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银行业的并购与重组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银行业的并购与重组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引言

并购与重组作为一种正常的市场行为,伴随着经济发展而不断演进。综观百年全球银行业并购历史,银行业并购与企业并购存在着密切相关性,它孕育于企业并购、服务于企业并购、作用于企业并购、超然于企业并购。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第五次全球企业并购浪潮,第三次全球银行并购浪潮至今持续。为适应经济发展全球化和跨国化的需求,各国银行业通过大规模并购,为跨国公司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金融一体化打破了资本流动的国别限制,加剧了各国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对国际金融资源的争夺和利用,银行间的竞争也从国内逐渐转移到国际。总之,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银行业的并购重组都有加速的趋势,而且市场力量将在未来银行业的重组中发挥主要作用。国际银行业并购与重组的发展趋势呈现出规模和金额不断扩大,除了大银行对中小银行的收购和兼并外,强强联合,大银行之间的并购已经越来越引人注目。经过一系列并购与重组主要的国际大银行实力迅速增强,基本成为能提供所有金融服务的“金融超市”,并体现出分割国内市场、占领国际市场的发展态势。1996年至2000年间,国际银行业并购达到高潮,近年国际银行并购情况如图1、表1所示。进入新世纪,国际银行并购潮流趋缓,不过2007年10月5日,由苏格兰皇家银行、荷兰-比利时的富通银行和西班牙的桑坦德银行组成的国际财团竞购荷兰银行成功,交易额高达1010亿美元,创造了迄今为止全球银行并购的规模之最。鉴于花旗银行、摩根斯坦利等国际金融大亨的股权最近均已易手,以及美国次贷危机正在蔓延发展之机,很多研究者预料:次贷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引发新一轮并购浪潮;全球金融体系乃至全球经济体系,都可能进入新一轮重组过程。

图1 历年国际银行并购额

资料来源:佚名,世界金融机构经营业务全球化与混业化趋势,2007-5-10,ttp://www.省略/article/42/193/195/2007/2007051045961.html;姚凤阁,温红梅,我国银行业购并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选择[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2)

二、中国银行业并购重组研究

1.中国银行业并购与重组的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的冲击下,逐步朝着市场经济过渡的中国也开始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并购来防范和化解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以及整合无序的金融资源,拉开了国内银行业并购重组的帷幕。1986年中信实业银行收购香港嘉华银行61.38%的股份,开创了我国银行境外并购的先河。1996年在人民银行的倡导和推动下,广东发展银行以承担2亿多元的亏损为代价收购中银信托,通过这次收购,广东发展银行实现了由原来的区域性商业银行向全国性商业银行的跨越。1997年海南发展银行兼并28家城市信用社,海南发展银行为此背上沉重的包袱不能自拔,最后全盘崩溃。1998年12月,国家开发银行宣布与中国投资银行合并,但由于与《商业银行法》有关分业经营的法律法规相悖,开发银行最终不得不将分行以下的机构全部转让。1999年3月,中国光大银行整体收购原中国投资银行的资产、负债和29家分支行所属的137个营业网点。2001年6月,中国工商银行和韩国韩汇银行之间签署了包括汇款、授信和信息交流等多项业务内容的合作协议。2006年12月,工行买入印尼的Halim银行90%股权。2007年7月,国家开发银行同意斥巨资入股巴克莱银行。民生银行则在10月初宣布,拟投入至多3.2亿美元收购美国联合银行控股公司9.9%股权,并计划未来进一步增持至20%股权。

近年来中国银行业获得了大力发展,中国银行业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上升。2007年7月份最新出版的英国《银行家》(The Banker)杂志公布了2007年全球前1000家银行的排名。中国共有31家商业银行进入排名,其中前十位分别是工商银行(7),中国银行(9),建设银行(14),农业银行(65),交通银行(68),招商银行(101),中信银行(160),浦发银行(191),民生银行(230),兴业银行(260)。这显示了中国商业银行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蒸蒸日上。随着中国经济的飞快发展,国内银行业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银行尤其是欧洲银行的注意,外资银行参股中资银行的步伐也在加快。中国加人WTO之后,参股、收购国内银行已成为现阶段外资银行进人中国市场的首选方式,GEPA的落实使香港银行与内地银行的并购也热潮涌动。2004年6月中国又将单个外资机构人股的比例上限从原来规定的15%提高到20%,更使外资并购掀起了新一轮高潮(见表3)。

资料来源:董琦,后WTO时代中国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J],财政金融,2006(6)

与国外银行业并购相比,中国银行业并购总体上具有以行政安排的化解危机性动机为主,自主的逐利性商业动机严重不足;横向并购方式多,纵向和混合并购方式少;关注并购前期工作多,重视并购后续工作少;国内并购多,国外并购少等显著特点。中国加入WTO金融业务受保护过渡期已经结束,面对外资银行的挑战及全球银行业并购重组浪潮的冲击,中国银行业两极分化程度加深,国内银行业的并购重组压力日趋增大。同样,随着国内银行业的全面开放以及银行股改上市工作的顺利完成,一些大型商业银行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财务实力方面,都已具备了跨国并购能力,中国银行业海外并购时代也即将到来。可以预见,银行并购将成为国内新一轮金融改革的热点。

