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由薄到厚”的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由薄到厚”的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走好“薄―厚”“厚―薄”两个读书阶段,但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容易过分重视“厚教”的过程,导致学生学习负担重、效果差。所以教师必须掌握好“厚教”的度:立足基础,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不盲目扩充难度和深度。

[关键词]薄―厚―薄 教学 厚教的度

【中图分类号】G633.7

华罗庚曾有著名的读书公式:薄―厚―薄。先通读一遍,了解其大概,此时书对于读者是薄的;再详细研读,需逐字逐句斟酌,加批注、笔记、心得体会等等,此时书就变厚了;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书中的理论变得自然而然,能够信手拈来结合应用,书就变薄了。开始的薄是形上的,此时的薄是神上的,指的是书的精髓。要获取书的精髓需要读书者主观能动的去读,去经历艰难的“厚读”过程才能够获得的。虽然学生的学习在有些地方的方言中也叫“读书”,却未必个个都能如华罗庚所倡导的“薄―厚―薄”这般去读。主观上学生个体不可能对每门学科都有兴趣去研读,客观上学生的时间和能力有限导致无法自发的理解书的精髓。所以教师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走好“薄―厚”“厚―薄”两个读书阶段。本文重点阐述“薄―厚”阶段的教学艺术。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容易过分重视“厚教”的过程,总是怕讲少了、怕没讲到、怕没讲透,恨不得把己之有倾囊传授给学生。就像慈爱的父母,总是担心孩子饿着,不断的给孩子喂食物,乐此不疲。学生也很重视“厚读”的过程,不仅书本中的,但凡教师所提到的知识都往胃里送。学生的“薄―厚”的学习过程就像嘴巴吃饭,越吃越多,无暇顾及消化吸收。“厚―薄”的学习过程就如同消化吸收,去粗取精、认识和能力不断深化的过程,最终得其意而忘其形,“意”即知识的无形的精神实质。学生纵然长了饕餮的嘴,但不加辨别的吃下所有提供的食物包括煎炸烹煮的东西,最终容易导致积食。一旦积食了,就严重影响消化吸收的功能,反而形体消瘦,营养不良。

养生学上说:适度的饥饿远比吃撑着更有利于身体健康。在教学当中,这个观点也同样适用。所以,笔者认为,一方面教师要严格控制好“厚教的度”,就像父母给孩子做饭,要争取营养均衡、讲究色香味俱全,充分调动起孩子的食欲。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帮学生走好“薄―厚”的阶段。那么,教师应该如何把握“厚教的度”,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抛砖引玉。

首先,“薄―厚”的教要始终立足基础。教师要严格控制教学的深度和进度,使学生能消化接受。

(1)以本(教科书)为本,慎用课外辅导教材。教科书的语言表述精练程度是任何辅导教材都不能比拟的。无论是以学案的形式来帮助学生预习思考,还是课堂内所列举的案例,以及课后留给学生的练习和疑问,都应该首先来自于教科书。培养学生既听又记还翻书,那么记在哪儿呢?笔者认为就记在教科书对应内容的边上。记得巴蜀中学的秦德盛老师说过:“物理的课堂上可以既讲物理又讲语文、数学、历史等”。许多物理概念可以尝试从语文的角度体验解析过程,比如什么叫加速度、斜率、点电荷。在讲“日落西山红霞飞”中以什么为参考系这一问题时可以让学生体验知识的人文背景。所以教科书本身就已经值得“厚教”了。当然这种观念必须转移给学生,让学生充分重视教科书,愿意去“厚读”。

(2)根据学生思维发展阶段的特点组织教学,倡导理性思维,促进思维过渡。要设计好教学程序,使教学既要符合学生思维的水平,又要有适当难度,学新课时不要盲目补充知识点和新题型。例如,在《曲线运动》概念引入环节,采用了射纸飞机和打羽毛球这两个小游戏,从熟悉的生活实例入手,得出曲线运动的普遍性和研究的必要性,体现物理知识来源生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内在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得出曲线运动的定义。这样的引入,能够博得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好感――学习物理就是聊生活,聊游戏,在玩耍中学习进而升华;学物理不是飞上天摘月亮,而只是爬一棵矮树摘苹果,充满了童真和乐趣。

(3)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感性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既易理解又记忆深刻。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引发好奇心和学习兴趣,从而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比如,在攻克“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这一问题上,提供生活事例(砂轮磨刀、转雨伞)和弯管中滚出的小球这一演示实验,帮助学生观察总结得到“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在曲线的切线上。然后进一步提问:“为什么曲线的切线方向可以代表速度方向?”对于这一问题,不直接给出解释,只是帮助学生回忆直线运动中:①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②平均速度可以粗略反应该时间段内某时刻的瞬时速度, 越小,两者越接近。有了这一知识储备,学生很自然得会用无限接近的思想去解决发现:曲线运动某点的速度方向就是该点的切线方向。至此,学生从实践和理论两个维度找到了答案,轻松自然的完成了知识的建构。同理,在解决“曲线运动的条件”这一难点时,给每组同学发了一颗钢珠、一块磁铁,让学生带着“使钢珠拐弯”的目的去玩,为学生充足的时间,学生会玩出我们所期待的答案。在课堂上,我们给学生创造机会去体验――感悟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思维的建立过程。这样的课堂充满活力,事半功倍。

其次,“薄―厚”的教要时刻渗透物理学的学科特点――物理学就是发现事物的规律并应用解决问题。每一个学科都有它的特点和对应的思维方式。比如历史学科无非就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评价,时间就是其中一条重要的主线。把这种学科特点渗透给学生,学生看问题就有思路了。客观事物纷繁复杂,要认识它需要把事物模型化(抓主要特征对事物进行合理的简化),然后借用一些手段(猜想假设、数学推理、实验探索等)来获得规律或结论。所以物理学科问题往往就有这样三个方面显的很重要:模型、方法、结论,显然这种物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比落实某个知识点更重要。比如在《弹力》的教学中,笔者采用了以下模式来贯彻物理学的学科特点。新课引入(举生活实例)――实验演示1――实验演示2――实验演示3――自主探究――学以致用――课堂小结。在这里,实验探究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因为这是我们获得物理规律的重要手段之一。

总之,教师合适的教学策略可以切实帮助学生由薄到厚的建构所学内容,W生在这个过程中是快乐的,并且有着足够的信心去解决日后所碰到的难题,那么教师的功能就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

[2]顾明远 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1

[3]胡炳元,物理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