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碎片到常态,从肤浅到深度,做大做强都市报民生新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自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都市报开始踏准时代节拍,在10多年间取得长足发展。其中,民生新闻作为各报主打的内容,吸引了庞大的读者群,同时也赢得了广告主的青睐。可以预见,民生新闻是都市报的安身立命之本,因为读者始终是报纸的“上帝”,而其中大部分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群。反映这部分人群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满足他们对物质和精神上的不断跃升的信息需求,是都市报任何时候都应该把握的主题。正因如此,民生新闻在经过近十多年的迅猛发展,才需要媒体自身梳理反思,预测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手段及理念。本文将从民生新闻发展的必然性、现阶段民生新闻的优势、不足以及民生新闻的凸显、纵深,结合笔者从业的感受,予以探讨。
一、民生新闻的市场需求
有专家称,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新闻表现形式。催生民生新闻发展有其政策支持和现实背景:一方面,倡导建立和谐社会正是看到了社会发展中的缺失,把关注的目光从片面追求物质增长和财富的积累转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另一方面,社会的急剧变革、各种利益矛盾的凸现为民生新闻提供了巨大需求空间。在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的温饱问题后,在奔小康的路上,民众又碰到了一系列新问题,如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社保等。新华社在播发的《12道民生考题待解》,从官媒角度总结了民生新闻的几大内容: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收费、食品安全、安全生产、司法公正、收入分配、企业改制、环境保护、城市拆迁、土地征用。其中,就业是民生之本、教育是民生之基、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保是民生之依托、稳定是民生之后盾。事实上,从民间角度看,物价涨跌、交通出行、住房养老等也是民生内在议题。媒体所报道的大学生就业难、三鹿毒奶粉案、昂贵的上学成本、拆迁引发的自焚事件、垄断行业的高薪高酬、房价、菜价不断飞涨正是从个体新闻事件反映了民生新闻议题。存在决定需求,正因如此,当民众的生存、生活、生计碰到如此问题时,就需要一个相对平等的平台发声说话,民生新闻正是承担了这一历史重任,满足了民众对知情权和说话权的渴求。
二、民生新闻的发展现状与不足
都市报10多年来的发展,使媒体已将关注的视野由小民生延伸到大民生。仅仅反映老百姓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家长里短等成常态,但已满足不了受众对参与影响、监督社会生活的权利诉求。于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施政等被媒体纳入报道视野,成为大民生新闻。小民生新闻成为大民生新闻的由头,一起具体的纠纷往往升华成为解决社会群体之间矛盾的大话题。如孙志刚事件,由个人遭遇而废除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办法;成都唐福珍自焚事件促使国务院修订拆迁办法;电动自行车国标修改因牵扯众多人群的利益暂被搁置等。可以预见,小民生新闻虽然易陷入琐碎、个体、庸俗,但其因鲜活及关乎部分人群利益仍将存活。在市场的选择和媒体的操作上向精准集纳方向求变,而大民生新闻则向广度、深度拓展,成为民生新闻的发展方向。
