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文化力因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文化力因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当今世界发展中,文化力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过程中,表现出巨大渗透力和凝聚力,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厚重的文化做底蕴。

Abstract: Now in the world development, the cultural strength in promotes th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person and the nature accord development, in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practice process, displays the huge penetrability and the cohesive force, society's scie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ust make the inside story by the sincere culture.

关键词: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文化力

Key words:Region socie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ulture strength

作者简介:高素香,女,1967.9出生,经济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区域经济。工作单位:东营职业学院经济系。

一、当今世界发展趋势

1、社会发达程度以文化力为标尺

文化因素开拓了人们的精神视野,发展了人们的精神能力,并形成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吸纳能力、发展能力。拥有庞大的物质资本不再是最大的优势,文化以特有的价值渗透力,塑造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独有的魅力。而正是饱含文化底蕴的国家、地区形象,不仅形成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同时正在以巨大的磁力,吸纳着社会发展的各种要素,推动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沧桑巨变的历史证明:文化繁荣与否,就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显著标志。

2、文化力与经济力结合而成的文化产业,成为强有力的国民经济增长点

文化产业已成为支柱产业之一,被视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文化因素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已经提高到七至八成。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依靠文化力,依然达到富国强国的目的。

据有关统计,全球500强企业排名,文化企业所占的比例、位次明显上升。从1996年起,美国的文化产业首次超过航空、重工业等其它传统产业一跃成为美国最大的出口产业,2003年美国400家最富有的公司中,有1/4是文化企业。数字技术、风格技术、人工智能、设计艺术等正在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日益成为各自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人类社会正进入一个以文化产业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文化经济社会。

3、经济力与文化力成为社会前进的“车之双轮”

以企业文化、商业文化、金融文化、消费文化、民俗文化等为核心的文化力体系正成为充满活力的现代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不可阻挡地向一切可能的产业中渗透发展,拉动着相关产业的延伸和升级。同时,文化资源自身也在不断组合、建设、发展、繁荣并以独立的支撑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经济力侧重于硬件即物质条件方面表现出来的社会力。它的作用是直接的、外显的、短期效应的。而文化力侧重于“软件方面”,是精神与文化方面体现出来的综合力,它具有间接的、内蕴的、长期潜移默化的作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并趋向于一体化协调地发展,共同构成社会前进的车轮驱动力。

4、文化力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当今社会要发展的持续推动力中,渗透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精神,这种精神强调经济伦理、生态伦理、生产、交换、消费等发展伦理等,而伦理思想产生新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道德伦理观念、宗教、文学艺术、社会学说、教育思想、新闻出版事业、公共文化设施及其活动、民间文化、卫生、体育等众多文化现象,它们贯穿于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等一切领域,是以新的价值观念和方法所表现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将会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量,把人类带进一个保护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社会全面进步时代。这正是社会文明提升的集中表现。

5、科学发展观是发展模式的及时转型

当今,“生态与环境已成为人们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第一要素”。从决策层和普通老百姓,都开始从人类、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研究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平衡、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人文精神融入发展观念,形成新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一个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线的社会整体进化,它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实现社会发展的转型、创新、再跨越。

二、科学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厚重的文化做底蕴

1、继承借鉴和创新超越相并重的文化

时代呼唤创新,发展需要创新,惟观念常新有才活力。创新并超越的观念影响和决定着人们的精神和素质。创新观念强调在充满活力中要敢于大胆创新、跨越而不要只是追赶、跟进,要加强协作而不是固步自封。正是通过观念的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自主创新的发展理念,造就开放、进取、宽容的科学思想和文化环境,在灵活中善于打造鲜明个性特色。

两种文化的作用,就能够相得益彰,凝练出独特的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发展能力,而使社会在沉稳与活泼个性氛围中和谐向前。

2、外来文化与本土的传统文化和谐共赢的文化

民族文化的特色和个性是一个地区的“名片”,是我们的根基,一定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要坚决摒弃以牺牲历史文化去换取一时发展的短视观念,从保住民族生存根基的战略高度善待古迹。要积极实施“特色文化工程”,加强文化名城、名镇、名馆、名园和名品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民族的文化为永远的根基。

