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绘画教学不需要范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绘画教学不需要范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日,在一个以培训为主的教师网络培训论坛上出现了这样一个题目,“对于幼儿绘画教学,有的老师认为需要范画,有的则坚决反对范画。你的意见呢?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吧!”民意调查中,支持范画的老师明显超过反对范画的。而教育部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艺术领域这块内容上,明明确确写着,绘画教学不宜提供范画。

《指南》出台了近两年,为什么大部分教师至今依旧赞成范画教学?绘画教学究竟需不需要范画?没有范画的情况下老师又该怎样开展绘画教学呢?

笔者曾经在一线有过15年无范画的教学经验,现将一些观点与大家分享:

不支持范画的三个理由

1.从绘画的艺术功能来说

绘画,归根结底,是一种心灵的抒发。由于每个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对外在世界的感受和体验自然是不一样的,绘画表达也不尽相同。所以笔者坚决不赞成教学时使用范画,把孩子的心灵世界都外化成一个统一的模式,大大违背了绘画的本源价值。

2.从儿童绘画的教育功能来说

儿童绘画不是艺术,而是表达,是他们这个年龄发展阶段所具备的特殊语言。儿童用绘画来表达自己对周围环境的理解。所以,我们把儿童绘画,看作是儿童外显表达的一百种语言之一,我们通过这种绘画语言来尝试走进儿童的心灵,了解儿童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映照,引领儿童利用绘画形式尽享想象与创造之乐。

老师应该把儿童的绘画作为读懂孩子的最佳媒介,倾听孩子想告诉我们些什么,进而我们才能更好地为孩子提供他们需要的学习环境。如果教学中只给予一张范画,把孩子绘画作为成人化的艺术来约束,势必束缚住孩子那天马行空的想象和无穷的创造力,远离了孩子的发展需要,还如何谈对儿童发展的尊重呢?

3.从范画明显的教有痕来说

最好的教育是,不需要也不必要告诉孩子,“我”在教你绘画,而是在不知不觉中,用艺术的氛围去浸润孩子的心田。而范画,是在教室前面明目张胆地告诉孩子,你们可以照我这样画,一定要这样画。如此,孩子机械地接受,成为临摹的学习者,孩子的艺术教学被范画克隆成无趣的技能训练。

范画教学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如今,《指南》颁布快两年,仍有许多幼教工作者坚持着、呐喊着范画不能丢失。正如论坛所做调查,觉得需要范画的超过了不需要范画这一观点持有者。但我们的确需要透过表象看本质。我个人认为,这是我们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理念使然。

1.儿童绘画是艺术素养培养

儿童绘画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就是一种艺术类别。所以在民间,家长一到假期或者双休日就把孩子送到儿童绘画班,让孩子在绘画老师的教导下学得一些绘画方法,得到艺术的熏陶。而“艺术修养的培养是一定要通过范画来进行教学的”,这种观念根深蒂固,一下子难以改变,也影响了许多儿童教育工作者的绘画教学观。

2.没有范画,孩子将无法习得绘画技能

范画如若不提供,孩子将无法习得绘画技能――这其实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接受新的教育理念之后最最纠结的地方。大家知道,我们需要将想象力和创造力还给孩子,让孩子进行自由的心灵抒发与表达、表现。可是,画画是需要技能的,不教孩子,他们如何习得这些艺术表现技能呢,这才是大家的纠结所在。

可是,不知大家知道与否,技能学得再好,再高端,也不过是个匠的级别,终不能进入高雅的艺术殿堂。所以,放开心怀,让孩子自由创作吧,每个孩子都可以是“星月夜”的创造者,只要孩子喜欢,他们都可以是中国的梵高与高更。

3. 孩子一定是需要我们教的

传统的教育文化中,“师者,授业解惑也。”不传授教师干什么呢,似乎不教就不是教师。因此许多老师觉得孩子是一张白纸,是无能的,没有范画是不会绘画的。许多老师担心孩子们甚至会交上来一张白纸或是一塌糊涂的线条。老师看了会觉得自己没有尽到教师责任,大大违背了自己的职业道德,而只有看到每个孩子都画出了如范画那样整齐讲究的作品,老师才算是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这些思维的背后牵涉到一个违背现代教师观与儿童观的心态。

在现代教学观中,提倡教师是活动的支持者、引导者、帮助者、激励者,不再是传统的授业解惑也。现代儿童观说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思维、美感,他们不需要成人牵着鼻子一路往前,他们只是需要陪伴,需要你在后面支持、欣赏、激励。所以,提不提供范画,这两种观点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新旧教育观念斗争的问题。

没有范画我们怎样教学

没有了范画,没有了技能的学习,我们会感到无所适从,家长也会追问老师整天在干些啥,觉得老师懒得都不提供范画。

我们当老师的,需要给孩子的自由表达创造空间,也需要把技能教给孩子,让孩子的绘画作品拿出来好看一点,而不是抽象的寥寥几笔,谁也看不懂。事实上,当今还没有多少家长有时间、有能力能跟随孩子一起遨游他的精神领域。

所以,在不提供范画的前提下,笔者有一些小小的经验拿出来分享,以作参考。

1.绘画前:回归生活

生活永远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所以,在绘画前一定要带孩子回归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这样才能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作为创作的底蕴,才可以引导孩子去大胆绘画,如此,小孩子也不会纠结,“我画什么呢,我不会画啊”。

幼儿园目前的课程大都是以主题形式为呈现的课程系统,正像虞永平教授所说,让孩子去观察,去访问,去研究,最后再表达、表现。因此,笔者做主题绘画活动的时候,总是把绘画放在后面,让孩子在有了充分认知的基础上,观察、收集资料、讨论、研究,如此,很难有孩子说不会画的。最关键的是,老师还可以省下余力把精力花在观察孩子和反思调整下一步活动中。

2.绘画中:作品欣赏

不提倡范画,但我提倡,在孩子创作出现困难、停顿时,我们可以给孩子欣赏一些名画,开阔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操。老师也可以把同主题的艺术作品拿来给孩子欣赏,在众多的作品欣赏中,孩子容易发现自己的最爱,找到自己创作的兴趣点,从而激发创作灵感。

3.绘画后:同伴学习

范画在前,永远只提供了一种或者有限的几种技能表现手段。但是如果不提供范画,每个孩子都可以拿出自己的想象与创造,每个孩子的绘画作品都会是唯一的。

绘画后,在教师讲评作业阶段,完全可以让孩子成为讲评绘画作品的主角,讲讲自己画了什么,怎么画的,为什么这样画。如此,一个班几十个孩子就一下子学到了几十种表达手段,难道不比教师一个人的表达手段更加丰富有趣、更加生动、有想象力吗?

最后想说,纠正传统绘画教学理念,把儿童绘画看做是孩子一百种语言表达中其中的一种吧。希望贡献出自己不出示范画的多年教学经验,告诉大家,跟着《指南》走,没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