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学史和书法史的重大收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学史和书法史的重大收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首脍炙人口的《滁州西涧》是中唐杰出诗人韦应物(737~791年)的名作,妇孺皆知,影响深远。白居易曾慨叹韦诗:“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但史籍中关于韦应物的生平记载很少,过去人们只能依据其诗中提供的线索,探究其生平事迹,不免多有缺漏和分歧。

2007年夏,4方韦应物家族墓志在西安市长安区韦曲东北塬上被盗掘出土,流散民间,后为公安部门追缴。及岁末,经多方努力,这批墓志终得有偿移交西安碑林博物馆。这批墓志包括韦应物墓志(贞元十二年,796年)、夫人元苹墓志(大历十一年,776年)、子韦庆复墓志(元和四年,809年)及庆复夫人裴棣墓志(会昌六年,846年)。其中,夫人元苹墓志系韦应物亲自撰文并书丹,使千余年后我们有幸首次见到这位诗坛巨擘的手迹。这批墓志的发现,对于我们了解韦应物生平、研究韦诗艺术以及中晚唐科举制度、选官途径、世族婚姻和世族妇女文学素养等提供了丰富信息。2008年2月26日,碑林博物馆隆重推出了“唐代著名诗人韦应物家族墓志特展”,引起社会各界极大关注。

韦应物妻苹墓所撰志文中用大段篇幅表达对夫人的怀念之情,其中一些词句感人至深,如:“每望昏入门,寒席无主,手泽衣腻,尚识平生,香奁粉囊,犹置故处,器用百物,不忍复视。”联想到《韦苏州集》中《伤逝》《送终》等十几首悼亡诗,某些诗句与志文有相似之处,可知这些诗均为韦应物为亡妻所作。

《韦应物墓志》由韦氏友人丹丘撰写。丹丘亦诗人,《全唐诗》收其诗11首。《韦苏州集》中有韦应物为丹丘写的7首诗。志文记载,韦应物“所著诗赋、议论、铭颂、记叙凡六百余篇行于当时”。《韦苏州集》收录韦应物诗560多首,可见其诗绝大多数皆得流传,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韦诗在当时的影响和时人对其作品的珍视。韦应物788~790年任苏州刺史,后罢刺史任,闲居苏州直至次年以55岁逝世。丹丘在志文中深情回顾了其间他与韦应物的友谊:“余,吴士也,尝忝州牧之旧,又辱诗人之目,登临酬和,动盈卷轴。”接着他对韦应物诗作的渊源、造诣给以极高评价:“公诗源于曹(植)刘(桢),参于鲍(照)谢(灵运),加以变态,意凌丹霄,忽造佳境,别开户牖。”

古代碑石、墓志早期皆不标明撰者和书者,故许多唐代书法精美的碑刻因为只有撰文者,而使得人们对碑刻的书者争论不休。如初唐李世民在多处为跟随他统一全国而阵亡的将士建寺立碑,后来只有《昭仁寺碑》和《等慈寺碑》传世。可惜20世纪50年代末,《等慈寺碑》也被疯狂地砸毁了。二碑书法精绝,世以为宝,但是都只分别题署“朱子奢奉敕撰”“颜师古奉敕撰”,没有明示书丹者。故宋代以降,言及《昭仁寺碑》,或云虞世南书,或云欧阳询书;言及《等慈寺碑》,多只记“疑为世古自撰自书”。虽有学者怀疑“唐初碑之有撰文人名而无书丹人名者,皆撰文者一手所书”(施蛰存《唐碑百选》,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但终因没有铁证而仅备为一说,且知者无多。

早年张钫千唐志斋收藏有刻于唐永泰元年(765年)的《李璀墓志》,署“韦应物撰”。对比晚此儿年(776年)题署“韦应物撰并书”的《韦应物妻元苹墓志》,在书法风格、用笔习惯、结字特点上多有相似,如“撰”字提手旁之提笔作撇笔处理,“廿”字末笔短横作右下向点状等等,可见《李璀墓志》书法亦应出于韦应物手。《韦应物妻元苹墓志》非但使我们破天荒地见到了一代诗人韦应物的书法真迹,也为解决许多仅有撰者的古代名碑的书者问题提供了最为可贵的启迪。原来,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书碑在世人眼中属烦劳辛苦之事,远不能与称为“千古事”的文章相比,故碑志书写多由官府中的中下级文吏担当。这种心理至隋唐逐渐改变,但在初唐朱子奢、颜师古等硕儒重臣奉敕撰《昭仁寺碑》和《等慈寺碑》时,虽觉恭谨书丹亦属义不容辞,但在署名时,只要注明“奉敕撰文”,已足为荣耀,书丹一事,何足挂齿。这种重文章轻书法的观念中唐以前在一些文人(他们往往同时精于书法)中还根深蒂固,故同为韦应物一人撰文并书丹的《李璀墓志》(765年)只署“韦应物撰”。而11年后(776年)韦应物为妻元苹撰文并书丹墓志则题署“韦应物撰并书”,这固然有韦应物对亡妻的一片深情,也或多或少反映了唐人对书法日趋重视的观念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