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记 歙县博物馆藏 黄宾虹“设色山水小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记 歙县博物馆藏 黄宾虹“设色山水小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955年3月,黄宾虹夫人宋若婴及子女黄用明、黄映宇等在黄宾虹的追悼会上宣布:要秉承黄宾虹遗愿,将其遗存的作品五千余件和所藏文物共计万件以上,悉数捐赠国家,这是一个伟大画家近乎全部的生命遗存,也是全国乃至世界上最大数量、最完整的捐赠。黄宾虹晚年定居地的浙江省博物馆有幸成了这笔巨大财富的收藏者。在黄宾虹家乡的安徽中国徽州博物馆(原黄山市博物馆)和歙县博物馆,也收藏有不少黄宾虹的书画作品,数量在百幅以上。

黄宾虹一生勤奋创作,作品总量估计在万件左右。他的许多作品完成后,有的题款,有的则是既不题款,也不钤印,暂时放置一边,有的日后复在画上点染,层层积墨。有人索画,黄宾虹往往拣一幅题款赠送。获赠者有亲朋好友,也有普通仰慕者。黄宾虹徽州情结较重,家乡人因此得画者很多。许多书画后又辗转到博物馆庋藏,这幅歙县博物馆藏黄宾虹设色山水小品”(附图)便是其中之一。“设色山水小品”纸本,纵35厘米,横25厘米,款云:“干裂秋风,润含春雨,垢道人为得其趣,偶一拟之。予向老人宾虹。”钤“黄宾虹”朱白相间印。右下角钤“曹”、“一尘氏”两方朱文印。

“予向”是黄宾虹在清末到上海后所取的别号,最早见于1909年《国粹学报》上。黄宾虹在其《八十自叙》中云:“余署别号有用‘予向’者,因观明季恽向字香山之画,华滋浑厚,得董巨之正传,最合大方家数,虽华亭、娄东、虞山诸贤皆所不逮;心向往之,学之最多;又喜游山,师古人以师造化,慕古向、禽之为人,取为别号。”赵志钧先生编《画家黄宾虹年谱》载: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黄宾虹75岁在北平,“闭门读书作画著述。款多署‘予向’。寄往南方和港、澳友人书画,则仍署‘宾虹’或‘虹叟’。凡在北平刊物上所发表之作品与著作,均署‘予向’”。

“设色山水小品”着墨不多,但变化丰富,线条苍茫而润泽,画非渴笔不苍,又非渍墨不润,此即黄宾虹所说“元人笔苍墨润”,“元人野逸,三笔两笔,无笔不简,而意无穷。”黄宾虹认为“作画打点,应运用实中有虚法,才能显出灵空不刻板。”此山水小帧用墨、设色均十分淡雅,打点手法一目了然。墨点浓淡互用,聚散有度,很好地表现了山脉阴阳向背,依仰离合的关系。从绘画风格看,此作约为黄宾虹七十多岁时的作品。

“设色山水小品”原收藏者为曹一尘先生,即画上钤印者。曹一尘(1902-1988年),原名颂增,字益丞(后以字行),号一尘,又号蒿庐,晚号跛翁,安徽歙县雄村人。1925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文史系,得学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安徽省立第四女中、徽州师范。解放初为歙县政协委员、县人大代表。晚年任歙县博物馆顾问,安徽省文史馆员。曹一尘先生精于字画鉴赏及考证,于古、金石学颇有建树。工篆刻诗文,书画亦佳。与许承尧、黄宾虹、汪采白、徐丹甫等名家过从甚密,时有书札往来,研讨学术。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宾虹书简》一书中即收有黄宾虹致曹一尘先生信札数通。1939年,时居北平的黄宾虹曾应曹一尘先生之请,为《一尘草堂藏古印》作弁言。笔者以为,“设色山水小品”大致为黄宾虹居北平时所作。

曹一尘先生收藏古玩字画颇丰厚,然“”中遭到厄运,许多文物被没收,仅安徽省博物馆存其被没收文物就达一千余件。曹一尘先生除了《一尘草堂藏古印》,另有《集秦汉印统文字》《一尘吟草》《一尘草堂杂录》《雄村名胜古迹稿》《竹溪文献徵存集》《歙故》等著作。 (责编:唐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