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桥西的那些老房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桥西的那些老房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拱宸桥西面,运河至小河路之间地带,俗称桥西。桥西的历史很久远,在古代是运河湿地的一部分,有农田竹林、鱼塘河港。后来有了拱宸桥,这里成了运河水路进入杭州的标志,很多的生意人、香客在这里靠岸。

拱宸桥西面,运河至小河路之间的地带,俗称桥西。

桥西的历史很久远,在古代是运河湿地的一部分,有农田竹林、鱼塘河港。后来有了拱宸桥,这里成了运河水路进入杭州的标志。很多生意人、香客在此靠岸。

桥西一带,始兴于光绪末。按高鹏年《湖墅小志》云:“光绪二+年秋,东夷不睦,王师败绩。次年秋议和许,东人以苏杭两处及荆州之沙市、江南之镇江。设通商铺市,于是华之人先于桥以内,度地建居,为缫丝厂。谬谓先下子著剩,权可以自也。一时士大夫富商巨贾,咸乐趋之。……从此拱宸桥一带。将有轮艘电毂、铁马金戈,以为商贾铺。”清末民国,这里是商品集散中心。

如今的桥西,仍保留了清末民初年间的风情。

高家花园历风雨而萧疏,经岁月而沧桑

拱宸桥西北侧。

一处六曲回环的清代园林式建筑,门廓油漆斑驳,朱红凋落。光色斑驳之中的雕粱画栋,让人不由自主地沉缅当时。

这就是高家花园。

约百年前。这里的主人叫高懿丞。

1903年8月,安徽合肥人高懿丞带着他的实业梦想,顺大运河而下来到拱宸桥西。接手了南浔富商创建的通益公纱厂。那一年他41岁。

在很多资料上。提到高懿丞,都会在前面加这样一个前缀―李鸿章的远亲。什么样的亲,远到什么程度,都不得而知。比较清楚明白的则是,高懿丞这次是受李鸿章之长公子(虽然是从六房李昭庆家过继来的)李经方之托而来的。

高懿丞原供职于上海机器织布局。1893年上海机器织布局毁于大火。此后,他便长期闲居在家。凭着这次机会东山再起,高懿丞让古老的运河南端首次响起了机器轰鸣声。一袋袋成品布料在运河上逆流而上,杭州近代民族轻纺工业就此诞生。在地方史志上,通益公纱厂被称为“当时国人自办最大的纱厂,浙江最早的民族工业,杭州近代民族轻纺工业创建、发展史的实物见证”。

1914年8月,高懿丞通过募集组建起鼎新纺织股份公司,以租赁的方式,把通益公纱场新公司的工厂租过来。并改名为鼎新纱厂。鼎新纱厂借第一次世界大战西方列强无暇于中国之机,迅速发展,赚到丰厚利润,高懿丞也成为杭州富商,买下运河边的一处清代古建筑加以改造、扩建,这就是后来的“高家花园”。它是拱墅区唯一得以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和私家花园。

高家花园历风雨而萧疏,经岁月而沧桑。

老宅之南,方塘半亩,曲桥通幽处。小山凸起,乔木虬生。盘亘撩水。假山用太湖石砌出,池水盈盈。重绿堆烟。在现代城市的河岸绿化腹地,忽现如此隽秀清代园林,使人赏心悦目之余,大有身临世外桃源之感。

现存的高家花园占地1200平方米,造园艺术仿制苏州园林的精巧布局,园子没有砖石砌起来的围墙,却有多种树木与花草穿插蔓延在其周围,形成密宴的帏帐。楼前水边的台阶与水中小岛故意不相连,去小岛中观景需绕道才能到达,园中的主楼南华楼与小岛之间最近在眼前却似远在天边。

这里的石头不说话,却亲历着历史,见证了风云变幻。刀光剑影,血火横飞,曾经的繁华,还有萧杀……

1937年,日军占领杭州时,商家花园一度成为驻守在拱宸桥畔日军的指挥基地。

现在,高家花园作了杭州运河(河道)学研究办公场所。原桥西土特产仓库改建成中国刀剪剑博物馆和中国伞博物馆,通益公纱厂则改建成中国扇博物馆。

文物承载了历史的风云。这三个博物馆填补了中国在工业类国家级博物馆方面的“空白”,成为国内最大的刀剪剑、伞、扇专题性博物馆。刀剪剑博物馆临运河一侧的墙上还新开了三扇大窗户,站在博物馆里面就能充分享受运河美景。

