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后循环脑梗死血管病变的影像学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后循环脑梗死血管病变的影像学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分析后循环脑梗死血管病变影像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分析病变部位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康复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后循环脑梗死患者122例临床资料,均采用MRI、MRA诊断病变部位。将患者依照出血分段标准分为近段组、中段组、远段组、混合组。依照NIHSS评分对患者脑梗死严重程度评分。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一般疾病等。记录患者临床表现。结果患者多存在多种临床症状,包括言语不清、构音障碍、头晕、运动障碍、肢体无力等。脑梗死部位在中段发生率最高,为40.2%,其次是远段。头颅MRI诊断显示,91例(74.6%)单病灶梗死。31例(25.4%)多病灶梗死。所有患者均行MRA诊断,24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后循环脑梗死危险因素众多,包括生化指标异常、不良生活习惯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血管狭窄-闭塞是后循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病情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重度血管狭窄-闭塞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大于8分患者血管狭窄闭塞发生率(80.0%)显著高于低于4分患者(13.6%)(P<0.05)。结论后循环脑梗死临床表现复杂,梗死部位多在远端,发生与血管重度闭塞有关,临床症状严重患者更加容易出现血管病变。

关键词:后循环脑梗死;影像学;危险因素;临床症状;血管狭窄

后循环解剖结构生理结构复杂,脑神经、重要上下传导束等在神经活动部位传功,血供异常容易引起神经功能损害,可能出现相互重叠或者不同临床综合征,因此后循环脑梗死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缺乏固定特点,临床诊断较为困难[1-3]。本研究旨在探讨后循环脑梗死血管病变的影像特征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北京康复医院神经内科收治后循环脑梗死患者122例临床资料,患者临床以头晕、肢体麻木、头痛、言语不利、视觉障碍等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存在中枢性面舌瘫、感觉异常、肢体瘫痪、共济失调等。纳入标准:参考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后循环脑梗死诊断标准,经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符合后循环脑梗死诊断标准,临床资料保存完整。排除标准:前循环脑梗死、其他原因所致眩晕、头颅内出血、脱髓鞘性病变、肿瘤病变、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无症状脑梗死、陈旧性脑梗死、严重心肝肾衰竭患者。1.2方法均采用MRI、MRA诊断病变部位,患者在入院1周内行颅脑核磁共振检查(PhilipsInteraAchieva,1.5T),弥散加权成像呈现高信号,弥散系数低信号为急性脑梗死。数字剪影血管造影检查采用PHILIPSFD2.0数字减影机检查,全部行股动脉插管造影检查,股动脉改良Seldinger法穿刺,常规正侧位和双斜位曝光。根据影像学诊断结果并结合NEMC-PCR后循环血管支配去分配标准,依照病变部位将患者分为近段组、中段组、远段组、混合组。近段组:病变在延髓和部分小脑区域;中段组:基地动脉和小脑前下动脉支配区域;远段组: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中脑、丘脑等;混合组:两个及以上组受累。详细记录患者临床症状和NIHSS评分,同时检测生化指标,包括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做常规心电图检查。整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生活方式、一般疾病等。主要统计危险因素包括不良生活方式、肥胖、心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其他生化指标异常等。所有生化指标的测定均采用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依照NIHSS评分对患者脑梗死严重程度评分。NIHSS量表见表1。1.3观察指标分析患者影像学表现、危险因素、临床症状等。血管狭窄判断标准,狭窄率1%-49%为轻度狭窄,50%-69%为中度狭窄,70%-99%为重度狭窄,狭窄率100%为血管闭塞。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纳入研究一般资料纳入研究病例122例,其中男性86例,女性36例,年龄41岁-86岁,平均(64.2±11.3)岁。患者血管病变见表2。2.2患者临床表现患者存在多种临床症状,包括言语不清、构音障碍、头晕、运动障碍、肢体无力等。详细情况见表3。2.3脑梗死部位分布情况脑梗死部位在中段发生率最高,为40.2%,其次是远段,详见表4。2.4影像学结果表现头颅MRI诊断显示,91例(74.6%)单病灶梗死,其中25例丘脑梗死,17例枕叶梗死,16例脑桥梗死,16例小脑梗死,10例中脑梗死,7例延髓梗死。31例(25.4%)多病灶梗死。MRI影像学表现见图。所有患者均行MRA诊断,24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其余患者71例可见中椎动脉病变,58例基地动脉病变,41例大脑后动脉病变。见图1。2.5危险因素分析后循环脑梗死危险因素众多,包括生化指标异常、不良生活习惯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血管狭窄-闭塞是后循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详见表5。2.6血管狭窄与后循环脑梗死相关性2.6.1血管狭窄闭塞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性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病情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重度血管狭窄-闭塞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NIHSS评分4分以下患者44例,4分-7分43例,8分以上35例。NIHSS评分低于4分患者,重度血管狭窄-闭塞发生率为13.6%,NIHSS评分4分-7分为39.5%,NIHSS评分大于8分患者发生率为80.0%。大于8分患者血管狭窄闭塞发生率(80.0%)显著高于低于4分患者(13.6%)(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大于8分患者OR=3.162,P=0.025。2.6.2血管狭窄闭塞与脑梗死部位相关性不同脑梗死部位患者重度血管狭窄闭塞发生率存在较大的差异,近段组重度血管狭窄闭塞发生率为80.9%,中段组度血管狭窄闭塞发生率为46.9%,远段组度血管狭窄闭塞发生率为31.0%。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中段组作为参照,远段组,OR=1.352,P=0.462,近段组,OR=4.426,P=0.008。2.6.3重度血管狭窄-闭塞与临床症状相关性重度血管狭窄-闭塞与临床症状无明显相关性(P>0.05)。详见表6。

