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学生课外文言文阅读建立绿色通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10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出现的文言文阅读语段出自《晋书?文苑》,选材于课外;无锡市考察的文言文篇目《范蠡》,选材于课外;杭州市考察的《尊卢沙》语段,选材于课外……全国各地的语文中考试卷中,课外文言文的身影频现。比较温和的考法,也是像同年常州市、扬州市的语文试卷一样,将课内的《曹刿论战》与课外的《岳飞传》,将苏教版课内的《赵普》与课外的《涑水记闻》进行对比阅读。甚至在七年级,刚刚进入初中的孩子,也要面对这样的题型。2009年南京市白下区各校自主命题的七年级语文试卷中,无一例外地出现了课内与课外的文言文对比阅读。
关于课外文言文的考察,争议的声音倒是鲜见,似乎大家一边倒地认为可以考、应当考。课外文言文在试卷中由简单亮相到顶起半边天到独挑大梁,日益成为出镜率更高的主角。这厢,老师们还在为课内文言文是否要考百家争鸣、各抒己见;那边,学生们几乎对课外文言文统一了认识:头疼、心烦、有困难。无论试卷上是课内课外对比阅读,还是单独一篇课外文言文,如何帮助孩子们应对课外文言文,成为我们语文教师又一迫在眉睫且当仁不让的任务。
一、我们的教学目的不是解决考题而是提高阅读能力
笔者参阅了近几年来各地的语文中考试卷,发现:课外阅读多选取那些浅显易懂的较短的课外文言文材料,诸如成语、典故、寓言故事等富有教育或哲理意义的短文。比较阅读大多选取与课内内容和形式有可比之处的文章,一般都比较精短,并且有部分注释。考察的内容主要有文学常识、字词理解及用法、句子的翻译、内容的分析概括、拓展认识、相关知识链接等,重视理解基础上的积累,同时重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强调课内到课外的迁移。从课内走向课外,突破基本篇目,已经成为中考文言文的热点,因为这一点更能充分地体现考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大量试卷中文言文阅读的试题,都体现着新课标的精神,都以新课标为出题的依据与根本。显然,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有一种思想要贯穿始终:不管考的是课内、课外还是对比阅读,我们的教学不是冲着解决某一类考题去的,而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惟有如此,学生才仿佛拥有了打遍天下、屡试不爽的内力。
二、读懂课外文言文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水到渠成
《范蠡》、《尊卢沙》、《岳飞传》、《涑水记闻》——也许学生确实没有阅读过这些文章,但于学生来说是不是就是完全陌生的面孔呢?读懂课外文言文对于初中生来说确实有点难度,但是不是就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呢?显然,不是,或者说,我们可以让答案变成否定的,只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甚至是生活中有意而为、潜移默化,就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包括阅读课外文言文。
还是看一看2010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的第2题:找出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山川之状”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四个选项,分别出自《口技》、《陋室铭》、《陈涉世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均是出自课内所学。不难看出,虽然题干中的“山川之状”没见过,但选项中的“之”都是老相识。这个题目要正确作答,学生得调动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储备,要么就是记得每个句子中“之”的准确含义,要么就是通过三年学习对这个虚词的各个义项都已掌握并能在语境中准确判断。无论学生的思维过程如何,课内所积累的文言知识都必不可少。
如果说这个题目已经明确提示大家回忆过去所学,那试卷中加点字的解释更是需要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做到举一反三。如果学生在解释“恒自梢至根”中的“恒”时,能想到《山市》中的“然数年恒不一见”,如果学生在翻译“尤善丹青”的“善”时,能想到《口技》中的“京中有善口技者”,都能轻松作答。关键是过去所学都要了然于心、信手拈来,当在课外文言文中遇见加点字的时候,都能在心中的书本里找到注解。
夯实课内所学,并非只能解决这些一撕下伪装就能识破真面目的题目。用课内掌握的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解决课外文言文中相应的问题,根据课内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特点找出课外文言文中相应的句式,根据课内所学对文章作者生平、风格、作品的了解来揣摩课外文言文的主旨,用我们日常反复诵读文言文而培养的语感给课外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这些都体现出“考题可以在课外,但功夫全部在课内”。所以笔者认为,即便试卷中不再出现课内文言文,那它也是有用的,且派上了大用场。知识迁移,没有知识,“迁移”从何谈起?没有课内文言文的滋养,那学生读起课外的来,定是无本之木;没有课堂里吃到的打底、铺垫的知识,学生只吃那第一百个馒头,又怎能品出课外文言文这更有滋有味的文化大餐呢?所以,课内文言文考不考,不必争议,因为必须学好它,缺它不可;课内文言文考不考,其实没有争议,形式上不在,本质上万变不离其宗。
总而言之,课外文言文出现在试卷中,不意外也不可怕,它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也能够体现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我们教师如果在教学中注意夯实课内所学,进行知识迁移,挖掘课程资源,培养孩子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徜徉在古人千百年的智慧中如鱼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