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人的需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人的需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 A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043-02

摘要:需要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机体所共有的一种特性,是有机体为了自我保存更新而进行各种活动的客观根据和内在动因。马克思将人的需要分为自然需要、社会需要和精神需要,其中精神需要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文明的发展告诉我们:个人或群体对精神需要的水平,往往是衡量个人或群体文明的重要尺度。需要是实践活动的内在要素和驱动力。需要在社会发展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它是生产力形成的内在根据,是生产关系形成的决定因素之一。

关键词:马克思;需要;实践;唯物史观

人们对需要的研究由来己久。在中国古代,人们从人性的角度阐述需要,把需要等同于欲望,对需要有了初步认识。但人们当时研究需要并不是为了需要本身,而是在解决其他问题时不得不使用此概念。西方哲学家对需要的概念、分类、作用等也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古代哲学家对需要的认识有一定合理性,但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们未能从实践角度去理解需要,因而不能揭示出需要的本质,看不到人的需要与动物需要的根本区别,更不能正确理解需要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在吸取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从实践的角度正确认识了需要,确立了需要范畴在哲学中的地位,形成自己的需要理论。

一、人的需要概述

(一)基本涵义

需要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机体的共有特性,是有机体为了维持正常生存、发展的运转,必须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而产生的一种摄取状态。这种状态是有机体对外界的依赖和需求,反映在心理上就是欲望、愿望和需求。需要是有机体为了自我保存更新而进行的各种活动的客观根据和内在动因。

人的需要具有不同于动物的新的用以维持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本质特征。动物是以本能活动来获得所需对象,维持其自身生存发展,这种需要永远不会超出其自然生理需要的界限,其需要对象也会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永远只指向自然界本身存在的自然物。而人是通过劳动来生产满足其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因此也就超越了本能活动的范畴和原始的自然生理需要的界限, 也超出了局限于自然物的需要对象的范围。

(二)人的需要的内容

马克思根据需要同个人活动的关系对需要进行划分,把它分成了自然、社会和精神的三种需要。

1.自然需要

自然需要,主要指维持人的生存所必须的衣、食、住、行等需要。它不是纯粹的自然需要,而是历史上随着一定的文化水平而发生变化的自然需要。马克思举例说:“饥饿总是饥饿,但是用刀叉吃熟肉来解除的饥饿不同于用手、指甲和牙齿啃生肉来解除饥饿。” 所以人的自然需要总是以被扬弃的形式包含在社会需要中。

2.社会需要

社会需要主要是指商品交换、货币交换引起的需要。它是与自然需要相对而言的,其产生前提是商品生产的出现,它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中的需要。在发达的商品生产社会里,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是通过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几个环节联系起来的。个别生产者只生产一种产品,他的多种需要必须通过交换取得别的商品来满足,因此他就和别的生产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这样,个人需要就转化为社会需要了。

3.精神需要

精神需要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一个重要标志,个人或群体对精神需要的水平,是衡量个人或群体文明的重要尺度。人类精神需要包含有求真、向善和爱美的模式。人类社会有机体中包含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身三种基本关系。从人与自然关系来看,人类具有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这体现了求真特性;从人与人的关系来看,个人只有建构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获得最大利益和幸福,这又体现了向善的特性;从人与自身的关系中,人作为自我意识的主体,必然要追求自我发展、完善和自我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获得精神愉悦和满足,这体现了美的境界。

精神需要是相对于物质需要而言的,物质需要即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精神需要以物质需要为基础,精神需要是从满足物质需要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出来的一种高级、复杂的社会需要。但精神需要一经产生,便作为相对独立因素,强烈影响、制约着包括物质需要在内的其它需要。

二、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征

(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首先,从根源上说,人的需要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及其对外界的依赖决定的,同时又是在人与外界客体的联系中产生的。人作为主体认为外界客体能够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便产生出一定的摄取欲望和要求。人的任何具体需要,都是在客观自然或社会条件基础上,对外界客观事物的欲望和选择。其次,人的需要虽然具有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但它又以人的主观欲望和要求为表现,观念性地存在于人的头脑中。人的需要是人的一种自觉意识到的、有着明确对象和内容的具有能动性的意识。正因为因此,人才会积极地认识、改造世界,以满足自身需要。