3讨论

后循环解剖结构生理结构复杂,脑神经、重要上下传导束等在神经活动部位传功,血供异常容易引起神经功能损害,可能出现相互重叠或者不同临床综合征,因此后循环脑梗死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缺乏固定特点,临床诊断较为困难。虽然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但是也存在一些共同特点,以往研究发现,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以言语不清、头晕、肌无力等为主要表现,在本组研究中可以看出患者多存在多种临床症状,包括言语不清、构音障碍、头晕、运动障碍、肢体无力等。眩晕属于后循环脑梗死特征性症状,被认为是诊断重要标准之一[4,5]。现有的后循环脑梗死相关研究中,很少有患者没有长相爱呢神经系统表现。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存在多种临床表现,这是因为脑干结构致密型以及神经功能结构特点,决定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呈现多种重叠表现,很少有患者存在单一症状。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最常表现出眩晕症状,但是也发现很多患者同时伴随小脑症状,症状并不是独立存在的[6,7]。关于梗死发生部位的研究,不同研究观点不太一致,有研究认为后循环脑梗死发生部位在桥脑、延髓、小脑等,在后循环供血区分段标准中,不少研究发现脑梗死部位在中段几率最高,其次是远段组、混合组。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头颅MRI诊断显示,91例(74.6%)单病灶梗死。31例(25.4%)多病灶梗死。所有患者均行MRA诊断,24例患者未见明显异常。脑梗死部位在中段发生率最高,为40.2%,其次是远段、混合段,与以往研究报道结果相一致。椎基底动脉粥样硬化多出现在椎动脉中,椎动脉狭窄闭塞容易引发脑血管疾病的出现,有研究分析近段梗死与椎动脉重度狭窄相关性,研究显示椎动脉重度现在与近段梗死存在明显相关性,推测延髓和小脑后下部存在较高发血管病变发生率,小脑梗死患者建议行全脑血管遭殃检查,评估患者血管病变严重程度[8,9]。在以往研究中发现,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后循环脑梗死重要原因之一,分析血管病变危险因素,以往研究中发现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尿酸升高等,在本组研究中显示后循环脑梗死危险因素众多,包括生化指标异常、不良生活习惯等,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血管狭窄-闭塞是后循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没有表现出强的致病作用,但是这些因素可能在推动动脉粥样硬化中起到重要作用。后循环脑梗死患者表现无明显特异性,有必要分析更加具有预测价值的指标。在本组研究中采用卒中评分量表,研究显示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病情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重度血管狭窄-闭塞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大于8分患者血管狭窄闭塞发生率(80.0%)显著高于低于4分患者(13.6%)(P<0.05)。对于后续换脑梗死患者,责任血管多侵犯深穿支细小血管,在影像学中难以识别,NIHSS评分较高患者,病情进展较快,需要及时处理,提高治疗针对性。综上所述,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梗死部位多出现在中段,临床诊断和治疗需要提高针对性。临床症状较重后循环脑梗死患者容易出现重度血管狭窄-闭塞。NIHSS评分判断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罪犯血管有重要价值。

作者:滕佳岐 郭龙军 王娟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