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让多彩的生活进入小学数学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让多彩的生活进入小学数学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小学数学中,如何将数学知识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亲自感悟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是牢固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新课标明确提出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学会运用已学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了解、体验生活。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让数学生活化就是让这种抽象的知识变得形象、可及,让学生学得容易,教得也容易。数学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了学生学习内容的书本化、教条化,忽视了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为此,笔者谈谈在数学生活化实践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践是数学学习的起点与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曾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顾将现成的知识结论传授给学生,而将数学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生活意义及包含于其中的人文精神埋没在符号化的概念、命题之中,将数学教学变成为从数字符号到数学符号的过程。这样,学生完全不能理解和体会数学的价值与作用,体验不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学生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践是学习的起点与基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数学现实”,并依据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进行数学学习活动。因此,要解决当前数学教学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相背离的难题,教师就要把生活的气息融入数学课堂,实现数学教学生活化。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问题情境一数学模型一解释与应用”的教学模式,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根据这个模式,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创设情境,提供给学生具有开放性、生活性、现实性的信息,从而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小加法应用题”时,设计了如下生活情景:明天我们将组织全班同学到郊外进行野炊活动,你们准备带哪些食物?需要多少钱?围绕这一主题你能想到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这样的设计,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背景材料中发现并提出有关数学问题,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有了丰富的实际生活的内容。

三、联系“生活画面”,贴近“生活经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1.适当地重组教材,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教师在新知教学前应该明白,唯有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是一种实际需要时,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来,而用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吸引学生的参与,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办法。我们在教学中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出发,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2.再现生活画面: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常常是整合着各类信息而综合显现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再现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世界,把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如在教学“用多种方法解答应用题”后,提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何量出一捆电线的长度。”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尝试,提出了如下几种方法:(1)把电线拉直,对折几次后,量一量每段长度,求出总长度;(2)量一量一圈电线的长度,数一数电线的总圈数,求出这捆电线的总长度;(3)剪下一段电线,量出这段电线的长度,分别称出这段电线及整捆电线的重量,再根据“单位长度的重量一定,总长度与,总重量成正比例”求出电线的总长度;(4)称出该电线的重量,把它与标明长度的原封未动的同种电线进行比较,求出总长度。这样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活动中发挥个性潜能,解决生活问题,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数学教学应当以生活实际为基础,从封闭的书本知识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联的自我发展过程,把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展示的课堂教学方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慧之花开在指尖上。”实践证明,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眼、耳、口、手相结合,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助于他们正确、全面、深刻地感知数、认识数。实践操作活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自由天地,注重实践活动的数学课堂将成为学生探索的乐园、创新的摇篮。通过实践操作,使学生动手做数学、用数学,而不是听数学、记数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就在身边,感受到“数”的趣味和作用,对数产生亲切感。

五、探讨生活未知,激发学习兴趣

现实生活中,小学生从混沌未知到认识简单的数字,从而开始数学的学习,这其中有许多他们不明的数学知识,怎样和他们探讨生活中的未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逐步引导他们步入数学知识的殿堂,是数学“生活化教学”目的之所在。“生活即教育”,在教学中我注重提炼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和学生进行探讨。

六、课堂练习形式生活化,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明确地说明了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数学练习必须架设起“学”和“用”之间的桥梁,把练习设计生活化。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我要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以及门窗和黑板的长和宽,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总之,在新的数学教学理念指导下,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不断挖掘利用实际生活的强大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使学生从封闭的书本知识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与生活实践紧密相联的自我发展过程,把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问题数学化,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参考文献】

[1]犹元瑞.《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