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皇帝玺印再掀中国文房拍卖热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皇帝玺印再掀中国文房拍卖热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继2004年、2005年皇帝玺印在拍场大热之后,2007年香港市场皇帝玺印再掀高潮,全年拍卖品中7组8方进入中国文房TOP10,其中康熙玺印仅1件,其余皆为乾隆玺印。近四年来,皇帝玺印一直占居中国文房拍卖首位。2006年是一方明末清初的田黄石雕瑞狮纸镇,以3932万港币占居中国文房TOP1。因皇帝玺印的数量极少,经过多年来拍卖市场换手,更加大了稀缺度。近年来不仅是中国藏家在追捧,欧美也有不少人士在关注,由2007年的TOP6清乾隆“十全之宝”碧玉玺在纽约的成交可以看出这一点。据传,欧美市场知名的古董商Eskenazi等人近几年来也开始关注中国文房用品,这势必会加大明清高端皇室文房用品价格的快速上升。

康熙、乾隆玺印天价迭出

中国皇帝玺印热最早出现在2001年,通常认为是当年法国一家拍卖公司推出乾隆“太上皇帝之宝”和康熙一套12方御用盒装小玺的拍卖之后,明清皇帝玺印的拍卖价格开始大幅攀升,拍卖的主要市场也转入香港。迄今拍场上大约出现过近50件明清皇帝玺印,超八成在香港成交。在2007年排名TOP3的乾隆帝御宝题诗白玉圆玺之前,明清皇帝玺印的拍卖成交最高价是一套囊括乾隆当皇子、皇帝和太上皇三个重要时期的套印,2003年10月在香港苏富比以2918.24万港币成交。其次即是上述法国市场2001年拍出的12方康熙御用盒装小玺,2003年再次出现于香港佳士得春拍时,创下了2134.375万港币的价格。

皇帝、皇后玺印是国家的国宝,历代以来,社会上有关宝玺的传说甚多,特别是进入21世纪,拍卖市场上动辄数百上千万元天价的产生,更加深了帝后玺印的传奇性和神秘色彩。相对而言,欧美藏家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研究不如中国藏家深入,再加上中国藏家本身具有一种中国皇室文化的倾向,因此皇帝玺印热主要产生在中国市场。皇帝玺印热,从根本上说是近几年宫廷艺术品收藏热的直接产物。历代的皇帝玺印,存世品多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等大型博物馆,民间收藏极罕,由于皇帝玺印使用者的身份特殊,因此无论材质还是雕刻工艺,都可以说是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其数量较其他类型的宫廷艺术品更少,物以稀为贵。2007年天价成交的皇帝玺印中,乾隆时期的占大宗,其中乾隆御宝题诗白玉圆玺以4224.75万港币居首,在中国文房排行榜上居亚军。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苏富比秋拍以951.15万港币成交的一件乾隆帝长方玺,采用竹根雕制而成,也是2007年排行榜中唯一的一件竹雕制品。历代的皇帝玺印,材质以各类玉石最为常见,也见有金银铜铁瓷等材质,有机材质的常见牙角制品,竹制品非常稀见。此印也是2007年全球艺术品拍卖中成交价最高的竹雕制品,长7.3厘米,宽5厘米,边款“御制 大圆明镜印空旷”,印文为“大圆明镜印空旷”。

自明代中后期以来,竹雕一直明清文人文房清玩里的主要品种,常见各式笔筒、臂搁、香筒及各种题材的摆件。由于材质朴素易得,明清时期对竹雕制品的评价更注重雕刻工艺,自朱松龄始,明清竹刻名手辈出,且流派纷呈,其中以朱氏祖孙为代表的嘉定派、以濮仲谦为代表的金陵派、以张希黄为代表的留青派影响最为深远。明清竹雕采用的雕刻技法有浅刻、深刻、薄地阳文、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及圆刻等十余种。各派的竹雕传世精品多收藏在各大博物馆,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博物院、香港艺术博物馆。

明清竹雕的收藏主要以名家名刻为主,精品与一般品价位有着天壤之别,2007年拍卖市场上缺少名家名品,因此也未出现创天价的拍品,全年成交价最高的除上述乾隆竹根印外,香港佳士得秋拍中清18世纪蔡时敏的竹雕八仙,以366.75万港币成交。蔡时要活动于清乾嘉时期,是清代嘉定竹刻的代表人物之一,擅刻竹根雕人物。此套竹雕八仙人物是传世名品,20世纪里出版于多种中外竹雕专著。

