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引导猜想,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引导猜想,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猜想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能力,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提升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猜想;数学能力;动手操作;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5201

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猜想对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基础,引导学生积极猜想、大胆质疑,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一、新知引入,诱发学生猜想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着很强的引导作用。因此,在课堂导入时,教师如能诱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进行猜想,就可以促使学生快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提升学习效率。

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完成以下填空:a÷b=( )( )=( )U( )。学生解答这道题很轻松,但教师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向学生问道:“解决这道题的依据是什么?”通过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明晰除法、分数、比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猜想比的基本性质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教师让学生联系学过的商不变规律和分数的基本性质,猜想比会有什么性质。这样教学,有效地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在猜想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运用旧知的迁移,顺利地得出比的基本性质,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上述案例,教师在进行新知的教学中,并没有将结论直接告知学生,而是借助类比,有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使学生很快类推出比的基本性质,感受到探索知识的乐趣,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动手操作,引发学生猜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知识抽象难懂,而小学生的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可通过引发猜想、动手操作、实践验证、发现结论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教师出示“1、2、5”“3、3、3”“4、4、2”“2、4、6”“3、5、7”几组小棒,问学生这几组小棒是否可以围成三角形。看到大屏上出示的几组数据后,学生进行猜想,并和自己的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大家的想法是这些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没有不可以围成三角形的。于是教师让学生拿出学具,动手进行验证。不一会儿,学生发现了问题:不是所有的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只有“3、3、3”“4、4、2”“3、5、7”这三组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其他组的小棒围不成三角形。“那能否围成三角形,和什么有关呢?”问题的提出,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到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探讨中:(1)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比第三根小棒的长度短时,不能围成三角形;(2)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一样时,不能围成三角形;(3)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比第三根小棒的长度长时,可以围成三角形。显然,学生在动手验证猜想的过程中,真正内化了新知。上述案例,教师以学生的动手操作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使学生在体验中完成了新知的学习,帮助学生积累了基本的活动经验。

三、注重探究,激l学生猜想

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猜想是否有价值,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验证。既然是猜想,就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如果发现猜想是错误的,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错因,调整思路,重新探究,让猜想真正凸显出其价值。

例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课伊始,教师让学生猜测:“3的倍数可能会有什么特征?”学生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猜想:“一个数,只要它的个位上是3、6、9的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教师并没有立即对学生的猜想进行评价,而是让学生写数,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不一会儿,学生发现:13、16、19、23、26、29等数都不能被3整除,这说明猜想是不对的。学生此时意识到,不能按照原先的思路寻找3的倍数的特征,而应该重新寻找探究的角度。于是,教师让学生交换寻找到的3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如369、153、243、522等。交换后,学生发现得到的新数仍然是3的倍数,此时学生自然会想到3的倍数应该与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有关……上述案例,教师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猜想,探究新知,让学生抛开思维定式的影响,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总之,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合理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使猜想在数学课堂中绽放异彩!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