通过对都市报民生新闻操作的长期观察,笔者认为,民生新闻报道目前尚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民生报道呈碎片化和断裂化;二是民生报道呈表现浮化、浅显化。碎片化、断裂化是指民生新闻的报道未能持续常态化。从版面设置上,将上述所指民生新闻未能从社会新闻板块分割出来,往往混合处理,使读者感受比较杂乱,无法凸显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新闻概念。从操作手段上,媒体总处于纵地位,无法主观掌控,被报料和发现的新闻线索牵着鼻子走。许多时候,媒体只是等待民生新闻的发生,然后在事中、事后介入,而没能主观预判,或者说缺乏对民生新闻发生时刻的监测手段,造成民生新闻就事说事,此新闻与彼新闻无任何联系,造成突兀断裂之感。第三,有媒体形成惯性思维,认为民生新闻无法常态化操作,尤其是动态新闻,只能被动地断点反映。事实上,新闻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只是我们缺乏对民生新闻的监测手段。媒体更多看重了事故、灾祸、伤亡、损失的新闻事件,而对日常生活过程中的新闻点没有着力反映。
表现浮化、浅显化是指对民生新闻就事论事报道,缺少背景、延伸、深度的链接和解读。一方面,要求报道的记者编辑需要对从事区域长期观察和积累;另一方面,要从业者手里掌握更多的社会资源。一篇好的民生新闻报道,既要有鲜活的现场感,更要提出新闻的冲突矛盾点,当事人的表现以及发生此新闻的内在成因,并判断新闻事件的走向,尽可能多地回答公众关心的疑问。现在看来,大民生由于具备政府专家的信息资源,往往做得比较充分,而一些小民生新闻仍需加强深化处理。
三、民生新闻的努力方向
1.坚持传播理念常态化
前面说过,民生新闻是都市报的核心内容和受众市场的必然需求,这就要求都市报的高层和执行层报道在操作理念上矢志不渝予以坚持,使民生新闻的采写、编发、传播常态化。要使民生新闻在读者心中形成完整的链条,会让读者感受媒体时时刻刻在关注自己身边的新闻,坚持得越久,就会形成自己的特色,编采管理层要设法改变事后介入,而加强事前的预判。另外,应把民生新闻同普通的社会新闻分割开来,设专门版块予以反映。
2.传播策略应向深度广度延伸
一是本地民生新闻在选题精准的情况下,向深度延伸。动态的新闻应不满足于仅报道现场情况,而向新闻发生的缘由和发展形势拓展,对事件中的相关人员进行深挖,以解释此新闻发生的综合因素。对无多大社会缘由的新闻则可轻处理或舍弃。而静态的新闻则应向以前未曾挖掘过的领域探索。二是涉及百姓利益的国内国际新闻也纳入民生新闻的视野。国际油价、股价的传导效应已影响到国内民众利益,甚至国外政局的动荡和(泰国军事)、灾难、空难事故都可能与本地读者有间接联系。至于国内政策、法规的出台,更是时时牵动着百姓的神经,物权法、物价、水价、电价、电动车标准以及拆迁条例,一旦实施,都事关百姓利益,需要媒体结合本地情况解读。
3.更新换代传播方式、手段
都市报的新闻源多来自于记者跑口和读者报料以及相关策划。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它不能无时无地监控民间新闻的发生。南方有媒体对此作了尝试:网上聊新闻似能弥补这一缺憾。即在报纸网站上开辟新闻聊天室,通过网友现场实时发来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连线,能让传媒第一时间掌握事实的发展,然后再派记者去求证。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让遍布在各地的网友充当了第一手信息员。他们提供的现场资料往往是瞬间性的也是最原生态的,记者无法替代,从而保证了新闻的鲜活和不可复制。记者在随后的求证中,可以此展开进一步的挖掘和延伸。
四、《阳光报》对民生新闻的操作尝试
1.从栏目化运作逼近小民生新闻
近几年来,《阳光报》先后设置了一些与民生有关的新闻栏目,如“法庭笔记”、“记者住院笔记”、“婚姻研习所”、“大学生就业情报”、“金融危机众生相”、“都市哈哈镜”等。通过这些栏目常态关注民生法制、大众情感、看病难,就业难、金融危机给民众生活带来的影响和一些发生在民间的趣事。由于这些栏目定位准确,采访对象明确,目标受众清晰,版面位置相对固定,既采访出了一批好稿件,又培养了一些固定读者群。