宫廷御用文玩再掀高潮

宫廷御制文房用品一直是拍场上的热点所在,2007年除皇帝玺印外,另有3件乾隆时期的皇室玩赏物进入了中国文房的排行榜。TOP1清乾隆御制料胎画珐琅西洋母子图笔筒,以6752.75万港币的价格成为年度最贵的皇室文玩。此笔筒高8.5厘米,底部楷书“乾隆年制”款,是乾隆时期料胎画珐琅精品之作,据佳士得专家曾志芬考证,传世品中只有一件与此器相同。笔筒内绘一婴孩依偎在母亲怀里倾听,背景为西洋建筑,画工超群,珐琅料色彩艳丽。曾志芬认为,中国藏家对瓷质笔筒的青睐远高于料器,若此件珐琅笔筒为瓷质,价格会在千万港币以上。

TOP2清乾隆帝御制御用翡翠和田玉扳指7件套及御制诗剔红紫檀三鱼朵梅海水纹盖盒,也是一件典型的皇室文房赏玩器。7件扳指由白玉、碧玉、翡翠和赤皮青玉等制成,中膛大小、样式相似,4件上刻有御题诗,部分还雕有图案,有专家考证其御题诗是乾隆55岁至80岁期间所写,“见证了乾隆由壮年、中年到老年的心路历程”。扳指俗有“班指”或“搬指”之称,是古代拉弓射箭时戴在拇指上的工具,但到清代时,已基本成为了装饰赏。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数百件各种材质的扳指,仅玉质的就达百件。清代统治者马上得天下,对于扳指有着不解之缘,上行下效,皇亲国戚及达官贵人也对扳指较为青睐,所以传世品常见,但是具有典型皇家气息的用品,才能在拍场上创出高价。

TOP4清乾隆御制紫檀木嵌“延年”龙凤纹古玉壁御题诗插屏,是乾隆帝的一件赏。乾隆好古,此种嵌古玉插屏是乾隆一朝的典型文房器物,拍卖市场最为常见的也是乾隆时期及以后的制品,但成交价上千万元的非常少见。内地乾隆的插屏成交的最高的是一件黑白玉御制罗汉赞插屏,2006年北京翰海秋拍时以385万元成交。

犀角上拍数量猛增

2006年4件犀角制品进入文房前十名,而2007年竟无一件进入排行榜。2007年犀角制品缺失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香港和欧美市场全年春秋大拍都缺少高档的明清犀角精品;其次是大陆市场对于犀角的认识和接受程度,与港台地区尚有一定的差距。

尽管2007年大陆市场上拍的犀角数量比往年有了大幅度的上升,但是买家接受的程度太低,多数拍品都未能顺利成交。比如中国嘉德秋拍首次推出的“灵犀聚珍――明清犀角雕刻专场”就遭遇市场寒流,27件仅成交8件,成交比率仅29%,全场总成交额305.76万元,单件最高价仅67.2万元,由明晚期的一件犀角雕一束莲杯创出。2007全年成交价最高的犀角拍品仅392万元,即中贸圣佳春拍的明早期犀角折枝花卉纹杯,第二高价是北京保利秋拍以358.4万元成交的明末清初犀角雕夔龙纹杯。由此说明犀角在大陆市场尚需要一个培育的过程。

自2004年以来,犀角制品的价格开始骤然走高,当年11月香港佳士得上拍的一件明末清初犀角雕饕餮纹酒壶即创下了252.775万港币的高价。2005年,香港苏富比“玛丽及庄智博文房瑰宝珍藏”专拍被业界誉为犀角制品的行情分水岭,该场拍卖也是2003年中国嘉德推出王世襄夫妇俪松居专拍之后最重要的文房专拍,斩获6518.68万港币。明十六世纪末“李中甫制”款的犀角雕双螭海棠形杯以1076万港币创犀角拍卖价格之最。2006年,犀角制品的价格更上层楼,纽约苏富比秋拍一件清乾隆“尤侃”款仙人乘槎犀角杯以203.2万美元成交,约合1583万港币,破了2005年纪录。

文房专拍呈燎厚之势

2007年中国文房用品拍卖在中国市场呈全面开花之势,香港、北京、浙江三地的春秋大拍,上拍了超过千件的文房用品,其中仅专拍的数量就较2006年的两场(中国嘉德春拍的“翦淞阁精选文房名品”专拍、匡时国际春拍的“儒风雅韵――中国古代文房珍品专场”)上升为10场。10场专拍虽不乏明清文房上品,但皆未出现进入TOP10的精品。

中国嘉德秋拍推出2场文房专拍:“文房清韵―清代砚墨笔印专场”111件拍品成交99件,总成交价1460.4万元,成交比率89.18%。该场3件乾隆制品成交超过百万元,估价12万至18万元的清乾宫廷造办处制作的松花石砚以128.8万元成交,估价仅8万至12万元的清乾隆御制“咏墨诗”墨也以128.8万元成交,专场唯一的亮点是一组十锭的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集锦色墨,估价40万至60万元,拍场十数位买家竞争,最终以448万元成为2007年成交价最高的清墨。另外一场即上述的“灵犀聚珍――明清犀角雕刻专场”。

