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中语文新课标之我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中语文新课标之我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推行新课标的当下,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把握时代脉搏,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切合教育地域特点,发挥自己的个性,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突破传统的“教师优势文化”,真正做到“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新课标 理论思考

近年来,新课标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推行,不同的地区都对新课标给予了很大的关注。随着各级机构的推动,新课标已逐渐深入人心。在对新课标的理解和执行过程当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的倾向。有的是盲从,有的是抗拒,当然,更多的是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比较合理的消化。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实践,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原则,认为应该用另一种目光来看待,用另一种方式来操作新课标。

一、必须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使之成为广泛学习语文的平台

传统语文课本往往以文体或知识点串成单元,形成一种刻板的格式。新教材强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语文能力,编排体例也变成了用人文话题来统领的一个个专题,希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只是简单地学习一些语文知识。在5本必修本中,有22个专题,均是根据某一话题的深浅编排展开的(其实,全国其他各版教材也呈现出如此特点)。诚然,新教材中的课文,绝大多数是从古今中外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和伟人或名人佳作中精选出来的,这些课文本身就含有许多语文知识点,学习、理解课文的过程,其实就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知识点的过程。但是,任何教材,说到底,仅仅是个例子,这个例子掌握得再好,也不等于就学好了语文。对教材有真正发言权、选择权和主动加工权的是学生。如果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习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那么就真正成为了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平时要注意摘抄自己喜欢的格言、成语、名言、警句等;到报刊上找中外名著名篇和富有时代气息的文学精品朗读;从中外寓言、童话、诗歌中选出美文研习;自己制订背诵计划,每天背上一句、一条或一篇;收集资料,重组信息,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补充;把课本与读本结合起来,把必修课本和选修课本结合起来,注意相关课文异同点的比较和分析。拿阅读报刊来说,每天出版的报纸杂志里面都有大量的信息,阅读、提取、整合、运用这些信息,就是在很好地学习语文。几乎每份报纸每周都有文学版,每期都有不少好诗文。即使是看每天的新闻、通讯,我们也可学到许多语文知识。即使是欣赏其中一些文章的标题,我们也会受益良多。曾说:“我的文学功底之所以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我对书的爱不释手。”法国哲学家伏尔泰说得好:“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找到了一位好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多进阅览室,多去图书馆,也会学到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语文知识的摄取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并不像有些同学所以为的那样,只“存在”于语文课本,或只能从课堂上得到。可以说,跳不出语文教材,跳不出语文课堂,我们就学不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就无法获得更好的语文能力。

二、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师优势文化”,凸显学生的文化传播者和创造者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是成人本位的文化,是“儿童缺席”的文化。在传统语文教育中,教师的身份存在着被过度尊崇、神化的倾向,教师始终被看作是“代圣人立言”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真理拥有者,是文化的唯一传播者,而学生则被看成是接受文化的死的容器,对文化没有任何的解释权与发言权。因而,本该充满生命活力与文化意蕴的教育过程被异化成一种单纯的“文化搬运”或“文化复制”的过程。在当今开放的文化语境下,传统的师生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现代教学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学生对文化进行学习、传播、探究与创造的权利。高中语文新课标规定:“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注意观察生活中出现的各种语言文字现象,思考从现实中提取出来的文化问题,积极参与本地区文化建设。”这些表述闪耀着新的思想光芒,它不仅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确认,而且从时代的特点出发,肯定了后现代文化视野下年轻一代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造中所发挥的主导作用。高中语文新课标不仅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而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本地区文化建设”,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指出:学生不仅是文化传播者,而且是文化建设者、文化创造者。创造是人类的本质,是人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存在方式,引导学生“学会创造”是当今世界教育的主流。高中语文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对各种文化现象的敏锐嗅觉和深切洞察力,鼓励学生对纷繁复杂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作出各种文化探究和个性化诠释,究其本质,这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尊重,是对其文化本性的一种释放和张扬,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有利于学生价值的实现。

三、新课标实施的理论思考

1.新课标只是一个参照标准

新课标的编写组长巢宗祺教授提出:“新课标不可能在任何地方、不同层次适用,它只是一个理想化的参照标准。”因此,我们没有道理对新课标的各项要求进行盲目的断章取义的肢解。不同的地区,如东部与西部,教育资源、地域特点有很大的差异,学生的成长背景有很大的区别,不可能采用相同的方式、相同的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因材施教”。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新课标是我们的教育理想,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具体的实施,应该着眼于现实。

2.关于“赋权于教师”

在教育改革中,如果忽视了教师的权利,就如无视学生的主体性一样,将使教改失去活力而僵化。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关键环节,而课程实施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成都教育学院严先元教授认为:课程改革大致相当于教学改革,教师是连接二者的中间环节。有人说:“教学改革的过程就是课程改革的过程。”可见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张华把课程实施的取向分为三种: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课程创生取向,即不同的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采用的不同方式。忠实取向认为,教师这一角色的实质是,教师即课程专家所指定的课程变革计划的忠实执行者。教师就是课程的“消费者”。相互适应取向认为,在课程变革过程中,实践者对课程作出修改是不可避免的。正如富兰所说:“变革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事件。”相互适应取向中的教师是主动的、积极的“消费”者。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三种取向都有存在价值,有其优劣,这里不加评说。其实,三种取向展现了教师权力的增加过程。在现实生活中,不少教师连第二种取向都还不能做到。教师是教学层次的课程实施者,观念层次、社会层次、学校层次,特别是社会和学校,赋予教师的自太少,毫无疑问,这极大地抹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没有教师观念和行为上的进步,教育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在传统的语文学习环境中,虽然几十人在一个教室里学习,但学习方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却是个体的、封闭的,听课、理解、做作业、考试,除了与老师的单线联系之外,缺少横向的、同学之间的沟通。这种环境和学习方式,尤其是学习的激烈竞争,容易使同学们形成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的性格。其原因除了品德教育、人格修养欠缺外,与这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状态不无关系。而在互动交流、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随着不同程度的交往和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领导意识,以及与他人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平等意识等品质,都会悄无声息地得到强化。这些品质在语文教材中并没有明显要求,在考试中也不会涉及,是一种隐性的东西。然而,它给同学们提供了一种良好的环境和引导,潜移默化地有效地帮助他们形成这些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综合素质。

总之,老师应确定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全面、深入地理解语文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体会并实践新课标理念的核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评价新课标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