“法庭笔记”通过记者对法院判案的长期关注,反映了当下社会生活新隐患新问题,对读者起到了警醒和借鉴作用。如《尽管是女孩,仍涉嫌》,报道了一女孩伙同他人对另一女孩实施犯,结果也涉罪名;《长得丑竟成为被侮辱的理由》,报道了女孩网上交友不慎被对方侮辱;《患者“过敏”,家属打伤医生》反映了医患之间的不信任;《信用卡恶意透支四万多被判刑》对信用卡的滥用提出警告;《管教侄子,大妈失手,擀面杖打死男童》反映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另外如“记者住院笔记”采写的《B超里是女孩引产后是男孩》,“金融危机众生相”采写的《农民工找活改变线路图》,“婚姻研习所”采写的《十年前,别人拆散她的家庭五年后她也插足了人家的婚姻》,“大学生就业情报”采写的《在小公司干也有大出息》,“都市哈哈镜”采写的《售楼部近几天来个老人问售楼小姐有没有男友》等。这些栏目通过对定向人群的采访,拓展出了源源不断的新闻素材,因个体对象的不同,使稿件鲜活可读。它是对一些社会领域和群体之中个体的反映,但由于坚持常态化,这些点串起来就构成了一幅世相图。它反映的是小民生,比较贴近个体利益,但也容易陷入琐碎、庸俗。
2.加强策划深挖大民生新闻
大民生新闻可解读为具有一定时效性,涉及到大范围人群的集体利益的新闻题材。其新闻发端来自动态的新闻线索和静态的新闻观察。如果二者具备涉及人群广泛,与集体利益密切相关,这些利益又比较重大,我们就会在操作中上升到策划的角度进行深挖。尤其是本地新闻,大范围人群同时也是我们的目标受众,大家对此类新闻的关注会提升级别,不会满足于新闻事件本身,对关联背景和信息也有需求,这也使策划成为必然需求。
我们在操作此类新闻时又进行了再分类,以进一步明确其关注度、目标人群和着力点:
舆论监督类:如《阳光报》2009年6月16日刊发的《网友:未央收费站北迁像玩“躲猫猫”》系列报道。未央收费站是西安北大门,政府承诺北迁却迟迟不见动静,过往人群和司机对此高度关注。对此,《阳光报》独家策划了连续报道:第一篇报道见报后读者、网友纷纷跟进,引起国内数百家媒体网站转载;6月17日《有关部门:“3月北迁”系理解有误》、6月18日《多家媒体“北迁”报道同时错了吗?》、6月19日《省高速集团:新站主体早已完工》、6月24日《不建匝道收费站一年损失5500万》连续五篇在社会各界和读者、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有关部门不得不加紧协调收费站“北迁”,最终在同城媒体和大众的舆论监督之下于11月6日完成北迁;还有如 “向拉土车宣战”专题报道、《供暖价,挖出它的秘密》系列报道,在读者中均引起了大的共鸣。
服务类:去年6月4日,在高考即将来临之际,针对西安南北中轴线大改造影响高考交通,报社及时组织了“记者先探最佳赶考路线图”策划,对南北中轴线周边考场逐一走访梳理,结合交警、摩的司机、家长的建议,对各考点的交通状况做了详尽报道,为考生提供了合理的出行线路。稿件刊发后,热线电话激增,读者纷纷称赞。面对金融危机造成的就业难,报社策划了“开店方案”系列报道,时间跨度长达半年,最终报道方案21个,为大学生、下岗失业人员的自主创业提供了不少好点子。
另外,还有深度调查类:如《升级李家村高档难掩惨淡经营》;突发恶性事件类:《上学路上四个孩子永别课堂》;探索发现类:《他家防盗门上的锁,专业师傅也打不开》;趣味民俗类:《bing字疑为快活谣》等。
这些深度策划正是紧紧把握了大民生的主题,因而受到读者的青睐。它使我们对民生新闻认识不断深入,同时也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大民生新闻不仅仅是一个事件,同时也是民意积聚的呈现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当然其中也不乏缺憾:新闻题材时效性不够强,把握民生热点的能力还比较单薄,对民生走向的预判有待提高等。这些不足,都有待在将来的新闻实践中逐步完善。
(作者系陕西《阳光报》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