2.中国银行业并购与重组的必要性

(1)中国银行业顺应国际银行业并购潮流及参与国际竞争的要求

并购重组,向来就是银行业扩大资产规模、拓展经营领域、提升竞争能力、谋求迅速发展的主要路径。通过并购与重组建立具有超强竞争力的金融超市或银企集团是世界潮流,国外银行业并购重组的成功经验给了中国以启示:并购重组将是中国银行业获得更大发展的必经之路。随着WTO保护期结束以及滨海新区的建立,国外银行业将不断涌入,抢战国内金融市场。若想的竞争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立足,国内银行应当采取立足于国内,向国际扩张的策略,分享国际金融资源。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通过并购与重组增强自身实力,并通过国际并购延伸自身业务范围是必然的选择。

(2)中国银行业进行混业经营的要求

我国目前实施“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分离制银行体制有其存在的合理因素。但是混业经营是银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我国银行业必须未雨绸缪,尽快吸收国外银行业并购及国内中国工商银行成功收购英国西敏银行所属的西敏证券亚洲有限公司和“光大模式”等成功经验,为迎接混业经营时代的到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中国银行业扩大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的要求

规模扩张带来的主要是可变成本的增加,固定成本相对稳定,而且银行经营规模只有达到一定水平才能承受使用先进技术所带来的高固定成本。因此,通过资产、人员、机构网点的增加可以使银行资产达到最佳规模,从而获得较低的单位运营成本;在一般情况下,并购重组能够降低新业务、新市场的进入壁垒,并利用原机构的经验―成本曲线效应和人力资源、客户资源,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范围经济效应。

(4)中国银行业增进管理和财务协同效应的要求

效率差异化理论认为,如果收购方的管理团队是有效率和不可分割的,那么通过并购重组可以释放其剩余管理资源,并使得目标银行的管理非效率可经由外部经理人的介入和增加管理资源的投入而得到改善。因此,当并购双方管理效率不一致时,具有较高效率的收购方并购较低效率的目标银行后,目标银行的效率将会被提高至收购方的标准。并购后的银行管理效率会超过并购前两银行单独经营时的效率之和,从而银行整体管理效率得以提高;一般而言,现金流量少而融资能力低的银行在拥有较好投资机会时,资金成本可能很高或者资金缺口较大,尤其对于资本充足率不足的银行,即使有好的投资机会,资产规模的扩张也会受到限制。而有大量内部现金流量和较少投资机会的银行,可能自由现金很多。这两类银行的并购重组会实现财务协同效应:前者补充资本金,得到投资所需资金或获得较低的内部资金成本优势;后者则提高了增长率和资金利用率。并购重组后银行举债能力的提高还可以减少利息方面的纳税支出。

三、中国银行业并购与重组的战略选择

银行业并购史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并购创造了全国性的大银行,比如美洲银行,这一阶段目前已进入尾声;第二阶段将出现大规模跨国交易,预计日本、中国等太平洋周边国家的大型金融机构将以大规模交易或战略投资的方式投资欧美公司;第三阶段将创造业务遍及大多数大型市场的全球金融机构,第三阶段将创造真正的全球金融企业。2004年以来,在沉寂近4年之后,银行业并购又成为潮流,2007年将是银行业并购史“第二阶段”开端。为了应对即将来临的竞争高潮,中国银行业在加快产权改革和市场化进程同时,有必要通过并购与重组对商业银行进行全面整合,进一步优化中国商业银行组织体系。中国银行并购与重组应遵循的总体战略:根据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银行发展状况来设计银行业并购的策略;在并购与重组中注重功能重组,功能才是金融体系调整和改革的前提,重组应首先强调银行体系需要行使哪些功能;在此基础上有步骤、有计划地采取“组织重构一同业整合一混业扩张”的渐进式战略来实现;同时稳步向外资银行开放市场,发挥外资在银行业并购重组中的作用;建立和健全银行并购的法律体系,建立银行存款保险制度,以保障重组前后金融体系的稳定。

“组织重构”阶段重点推进商业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内部组织重构,改善银行并购重组的制度环境。“同业整合”阶段是大规模开展市场化的商业银行并购重组活动。一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之间并购重组,组成超级银行。二是国有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股份制商业银行之间并购。三是中国银行业以跨国境并购为契机,实现金融业的国际化发展。“混业扩张”阶段鼓励以银行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混合并购,银行业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并购,以实现多元化经营,拓展业务领域。通过银行控股集团向金融周边产业并购,包括证券、保险、信托、期货、租赁等,建立业务多元化的金融超市。

四、结束语

金融全球化及分业向混业经营的浪潮已势不可挡,中国银行业必须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中国银行业的并购与重组应该遵循如下原则:相机选择适合我国银行业实际的重组模式;重视和防范重组失败的风险;必须按市场原则进行重组;充分发挥政府和银行监管部门的参与职能;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中国未来可以形成多元化经营的“航空母舰”,顺应国际并购重组中流行的“大而不倒”理念,跻身国际市场,参与世界银行业竞争。

参考文献:

[1]姚凤阁,温红梅.我国银行业购并的制约因素分析与对策选择[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12).

[2]董琦.后WTO时代中国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J].财政金融,2006(6).

[3]牛巍.国际银行业并购浪潮与中国银行业的对策[J].科技与经济,2006(15).

[4]胡景芸.我国银行业并购的现状及策略安排[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3).

[5]杨帆.中国金融重组方案的选择与思考[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10.

[6]曹军.银行并购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1.

[7]秦凤鸣.金融全球化与银行业重构[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7.

[8]佚名.世界金融机构经营业务全球化与混业化趋势[DB/OL].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