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讨黎族音乐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讨黎族音乐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黎族音乐体系的主要内容黎族音乐体系的主要内容有:民歌(歌谣)、民舞、铜锣木鼓(鹿皮鼓)、竹、木乐器和八音(清音)。

(一)民歌(歌谣) 民歌作为一种口头文学,在黎族中已流传几千年。早年,黎族群众在日常交往中,唱民歌是人们表达思想情感和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即便是劳动、婚恋、哭丧、祭祀以及访亲送友,他们都能以歌代言,即兴编唱,“无事不歌、无所不歌”。

(二)民舞 黎族的民间舞蹈浓郁而淳朴,最初来源于民间的各种祭祀,舞步从挪步开始,进而又有了民间的游戏活动,逐步被人们发展沿用为舞蹈。据原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文化馆1983至1985年开展的抢救民间文化遗产的工作统计,仅在自治州9个市县的黎族民间舞就有50多个。而《打柴舞》经过陈翘和朱庆元两代艺术家的改编,如今已成为享誉国内外的海南最经典的黎族民间舞。

(三)铜锣木鼓(鹿皮鼓) 铜锣木鼓也是黎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过去黎族人对铜锣木鼓很崇敬,也因此成了黎族人的奢侈品,不是每村每户都有,而是一个“峒”(相当一个乡镇)才有,一般由“峒主”或“奥雅”掌管,在举行隆重祭祀活动时才使用。木鼓就是选用一段被火烧过或腐朽空心的木头制作,后来人们用鹿皮蒙住空心木的一端成为鼓,也称鹿皮鼓。

(四)竹、木乐器 除铜锣木鼓外,黎族最早的敲击乐器还有叮咚。叮咚是选二到三根长约1.5米、粗约10公分的圆木,用绳子拴绑后吊起来用短棍敲打,敲击声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而得名,是黎族人在守山兰园时,为了驱赶猎物和打发时间而发明的一种乐器。黎族早年的吹奏乐器有:拜、唎咧、鼻箫、洞勺(伦、洞箫)、口弓(琴)、哔哒、竹笛及树叶等。

(五)八音(清音) 是指由锣、鼓、钹、笛子、二胡、三弦、唢呐和管八种乐器组成的民间乐队,是海南汉区人们在迎亲或做“公期”时的民间表演形式,伴随八音乐队的还有一支七八人组成的打盅盘的表演队。所以,在民间人们常叫“跳八音”。在海南岛的北部至东南部的汉族地区,明清时代民间“跳八音”活动十分活跃。后八音逐渐传入黎族地区。

二、黎族音乐体系的形成过程 黎族音乐体系的形成过程,突出在从传统民歌到汉语民歌的进化过程。这个过程有多长人们不得而知,它表明在与汉族人的长期交往中,黎族人不断学习和丰富自己的语言文化,创造了汉语民歌,不仅扩大了黎族方言区之间的民歌交往,丰富了黎族民歌的表现内容、表现形式,更丰富了民歌的歌调。同样是受汉族音乐影响,黎族的传统乐器象拜、唎咧、洞勺、哔哒及竹笛等也由最初的单纯发音,经过改良后有了音准和音高,并能吹奏出简单的乐曲,还能给民歌演唱做伴奏,使民歌的演唱更具艺术性。

三、黎族音乐体系的发展 黎族的民歌(歌谣)、民舞、铜锣、木鼓(鹿皮鼓)、竹、木乐器和八音(清音)等在建国以前都散落在民间,虽然经过千百年来人们的改良和发展,但仍保留着相对单一的原始的民间形态,不能形成体系,只是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这种体系才逐渐形成并得到快速发展。《喜送粮》是70年代根据琼中黎族民歌“红毛调”创作的舞蹈,音乐套用完整的民歌旋律,通过作曲家的发展和提炼,使原有的两句简单歌调变成悦耳动听的音乐旋律。开创了用民歌创作舞蹈音乐的范例。由于中央芭蕾舞团创作的经典舞剧《红色娘子军》的上演,奠定了黎族音乐体系的基础。让国人认识海南、认识黎族。因此,黎族音乐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代表海南地域音乐文化形象的象征。

四、黎族音乐体系未来发展的思考 上文说到,体系是由多种内容和元素构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某一系列整体统称。黎族音乐(由歌舞乐、器乐组成的)体系作为海南重要的地域文化元素,它的发展对促进海南文化对外交流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用发展的眼光观察,黎族音乐体系已初具规模并形成独特的风格。现如今,黎族舞蹈音乐中大都采用民歌歌调作旋律、黎族歌曲中也采用特色乐器做伴奏,成为人们识别黎族音乐的主要特征;在民间,由保亭县着名黎族器乐传承人黄照安老师创造和改良的民间乐器就有10多种,民间器乐演奏在保亭和部分黎族地区也十分活跃。但在这活跃的背后,不能规避一个现实,那就是海南建省以来,黎族音乐体系的总体发展较之建省以前发展是比较缓慢,而且极不平衡,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社会主流文艺团体的创作和人才参与。由于经费和人员压力,海南省的文艺团体都在减员,歌舞团没有乐队、缺乏创作人才,其他文化工作者又没有实践应用基地,采用MD制作音乐,甚至请人音乐,极大地限制和削弱了熟悉本地素材又喜欢创作的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