而高家花园对面则开了一家博艺美术馆。馆里除了前卫新锐的图案创意外就是静谧空旷了。这倒颇契合周围的环境,旧工业时代的特质仍很明显,老厂房遗留下的旧机器设备依然保留,一些标志性符号,譬如泵阀、管道、砖墙,被强化和重塑。

站在每个馆址,都能望见有些年头历史的拱宸桥。

桥西直街

一条弄堂两垛墙,两墙之间石板连

桥西另一景,是桥西直街。

桥西直街,沿京杭大运河而建。是一处极具江南特色的明清民居群。历史名称始于清,因位于拱宸桥西而名。

以前的桥西直街,商铺林立。

小麻子剃头店。在同和弄人口的南侧。据闻小麻子为苏北人,老婆微胖,有女儿四个。小麻子不仅会剃头。还擅掏耳、推拿、摩脸,尤以治冻疮为桥西四邻熟知。小麻子剃头时常常絮叨老婆与女儿的家事,待客却有礼有节。剃头店早期风扇是一块悬在梁上的大竹席。由女儿不停拉动求风,而洗头的水则是由身胚壮实的老婆不断地往头顶的木桶里倒。

桥西有弄堂叫“吉祥寺弄”,在桥西直街,因早年有吉祥寺,故名。这里一条弄堂两垛墙。两墙之间石板连。街区内所有道路用青石板铺成,每块青石板之间有鹅卵石点缀,当地人叫“檀石路”。沿着青石板往里走。往南往西就会走到“同和里”、“敬胜里”。

敬胜里是一个居住群落。有二层楼房数幢,地板、搁栅、老虎窗,宽大的木结构楼梯,形制十分讲究。敬胜里,家家户户以板为壁,一声低唤便可传数户人家;光听地板声,也可以晓得谁在走动,知道谁大清早就买菜回来了。在敬胜里的楼上,东,可以看见拱宸桥、高家花园。听得见运河上轮船的突突与卜卜声;西,可以看见杭州第一棉纺织厂的烟囱和大门。

《拱宸桥踏歌》中云:

“一条弄堂两垛墙,弄堂无不几花长;吉祥里厢啊婆娘,要吉祥来弗吉祥。

术棉花开郎出城,木棉花落郎进城;出城进城信勿准,只听纱厂里个气管三两声。”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桥西的许多人家都是按着“纱厂”的“气管声”(即汽笛声)来判断时间,决定该是淘米烧饭还是睡觉起床。

清末民国期间,桥西的茶馆可谓一绝,仅桥西直街就分布了冯长青茶店、王保全茶店等五家茶店。而张大仙庙会曾是拱宸桥一带最热闹的民俗活动,祭祀专为人治病的张大仙,有高跷、抬阁、鼓吹等队伍络绎巡行。据说当年张大仙治愈病人无数,施舍医药,很受当地人尊重。因此,结合着张大仙庙的重建,桥西直街和桥弄街这两条街,在沿线开起“方回春堂”、“天禄堂”等中医馆、中药铺、滋补品零售、国医讲堂、保健中心等店面。将来张大仙庙而药铺会联合这些著名的中药房。会经常请一些专家过来坐诊。

久违的居家屋瓦,层层叠叠的土墙,狭窄小道贯通八方。紧临运河的桥西直街上,重建了特色滨水民居,上房下店,以风雨连廊相接。在这里逛街,雨天不用打伞。夏天不用遮阳。里弄生活区内的合院民居,保留中国传统四合院结构,青瓦白墙。木窗砖墙。除了严格按照原样加固和修缮外。还配备给水、排水、排污、供电、供气、电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形成独门独户的一楼一底。有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院里还有天井,是杭州仅存的合院民居群落。

这里的一切,可能都是不会重复的历史定格。

链接>>桥西历史街区

位于杭州市拱墅区拱宸桥西侧,东至京杭大运河,西接小河路,北至桥弄街北侧,南至登云桥(除土特产仓库),总用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是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历史遗存较为集中的区域。2007年列入运河综保二期工程重点项目,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拓展旅游、以人为本、综合整治”的理念,以保护和恢复清末民初的历史文化风貌为基调,同时注重不同时期的建筑及环境的遗存和保护,延续桥西文化多样性特点下的历史文脉。建成后,一处体现杭州清末至解放初期依托运河而形成的近代工业文化、平民居住文化及仓储运输文化复台型历史街区,集居住、商业、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城市综合区域呈现在人们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