(二)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首先,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具体的个人,人的需要总是具体地表现为某个人的某种具体需要,由于他们自身状况的不同,在社会地位上的不同,所处的具体自然、社会条件的不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需要。其次,任何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人,所以任何个人的需要都不可避免地会带有社会性。一个人会产生什么具体的摄取欲望和要求,是受所处的具体的社会条件所规定和制约的。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历史时代的人的需要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而且人的需要的合理性不是由个人来认定的,而是以社会的尺度来衡量的。由此,人的需要也具有社会性,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

(三)确定性和变动性的统一

首先,任何个人的需要都不能超越他所处的客观历史条件和生产力发展水平。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总是表现为某个人的某种具体需要,而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个人的具体需要又是确定的,即有着历史确定性。其次,虽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人的需要是确定的,然而,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的需要又表现出永不满足的无限性。

(四)历史性,现实性和未来性的统一

首先,人不仅是社会存在物,而且是历史的存在物。人类社会本身就是在历史中生成的存在物,那么人的需要也只能是历史性的东西,是历史中不断生成的存在。其次,人们面对外部环境时,基于自己现实的缺乏,会产生一定的摄取欲望,这种要求并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有现实根据的需要,具有现实性。最后,当眼前的环境和事物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时,人们才希望它们经过自然变化,尤其是人为改造之后,能够满足自己的要求,所以人的需要又总是指向未来的。

三、人的需要的作用

(一)需要是社会实践的驱动力、前提和内在要素

1.需要规定实践的目的

需要是物质生产劳动的驱动力。无论什么社会实践,都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动物的需要不能反映到头脑中形成主观目的。人的需要能够被自己意识到,形成目的、计划,成为支配人们实践活动的一个内在因素。马克思指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②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是从满足自身需要出发,否则人做事就毫无意义可言。

2.需要确定实践的对象和工具

实践的目的是为了满足需要,因而人们生产什么,是在一定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的。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性地制造和使用那些最能满足自己需要的生产工具和手段,去作用于实践的对象,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在实践活动中采取何种手段、利用什么工具和方法,是由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同时要受到需要的性质、需要的内容来确定。

3.分工和交换随需要的发展而发展

人的需要的发展是一个由单一到丰富、由简单到复杂的无限发展过程。而个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是有限的,要满足丰富多彩的需要,人们就必须分工协作,相互交换各自的劳动产品。分工和交换会随着需要的发展而发展。反之,分工和交换的产生又促进了人的需要的满足和发展。

从逻辑上看,需要是实践的驱动力、前提和内在要素,它影响着整个实践过程。但是从现实来看,仍然是实践决定着需要。需要的满足、新的需要的产生又是通过实践实现的,没有实践也就没有需要。总之,实践与需要共处于一种矛盾统一关系之中,二者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为存在的前提。实践是需要实现的起点,而需要则是实践观念上的起点。在二者关系中,实践居于主导地位,起决定作用。

(二)需要是社会发展的源泉

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需要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具体体现就是形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1.需要是生产力形成的内在根据

生产力是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体现。人的需要对象是由自然界来提供的,而自然界永远不会自动满足人的需要、提供现成的对象,这就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种矛盾,维持生存和发展,人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实践,创造生活必需品。这样,人就在实践活动中形成了现实的生产力,即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因此,没有需要就没有人与自然的矛盾,也就没有生产实践和生产力。

2.需要是形成生产关系的决定因素之一

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人们必须进行实践活动。在马克思看来,彼此孤立的与世隔绝的个人,他们的体力和智力并不具有改造自然、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能力。真正能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个人联合体,即社会。这种联合体通过生产关系组织起来共同活动。这种共同活动大大加强了个人与自然界相对抗的力量。

由上述内容可知,需要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形成的基础,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都是在现实的生产实践中形成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集中体现在需要与生产实践的矛盾运动中: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人们必须进行生产实践,一定的生产实践满足了人们的一定需要,同时在实践过程中又产生出人们的新的需要,为了满足新的需要,人们又必须进行新的生产,……如此循环往复。需要与生产实践的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1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60:286.

[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

[4]覃志红.关于人需要问题的规律性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02,4。

[5]郭秀丽.马克思的需要理论探微[D].内蒙古大学,2007,6.

[6]邢玉红.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5.

[7]尹彦婷.浅析人的需要[J].考试周刊,2009(39).

[8]梁胜初.马克思的需要理论初探[J].视点,2007(4).

作者简介:陆文文,女,(1987.10)安徽 合肥,安徽大学哲学系09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