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究人文关怀下的中学学校管理新模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究人文关怀下的中学学校管理新模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育是一项庞大而繁杂的系统工程,学校管理作为实施教育活动的重要环节其现实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中学学校的教育管理者,我们应当站在时代前沿,充分运用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从关怀人的情感、尊重人的人格、保障人的权利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激发广大教职工和在校生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从而为构建和谐校园作出努力和贡献。

关键词:人文关怀;学校管理;教师权益;学生人格

党的十六大以来,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我国各行各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重要理论基石。在教育界,要充分贯彻和落实教育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抢抓教育发展机遇,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作为中学学校的一名管理者,我们要在人文关怀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审视学校教育与管理的缺失、树立科学的评价观、育人观,从而保证学校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

一、 解读人文关怀内涵,实现学校科学管理新突破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虽然“人文关怀”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行业有着自己的阐述,但追根溯源是对人生存状况的一种关注,是以人为主体和中心的。它要求关注人作为个体的一种体验与感受,承认并尊重人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从而全面促进人的发展。

事实上,人文关怀与学校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校的管理工作水平也上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当然,由于学校管理在客观上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既要兼顾学校本身的建设与发展,又要考虑师生的工作与学习环境,因此学校管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众所周知,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也是指导我国中学管理活动的基本思想。这就要求管理者要从学校的校情出发,充分尊重师生的人格与尊严,了解师生的内心需求与愿望,树立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科管理观念,充分体现人文关怀思想,以求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

二、 实施人文关怀活动,提高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热情

教师不仅是课堂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实施者,而且也是学校管理的参与者与执行者。在以往学校管理中,个别教师存在“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不仅对学校的管理思想在理解上不深刻,而且在政策执行上也是行动迟缓。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是实施教育活动和管理活动的主体”。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来讲,要力争激发和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坚持实施人文关怀活动,让教师在感受到来自学校温暖与关怀的同时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校管理活动中来,具体来讲要做到下几点:

1.维护一线教师的合法权益。管理者要充分尊重教师的劳动价值,尊重教师的主体性的发挥以及创造的精神劳动成果。改善教师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学校有责任通过各种方式,确保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学校要千方百计创收,逐步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和教师课时津贴。学校为教师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创造条件,提供方便,重视和采纳教师合理化建议。学校设立目标管理奖、教学质量奖、教学教研奖、优秀论文奖、名优教师奖等项目,同时还设立五好家庭等奖项。

2.充分体现教师的内在价值。教师的价值在很多情况下表现为智力劳动成果,如教学教法的创新,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等。要实现人文关怀,就要充分肯定教师的价值,鼓励教师多外出参观学习,为他们搭建观摩与交流的平台。借助教师节进行年度表彰大会,让他们以旺盛的精力、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党的教育事业。

3.营造轻松愉悦的工作氛围。要让每一位教师树立主人翁责任感首先要给他们营造一种轻松、愉悦、和谐的工作氛围。要在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能够充分放松身心,培养他们的各种兴趣爱好。如可以定期举办教师文艺、书法、篮球比赛,教师运动会,诗歌朗诵等活动,这样能有效缓解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强教师间的团结合作意识,增强教师队伍的凝聚力。

三、 实施人文关怀活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实现全面发展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安全、爱与归属、自尊、自我实现的需要。在这五个层次中生理和安全是基础,中间是爱与自尊,最高层次是自我实现。由此可见,学校管理要想取得实效,不仅要让学生感觉到来自校园的安全与温馨,更要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基本出发点,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1.尊重学生人格,用情感进行沟通。要转变管理思维和工作思路,要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要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表现为课堂教学要运用文明礼貌用语,找学生谈话要做到和蔼可亲。珍视他们各自的独特的情感体验,通过换位思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内心需求,努力为他们施展个人才华创造机会。

2.开展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特长。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们培养的中学生既要有知识,又要守纪律,更要有个性和特长。要实现人文关怀,就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自身的个性气质与兴趣爱好。既要求他们掌握各学科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结合他们的个人实际,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特长。因此,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样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如学校可举行类似演讲比赛、摄影比赛、书画比赛、棋类比赛、球类比赛、读书节等文体活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发挥个人兴趣、特长的条件和机会,也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活动能力,使相当多的学生从中能够得到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更加自信,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3.融洽师生关系,激励学生成长。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师生关系一直处于对立关系,为此很多学校都制订了较为严格的校纪班规。虽然这些“规矩”对学生而言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总体来讲收效甚微。究其因,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他们更喜欢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和生活。如果师生之间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势必会使一些学生“我行我素”导致违规违纪。而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教师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结合学生实情,帮助学生分析成因,纠正学生一些错误的认识和行为,与学生一起见证他们的成长,为他们取得的进步大力表扬。

四、 坚持全员参与管理,构建高效中学学校管理的新模式

学校是我家,管理靠大家。要不断强化师生的集体意识,把学校管理视为一种自觉行动。这就要求学校的领导要学会运用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充分依靠广大师生为学校的管理、发展献言献策。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要形成长效民主监督机制,充分重视每一个教师、每一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表扬先进,群策群力,共谋发展。人性化管理的核心是发扬民主,学校管理者要让师生感受到自己的主人翁地位,从而激发其对工作、对学习、对学校的热情,使之更好地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如果一味地依靠强制约束,只能使师生消极地接受管理,对于提高管理效能很难奏效。因此,作为学校来讲,必须把师生员工看成学校管理的主体。可以充分发挥学校教代会、教育工会的职能作用,学校的发展规划、重大决策均在教代会上由教师代表表决通过并在广大教师中宣传达成共识,最后形成决议。另外,也可以由师生共同参与制订和落实学校规章制度。其次,要大力倡导阳光办公,简化公开各科室办事流程,设立举报箱,落实“校长接待日”制度,实现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倾听大家的意见和看法。

总之,人文关怀在中学管理中既是一种指导思想,又是一种工作途径。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来讲要充分发挥人文关怀在学校管理中的积极作用,既要具备科学管理的智慧与艺术,又要敢于实践与总结。只有这样,全校师生才能凝聚力量、达成共识,进一步明确工作和学习目标,为构建和谐校园发挥出每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最终为教师成长、学生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