非拉朋友的新闻照片。题目是新闻说明:某年某月某日谁接见谁。因画中人物生动,气氛热烈,新年元旦期间当作艺术作品印刷发行。当时中国摄影学会主席石少华便改为《我们的朋友遍天下》,这个改动十分恰当,是个画龙点睛的好题目。
华熔:
中国首届艺术设计大展一等奖、“自有我主张”“索尼数码影像特别大奖”、《大众摄影》十佳摄影师。
他的作品以电脑后期制作见长。用“摄影的剪刀+绘画的胶水”,把中国传统工笔画的细致入微和摄影艺术的光影效果以及强烈的质感溶合起来。
马国彤:
美国纽约广告节摄影银奖、广东省第13届广告节金奖、第2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商业类金奖。
他的作品贵在创意新颖、奇特。以突破常规的思维定式,给人以出乎意料,细细品味却合理贴切的幽默创新的感受。
技法的变迁
时代在变迁,人们的审美评判标准也在随着时代车轮的方向而不断转型,任何一种艺术都不能背离这个客观规律。而不同时期的影展获奖作品也代表了一个时期甚至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审美情趣。翻开历届全国摄影艺术展的获奖作品,抛开摄影创作题材不同的问题不谈,单就摄影技法和摄影语言的运用,我们也能清晰地看到,摄影这门纯粹的技术型艺术与时展的脉络是那么地息息相关。
技术传统的80年代
上世纪80年代,是彩色、黑白并举的时代,具有突出视觉效果的作品大多依靠前期拍摄技巧及后期传统暗房,所谓的前期技巧主要是曝光速度、镜头技巧等传统的技术,后期则以黑白暗房放大技术为多。许多作品的拍摄技巧在今天看来仍不过时。
第1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银牌奖
毫发不差尚共社摄 辽宁 《大众摄影》1981年4期刊载
靶心的同心圆与射击运动员专注的眼神与枪口汇集在同一个平面上,独特,醒目,有想法。
这种近似二次曝光的效果是采用两底合成放大的方式制作的,与多次曝光不同的是,两底合成放大的精确度更高,明暗处理更加灵活到位。在数字技术尚未普及的八九十年代,多底合成是黑白暗房及彩色放大最常用的后期技术。
第一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亚洲)一等奖
同心协力孔万良摄(马来西亚) 《大众摄影》1981年10期刊载
冷与暖的色彩对比,藏与露的清晰对比,天海之间热带雨林气候微妙的氛围和感彩在这幅作品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这种关键人物的清晰,边缘人物与景致的雾化是滤光镜上涂抹凡士林油脂所形成的神奇效果。这种中空雾化镜效果的作品在80年代初期非常流行,许多大型比赛的获奖作品中,都能看到类似效果的作品。
第1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银牌奖
生命在闪光钟光葵 摄 《大众摄影》1982年4期刊载
速度、冲劲和力量源于这种放射状的艺术效果。在传统摄影技巧中,利用慢速快门,在曝光的同时推拉变焦镜头可以得到这种具有放射性效果的照片。虽然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技术,但是想要拍摄成功却也并非易事。这幅作品的作者钟光葵是当时的获奖专业户之一,他的许多体育摄影类作品都采用这种方式拍摄。
技巧丰富的90年代
90年代后,摄影器材和拍摄技术发展迅猛,中国的摄影爱好者队伍飞速发展壮大,由于媒体越来越多地展示国外优秀作品,所以在拍摄技术及作品的表现方式上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在《大众摄影》的月赛中也出现了许多颇有新意的作品,许多月赛入选作品在国际影展及全国影展上获得殊荣。在90年代中期,《大众摄影》便开始了数字影像的宣传推广,但是由于当时个人电脑尚未普及,所以许多效果新奇的数字影像作品来自国外,直到90年代末,中国的数字影像才逐渐在各类影赛中显露峥嵘。
第1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金牌奖
浩气长存张成军 摄江苏 《大众摄影》1984年11期刊载
南京雨花台的烈士雕塑拔地而起,下方的苍松与飞翔的白鹤不仅衬托出英烈塑像的雄伟高大,也体现出人民对烈士英灵的崇敬和缅怀。这幅作品的成功不仅在于作者巧妙的构思,更显露出作者娴熟的暗房技术。
作者采用低角度仰拍方式,突出了烈士雕塑的伟岸,在暗房放大时,使塑像下部虚化而形成的放射状影纹使烈士塑像极度夸张,给人以凌空出世、扶摇直上的动感,画面下部采用多底合成的方式,叠加上轻松翠柏和飞翔的白鹤。高调的画面显示了英雄烈士的崇高和圣洁。
《大众摄影》1992年9期月赛一等奖