明清墨存世数量不少,质量仍以宫廷御用墨及明清制墨名家制品为上,历代书画名家都较青睐用“老墨”,故遗存下来的名品较少,历年拍卖品中,价格超百万元者甚少稀见。

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集锦色墨乃清代四大墨王之一汪节C所设计制作,十锭墨色彩、造型各异,每枚墨锭皆一面阴文楷书填金乾隆御咏西湖十景的七言律诗,另面精模印浅浮雕西湖十景图画――“苏堤春晓”、“曲院风荷”、“雷锋夕照”、“平湖秋月”、“断桥残雪”、“双峰插云”、“三潭映月”、“柳浪闻莺”、“南屏晚钟”、“花港观鱼”。依据雕刻精细的墨模来看,此套墨为专制贡墨,是目前拍场上唯一发现在汪节C集锦墨,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所藏的西湖十景集锦色墨极为相似。

集锦墨也称为“瑶函墨”、“豹囊丛墨”,始现于明嘉靖,汪中山、吴叔大、潘嘉客等人都是集锦墨制作的大家。这种墨是将不同品名的墨集中在一起组成套墨的形式,到清代时发展最为鼎盛。汪节C是安徽歙县人,墨肆名函璞斋,其制墨有“万杵桐华青,剂以香麝郁”之誉。

笔墨纸砚四品中,实际上仅墨砚两品存世的数量较多,砚台传世名品拍卖市场更是少见超百万元者。历年拍卖纪录中,超百万元的砚不足十件之数,最高纪录保持者是一件“乾隆年制”款的御制铜胎珐琅彩瑞鸟图镂空花卉纹八角墨宝盖盒,2003年在香港苏富比春拍中以521.44万港币成交。内地市场拍卖成交的最高纪录是一件“康熙”、“御铭”篆书款、“以静为用是以永年”刻铭的绿端石夔龙纹砚,2004年1月北京翰海以176万元成交。

西泠印社2006年秋拍时开始重点推介文房清玩专拍,2007年上拍了4场近现代名家篆刻和历代名砚专拍,对于中国文房清玩的收藏有着重要的推介之功,启动了中国大陆市场的名家篆刻、砚台拍卖市场。春拍的历代名砚拍卖是中国内地首次举办的名砚专场,118方名砚成交98.3%,总成交额为1832万元。一方伊秉绶等铭的大西洞端砚以96.8万元成为全场之冠,吴昌硕、铁保、翁大年铭的一方“端溪合同砚”以71.5万元成交。业内人士认为,名砚历代以来都是文人雅士的重要收藏门类,但当前拍卖市场上的成交的价位仍然偏低,相信随着以西泠印社为首的拍卖企业的重点推介,未来将会有走出一轮好的行情。从拍卖成交的情况来看,历代名家收藏,具有名人刻铭且著录、传承有绪的名品是藏家的首选品,其次是材质、工艺俱佳品也较受买家青睐。

北京保利秋拍一举推出了两个文房用品专拍,“海上沉香――姜子祥旧藏瓷器、宣炉、造像专场”和“省吾庐珍藏文玩佳器专场”。“海上沉香”专场63件拍品,总成交额1221.92万元。民国时期上海财阀姜氏旧藏的一对斗彩三多纹小杯以145.6万元易手。“省吾庐珍藏”专拍121件拍品成交119件,成交率达98.34%,总成交额1996.064万元。明嘉靖紫檀学士游春图笔筒156.8万元拍出,封面拍品清乾隆造办处制象牙透雕长链葫芦式香薰以145.6万元成交。

北京翰海2007年亦推出了两场文房用品专拍,春拍的“爱梅书屋清供专场”53件拍品成交83%,成交额达1553.664万元,高15.3厘米的清乾隆仿石釉粉彩开光山水图瓶以616万元成为全场之冠。秋拍的“庆云堂藏书斋四品”推出了55件拍品,一对近代刻有“白石”铭文、“丁惠民、徐康”印文的鸡血对章估价高达80万至100万元。

北京翰海早在1996年春拍就开始涉足文房清供的专场拍卖,据笔者统计,该公司1996年至2007年至少推出过6场具有一定规模的文房清供专拍,总成交额近亿元,该公司对促进大陆市场中国文房用品的拍卖功不可没。北京拍卖市场上屡创高价的文房用品,不少早年都出自北京翰海,比如2006年中国嘉德翦淞阁专拍中以341万元成交的方柱石制春风得意图犀角杯,2004年在北京翰海秋拍时仅以60.5万元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