另一方面,吸收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优秀文化,把这些元素纳入传统文化中,以多元的文化魅力消解不同群体间在利益分配中可能形成的价值观分化与对立,形成良好的区域人际关系,提高区域的的凝聚力和创造能力。有一种观点认为,外来文化,会影响文化安全,会使我们的意识形态失去控制。其实,这是一种不必要的担心。我们以传统优秀的根基,管理、传播、影响吸收外来的元素,“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反而使我们更精进、更具有创新力。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在传播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一概抛弃,在传统文化的断层中一股脑儿地炫舞外国流行音乐、外国电子游戏、外国消费观念、自由价值观念,这就是今天我们消费的精神产品,民族文化已经在年轻一代身上难觅踪影。这将真正影响我国的文化安全。

3、经济、社会、科技、环境协调发展的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生态文化

生态伦理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生态文化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是对现有文化的超越,它将引领人类放弃工业文明时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欲的享乐主义,摆脱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悲剧。

区域社会发展中一定要树立“生态环”的意识,把人文,环境,经济技术整合在一起,把区域功能、区域环境与区域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区域“生态环”体系。即要秉承当地的资源、人文气息,在逐步沉淀和谐、文明的文化底蕴的氛围下,融合经济发展步伐,更要能够形成环境优美的生物栖息地,以良好的社会形象吸引发展要素。

4、以浓郁文化内涵设计好区域形象

区域形象是一种资源,一种生产力。形象资源的开发可以获取区域稀缺的注意力资源。“注意力经济”是迈克尔・戈德海伯(1997年)提出的新概念。他指出,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的信息社会中,信息已经不再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而是相对的过剩,稀缺的是人的注意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也说过:“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查尔斯・德尔伯认为,“注意力日益成为一种可以购买的商品”。

区域形象设计与建设是推动区域发展的一种新思路,新方法,新文化理念。其设计,要铺垫着人们相互尊重的和谐、融洽气氛的底色,它容纳区域内公众的理想、追求、道德、感情和行为等综合心理环境,具有传统性、稳定性、时代性以及符合人类求真、求善、求美的的文化内涵。一个区域的名胜古迹、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俗风情、历史事件、人物传说、文学作品、节会活动等,经过文化着色运营都可以成为区域形象一角。关键的一点,是要找准富有个性和特色的优势文化资源,并以独特视角,融自然性、知识性、思想性于一体进行区域灵魂塑造。

5、实施区域一体化联动战略,谋求共同发展

当今社会中,传统风土人情越浓的东西,联动效应也越大。区域社会不是封闭社会,同样,区域文化也是包容与融合的文化。从世界创新型城市成功案例可看出,许多著名创新型城市的成功都离不开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联合体作为支撑。区域创新需要树立联动发展的新观念,确立“共赢”与“协同”发展的新思维,要站在整个区域发展的角度,就长期战略及规划思路、区域社会、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策略、跨省市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布局等进行协作和交流,从决策层面加强沟通,协同发展,最终通过区域内政策互惠、交通一体、信息共享、产业互补等方式形成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在实现整个区域社会经济共荣的同时促进自身的快速发展。

基本思路是,建立打破行政壁垒的区域协作区。在不涉及现行行政管理框架的情况下,实现区域某些职能管理方面的一体化。政府层面要搞好配套设施,比如交通、通讯、金融、医疗、教育、生态保护等,以及一些基础性、服务性的一体化工作,创造统一的市场环境以及竞争条件;协作区要通过联动培育文化产业之间的配套能力,比如生态农业城、休闲旅游城、职业教育城等不同特色又互动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形成区域产业群落,最终实现区域在资源、经济、文化环境上的互补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俞伯灵.以文化为基础的经济《浙江学刊》[J].2005,6:175-179

[2]叶南客.当代文化经济一体化的生成动因与实现途径《江海学刊》[J].2004,4:81-87

[3]陆林.刘冰清.试论区域发展中的区域形象价值《经济地理》[J].2005,5:294-296

[4]杨英法.以经济文化一体化推动文化经济的兴起.文化创意产业网2008.9

[5]李校利.文化生产力研究对生产力原理的创新和发展《探索》[J].2007,4:173-175

[6]吕方.经济文化一体化中的长三角区域文化产业《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9:48-52

[7]林宗.文化经济论的时代意义《新华文摘》[J].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