摇滚的理解马韵安 摄 内蒙古
光绘摄影技术在国外早已屡见不鲜,但是在90年代初期的中国还并不多见。拍摄《摇滚的理解》首先在全黑的环境中,将照相机锁定在B门上,作者手持小型手电,围绕吉他手的坐姿进行光绘,再用手电对弹吉他的手部进行照明,形成了这样一幅颇有趣味的光绘作品。
第七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 金牌
工人曼弗雷德・克里格尔斯坦 摄 《大众摄影》1995年10期刊载
这是在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大型比赛中较早采用电脑去色技术的获奖作品之一。在当时,这种局部彩色,背景黑白的作品非常少见,所以很容易吸引评委和观者的目光。
第18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广告静物类 金奖
和平奏鸣曲张黎明 摄 湖南
《大众摄影》1997年9期刊载
虽然上世纪90年代后期,数码技术已经逐渐显露峥嵘,但是广告摄影仍多采用传统的拍摄技术手段。《和平奏鸣曲》便是当时较有代表性的广告摄影作品。作者先用白色硬纸板搭建了一间50×60cm的小屋,窗户是用纸条粘接的,用6mm粗的铁条从纸屋后穿过支撑小号,在接口的破绽处用乒乓球遮挡,乐谱纸弯曲成飘落状,背面用10cm高的铁块支撑,窗外挂一蓝天白云背景,再摆放温驯的白鸽。用骑士座机加6×9cm后背一次性拍摄,全程耗时3天。
PhotoImpact电脑影像创意比赛 一等奖
汉字系列沈悦 摄
《大众摄影》1998年10期刊载
《大众摄影》从1995年开始在杂志上刊载国外的数字影像作品以及有关图像软件的文章。为了考察影友对数字影像的兴趣和掌握情况,特举办了PhotoImpact电脑影像创意比赛。当时国内一些数字影像爱好者向我们投寄了稿件,但来稿量与月赛相距甚远。
鑫泉杯海峡青年摄影大赛 最佳彩色奖
星雨卢振光 摄 台湾
《大众摄影》1997年8期刊载
这是一幅让当时国内摄影界眼前一亮的作品。采用长时间曝光,不仅使天空中的点点繁星形成了雨丝状,夜空也在长时间的曝光下成为奇特的深蓝,位于画面黄金分割点上的交通反光镜红色的边框颇为醒目,凸镜中暖红色调的反射景致也成了画面的趣味点,整体画面色彩鲜艳,冷中有暖,静中有动。
富士杯全国反转片摄影大赛 一等奖
点染刘力群 摄
1997年12期刊载
在各类摄影比赛中,风光摄影作品最常见,但也最难问鼎最高奖项。《点染》这幅作品之所以能够在全国反转片大赛中获得最高奖主要取决于山峰边缘那一抹极为鲜艳的红色。这幅作品也刮起了风光摄影“一抹红”或“一点红的流行风”。一时间,暖调增强滤镜也成为摄影附件的抢手货。
《大众摄影》1999年5期月赛二等奖
中国茶文化迟鸣明 摄 山东
这种独特的色彩效果并非出自电脑后期,而是反转负冲(反转片采用C-41工艺冲洗)的特效。反转负冲可以使照片获得极大的反差及意想不到的色彩效果,在当时,这种方式也广为影楼所采用。
《大众摄影》1999年9期月赛一等奖
荷花石广智 摄
荷花是摄影爱好者最为喜爱的拍摄题材,也正由于荷花作品非常普遍,所以在比赛中很难获奖。这幅作品采用了传统的多次曝光技法,使荷花变得别具新意。自从该作者的荷花作品获奖之后,国内也再次流行起多次曝光之风。
数码横行的21世纪
2001年以后,数码相机和个人电脑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与普及,人们发现鼠标的画画点点不仅省去了许多摄影创作中的辛苦,还可以天马行空地创造出传统摄影技法无法实现的视觉效果。于是数字影像成为了21世纪的主流。
《大众摄影》2000年5期自由命题月赛一等奖
往事彭浩 摄 贵州
虽然第七届国际影展的金牌的作品就是这种方式制作的,但是在国内,这种彩色黑白分离的数码作品却是在2000年后才开始流行起来。如今,这种技法的作品很难在影展影赛中取得好的成绩,不过这类作品却是数码后期在中国走向普及的缩影。
第21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最佳数字影像艺术类金奖
魅发四重曲(组照之一)赵冉 摄 江苏
《大众摄影》2004年10期刊载
2004年,数码后期制作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普及,数码创意作品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魅发四重曲》将蔬菜与人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以简洁的构图、富有冲击力的色彩和独特的创意赢得了评委的青睐。在数字时代,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