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保护自然”主题阅读训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轻罗小扇扑流萤
文/吴 建
①夏日的夜晚,院子里的梧桐树下,我、妻子和儿子坐在那里乘凉。
②皎洁的月光透过树叶间的缝隙,参差地铺在地上,微风吹过,树影婆娑,令人心旷神怡。“看,萤火虫!”儿子突然兴奋地大叫。我循着儿子的目光望去,果然,远处,一只萤火虫飞过花圃,绕过树丛,在夜空中一眨一闪。儿子那闪亮的眸子牢牢地盯着那飞来飞去的一闪一闪的小精灵,“爸爸,去把它捉来玩好吗?”可萤火虫再一闪就不见了,“唉!”儿子失望地叹了一口气。
③记忆中没有捉住萤火虫装进玻璃瓶给儿子玩的情景,萤火虫委实太少了,太难见到了。真的,萤火虫哪里去了呢?
④在我的童年,每到夏夜,密密的,流线般飞来飞去的萤火虫该有多少啊!儿时,我所居住的小村庄有一条小河,河边有一棵高大的洋槐树。一到夏天,每当晚霞隐去,夜幕低垂,劳作了一天的人们便拎着矮凳,手执大蒲扇,聚集到大槐树下消暑。此时,萤火虫们也纷纷从草丛里、芦荡里钻出来和人们做伴。在河面上,在旷野上,它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挑着美妙的小灯笼,翩跹起舞,忽高忽低,忽疾忽徐,追逐嬉闹,恰似浩繁星光,又如渔火点点。我和小伙伴们在月光下捉迷藏,萤火虫既多也不怕人,时时碰上我们的脸,撞入我们的怀中。过了一会儿,村中最有威望的李爷爷也来了。我们顾不上捉迷藏了,都聚拢过来听他讲故事。而有萤火虫的夜晚所听到的故事、传说,也特别神秘、精彩,好像萤火虫给那些故事、那些传说镀上了飘忽的圣光。夜深了,我们从李爷爷营造的仙境中回过神来,用大蒲扇往萤火虫多处轻轻一扇,这些小家伙弱不禁风,马上掉到了地上。我们轻轻地捡起几只萤火虫装进透明的玻璃瓶中带回家,有萤火虫伴我悠然入梦,闷热的夜仿佛清凉许多。那绿莹莹的光闪在枕边、闪进梦境。
⑤古人对萤火虫有多种雅称,如流萤、夜光、景天、熠熠、耀夜等,由于看到萤火虫经常在腐草堆上飞,古人就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幻化而来,因此就有腐草为萤的成语。腐草化萤,化腐朽为神奇,多么美妙的幻想!
⑥但,这些年来,我却极少见到那使人无限怀念的小精灵――萤火虫了。只能在古诗里,读到许多有关夜色萤火的美丽文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还有古人刻苦勤学,“囊萤夜读”的事迹。这奇异的昆虫,眨着幽幽碧光,诗意十足,给人以灵感和遐思,赋予人类生活何等丰盈的诗情画意哟!
⑦可如今,萤火虫哪里去了呢?由于生态环境被人为破坏,有些自然景观正在我们身边消失,就像有些美丽的童话、古老的传说和质朴的民谣无情地从我们的记忆里消失一样,让我们徒生许多无可奈何的感伤。
(选自2013年7月23日《中国文化报》,有删节)
【技法一赏】
对比烘托,凸显主题。作者从一家人在院子里纳凉看见一只萤火虫写起,回忆起自己儿时在乡村与萤火虫相伴的生活,而如今却很难与之相见,只有在古诗中重温萤火虫营造的意境。对比描写中表达出因为生态环境的破坏,有些自然景观正在消失的感伤,主题鲜明。
【思考练习】
1.语言赏析。文中第④段画线的句子很有特色,请你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答题时先指出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分析运用修辞手法写出了什么内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情感揣摩。第②段“儿子突然兴奋地大叫”中“兴奋地大叫”表现了儿子怎样的心情?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结合第③段“记忆中没有捉住萤火虫装进玻璃瓶给儿子玩的情景,萤火虫委实太少了”,可知儿子为什么会“兴奋地大叫”,从这两个关键词就可以揣摩出儿子的心情。
3.内容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在文章中大量引用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引用古诗的作用一般是拓展文章的内容,增添文章的韵味。从“我却极少见到”“只能在古诗里,读到许多有关夜色萤火的美丽文字”,就能明白作者的言外之意。
4.技法分析。请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文章第③段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内容上的作用是指写出了什么内容;结构上中间段落的作用一般有总结上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等。结合具体的内容分析即可。
5.作品启示。面对日益恶化的自然环境,面对日渐减少的地球生灵,你将做哪些努力?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可以从舆论宣传、具体行动等方面作答。
家门树上的鸟巢
文/赵 畅
竟在自家门前的桂花树顶的树丛中发现了一只鸟巢。我惊喜,我诧异。惊喜的是,家门树上有鸟雀筑巢,民间的说法是会给主人家带来好运,尽管我不太相信,但沾着点喜气总归也是一桩好事;诧异的是,这桂花树不过两米多高,树冠也并不发达,鸟巢举手可及,鸟雀怎会在此筑巢?与其他鸟类喜欢将巢筑在高大树端相比,它似乎太轻率、随意了,莫非是“它信任我们,我们亦该信任它”?
