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被“80后”撞了一下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被“80后”撞了一下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80后”是类似于暴发户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句话包含两个意思,说的是“80后”的突然来袭和势如破竹。这两者结合起来,所引发的轰动可想而知。如同“撞腰”一样,有两种不同的结果,要么你腰折了,跟着一大片人众乐乐瘫倒,自此誓做“80后”的忠实信徒;要么你只趔趄一下,但最终还是直起身以平常眼光审度。我大概属于后者,是还算清醒的一类。

要细说“80后”的产生发展壮大,那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兼备。时势造人,“80后”的成功理应感激这个决不会令他们“吟罢低眉无写处”,决不会甘于寂寞的时代。文化界如一潭死水的时候,总该有些波澜来治疗文化界的“困”。“困”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你可以想像睡狮猛醒时的血盆大口――如同文化避免不了功利,是可以揪住任何一个兴奋点不放的。“80后”就充当了制造这一场波澜的角色,文化的“刽子手”第一次拿少年作家们开涮,这说不上该庆幸还是悲哀。有了波澜,就自然会有推波助澜煽风点火的人,这几乎成了定律,“80后”就是在如此的定律环境下应运而生的。接着就有人跟着捧,捧的结果是“80后”们的飘飘欲仙,飘飘欲仙的结果就是“80后”的作品如同天女散花,天花乱坠,迅速膨胀起来,其间就不乏粗制滥造的东西。但利欲熏心的文化界似乎抱定了这样一个宗旨:流行就是硬道理。好比蛇吞象,是贪得无厌的攫取。我担心这样下去文化界迟早会被“80后”给撑死,而这种担心在这样的情形下并不显丝毫的多余。

如此解释,似乎自己对“80后”持有颇多微辞,那倒不尽然。毕竟,一个较为清醒的观众总能透过一种现象,剥茧抽丝直至本质,我的矛头也同样,并非指向“80后”本身,而是操纵“80后”的“幕后黑手”。但是,也决不能像一些极端评论者那样贸然诊断“80后”的一炮走红纯粹是社会发神经,是商家所为,是读者的无知。如果这样武断地给“80后”现象盖棺定论,抹煞掉“80后”的积极意义,恐怕有识之士都会替“80后”掬一把同情之泪。

我一向笃定这样的信条: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蔓延和发展都有其必然,有其一定的价值所在。“80后”也不例外。毕竟,少年大行其道,已成为一道眩目的风景,放在任何一个国家也都是一件值得欢欣鼓舞的事。暂且撇开利用这种现象另做文章的行为不看,单就“80后”自身的写作素养和水准,不可否认,它的确为老气横秋的文学市场注入了一股年轻的空气。年轻就像一块磁铁,老年人凭吊它,中年人欣羡它,年轻人享受它。可以说“80后”是真正冲着人的软肋去的。读“80后”的文字,着实让人有一种阅读的。当鲁迅、张爱玲这些真正天才的人只能活在我们记忆中的时候,当做着天才梦的中年作家还在一板一眼说教、一招一式复制旧社会旧生活的时候,总算有一批年轻人――这些被新时代拓印下来的新写真,闯了出来。是不是天才不好说,但却真正是文字的精灵,他们让我们感觉文字好歹变了活的,有生气的,不是死人或半死人的影子,而“80后”又推陈出新地在格调上演绎了“相对论”的完美。这个城市,这座钢筋水泥筑成的石头森林里不是缺少唯美吗?那我们就造就唯美,做个梦也是好的;这个时代的节奏不是快到让人无暇怀念过去吗?那我们就拼命怀念恨不得回到过去。“80后”如此地投其所好,揪住人每一根敏感的神经不放,人们这些或那些的触动就是这样来的。因此,看“80后”的作品,会有种飞翔的、做梦般的不真实感。实际上,它也的确逐渐演变成少男少女们做白日梦的另一种方式。只是不知道为何会有这么多人情愿活在梦境里,还要为这样的无知找一个动听的理由,由此也可以看出现代人普遍的与日俱增的空虚感。即使是很莫名其妙的,也需要诸如“80后”这样的媒介。

但年轻注定是仍需多多修炼,这是无庸置疑的真理。年轻有为的“80后”难免有些轻浮,这轻浮明显地体现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屡获殊荣的“80后”自负地认为自己下笔准确,无事不可及,竟也喜欢上挖掘人性。这一挖掘可就不得了,人性大都成了烟花一瞬的人性,双重人格的人性。他们喜欢把人性置于一个极度无望极度空虚的环境之下,让人们感知到他们自己的无望空虚,然后再一步步让人性按照他们设定好的程序向下发展,结局往往是死亡,往往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若秋叶之静美,仿佛一场游戏的“Game Over”,一切结束。暂且不对这样的人性作何见解,这与“一千个哈姆雷特”是一个道理,但可悲的是,他们自认为这就是真正的人性而滥用。一群初涉人世的少年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追悼属于他们的青春,但这样的追悼着实令人费解,不可思议,真不明白他们心中为何有那么多疯长的阴影,盛着那么多浓烈的绝望。借用曹文轩的话讲,他们的话太满,不留余地,令人怀疑他们的这番浓烈的秋意与敌意,究竟有多大的真实性?让明眼人看多了,便觉得是故作姿态,典型的青春期姿态。不管怎么说,未经岁月洗炼、时间磨砺的人,就妄谈伤痕,妄谈风霜,不免让人觉得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有为赋新词强说愁之感,而没有任何依据和根基。

这是“80后”自身的弊病,却完全可以一斑窥全豹,琢磨出更多社会的端倪。社会的责任不可没,畸形的教育导向和模式,必然会导致充满烦恼的小小少年们畸形的苦痛意识。少年爱言“苦”,这是社会首先营造了这样一个氛围,这也是积弊了。很多事情想得通不代表解决得了,但是,正如文学界众多人士所期望的那样,我们没有理由不看到一个阳光地带。

话又说回来,对待任何一种新生事物,社会及媒体理应给予一个公正的评断,而不应跟着弄潮的读者大众们一道盲目,甚至小题大作,故弄玄虚。如果说针对少年畸形的痛苦认识,社会责无旁贷,那么在给予读者正确的思想引导而非误导方面,社会更加义不容辞。这些年媒体总喜欢视“80后”为洪水猛兽、跳梁小丑,这也纯属无稽之谈。“80后”作为一种普通的文化现象,有其自然的消长规律,任其自生自灭是最适当的方式。本是见人见智的事情,社会的浮夸和吹捧、棒喝和追打,是否反而会徒劳无功、适得其反、揠苗助长呢?

说到底,这种现象与时代的浮躁气息有关,与社会以及媒体的急功近利有关,是急需调治修养平心静气的。当然,不乏一些个中“翘楚”是自愿地把自己放入炒作圈子。那我只能在此奉劝一句:好自为之。

再回过头看,我果是被“80后”撞了一下腰。

“80后”作为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特定人群,人们对此的评价见仁见智。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全面客观地去审视“80后”,展现出当今中学生的成稳与练达,彰显出他们“不盲从”的独立个性。但张扬个性不盲从,不等于刻意去求异求新!要理性地应对大千世界,惟有“多多修炼”,炼就一双“慧眼”来“剥蚕抽丝”,明辨人世间的是非纷扰,找准人生的航标,去抗击人生的风浪,一定会“直挂云帆济沧海”!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中学 陈尽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