树冠虽不壮硕,但枝枝杈杈倒是颇为密集。事实上,这也为鸟雀筑巢提供了坚固、结实的支撑基础。鸟巢不大,两个拳头般大小而已,该是普通麻雀的巢穴,但筑得颇为像样,可以想见其曾经付出的艰辛劳动。
起初,我并不知道家门树上的鸟巢中是否已经产下幼鸟。于是,我吹起了鸟叫的口哨。咦,鸟巢中果然有幼鸟,但见幼鸟伸出黄黄嫩嫩的嘴,半闭着眼睛,引颈小叫,它真以为母亲回来了哩!此景此情,让我对眼前的幼鸟顿生一番怜悯与同情。
是啊,将鸟巢筑得如此之低,于我毕竟为之担虑。不要说,这易于遭天敌的侵袭,说不定,也会遭遇被人破坏之不测。事实上,这并非我唯一的担虑,同时令我担忧的还有刮风下雨之时。有一天傍晚,台风来袭,正是雷电风雨交加之时。惴惴不安的我,推开房门,打亮手电筒向树上鸟巢照去。哦,还好,在树枝之间无规则的猛烈摇曳里,这鸟巢竟安然无恙。于是想及,鸟雀将巢筑在柔韧执着的树枝间,足见生物的智慧。
我居住的小区,在城郊结合部。因为三面环山,成了鸟类栖居的好去处。我在小区里散步,惊喜地发现,又何止我家门前有鸟巢,差不多家家户户树上都有构筑,个别的竟有两三个哩!我总以为,这些鸟巢都是山水间生命的信号,是民间祥和、田野平静的标志,是这生活环境里最夺人眼球的一道奇异风景。
显然,鸟儿飞鸣,鸟巢连连,多是山林田野的景致,在一些城市尤其是一些大城市少能觅此风景。为何?因为我们在不断追求物质富有、现代文明的同时,那五光十色的灯光,参差林立的高楼,川流不息的马路,喧嚣嘈杂的噪声,恣意排放的污水……悄然破坏了恬然、温馨的环境,给鸟类以致命的打击。据媒体报道,一份国外统计报告显示,每年有超过一百万只候鸟在迁徙过程中途径多伦多时,撞死在高楼大厦的玻璃墙上。城市,不应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的失却地,理应成为滋养童真梦想之乡。让包括鸟雀在内的许多自然天使在城市留下倩丽的身影,这是城市文明的期许,也是文明城市的责任。
有一天早晨,这小家伙还朝着我们的门窗“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从第二天起,这鸟巢便已成为空穴。突然想到,鸟雀筑巢与其繁殖相关――鸟类的繁殖,通常始于筑巢,终于幼鸟离巢。
家门前树上的鸟巢,至今尚在。但愿那曾经的幼鸟是母雀儿早早回家修巢,提前为自己产卵育子做个铺垫。亦请相信,我们依然会像对待你一样对待你的孩子。
(选自2014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技法一赏】
以小见大,立意深刻。作者惊喜地发现门前的树上有一只鸟巢,而且在他们小区几乎家家门前都有一只鸟巢,可见这是一件司空见惯的小事,然而作者却从这鸟巢中看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号,联想到一些大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给鸟类的致命打击,以期唤醒人们对自然环境和生灵的保护意识。作者由一只鸟巢想到保护环境这样大的主题,真可谓是以小见大,立意深刻。
【思考练习】
1.文意理解。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看到门前树上的鸟巢又惊喜又诧异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言品味。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在树枝之间无规则的猛烈摇曳里,这鸟巢竟安然无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用分析。作者在文中插入媒体报道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情感揣摩。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链接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发现。
材料:据《半岛晨报》报道,2014年10月6日,大连市森林公安局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站联合执法,对香炉礁花鸟鱼虫市场进行突击检查。检查中,执法人员查获一家违法贩卖国家或地方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的商户,该户贩卖野生鸟类数量多达225只,以从天津等地运到本市的红、蓝点颏居多。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扣留鸟类将转移至鸟语林暂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