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商业模式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商业模式创新的科技成果转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很多高校科研成果对经济社会贡献度不高,生产企业却因缺乏技术创新,市场核心竞争力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是具有开发价值的成果供需失衡。

1、高校科研导向偏离,影响成果转化水平。发达国家的崛起和壮大,无不得益于科技推动和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既是我国高校科技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更是“痛点”,科技投入体制和科研管理体制条块分割,科研激励政策制度、科技评价体系标准和教师选题现实需求,立项选题不以企业需求为目标,结题成果不以商业转化的目的,单纯地为了公开、出版专著、申报评奖等,造成课题结题、职称评聘到位之时,即是束之高阁之日。行政教育部门、高校及专家评价科研成果往往是根据课题档次和论文期刊级别,或领导签字及采纳证明,并非是成果转化的商业应用价值和实际社会效益。

2、高校缺乏开发经费,限制成果转化进程。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取决于科技创新推动,从实验室或“样机”转向企业批量生产需要较多资金投入。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研究开发、中试、成果商品化的资金投入比例为1:10:100,而我国投入比例约为1:1.1:1.5,况且政府经费的投入大多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大、见效慢、时间长,造成“实验型”成果积累过度、“生产型”成果严重缺乏的局面。

3、高校常常“单兵作战”,科研团队缺乏凝聚力。高校课题团队需要较强科研能力和凝聚力,但课题组有时形同虚设,负责人像“个体户”单兵作战,其他成员只是陪衬并非实际承担任务。通常主持人只有一个,论文第一作者只有一人,大多为学术造诣深厚的教授,在课题成果荣誉排名、科研经费分配中,常常会影响其他成员的积极性和团队的凝聚力。加上科研成员受“宁当鸡头、不做凤尾”观念影响,也喜欢“单门独户”,特别是地方性高校和高职院校教师,往往闭关自守、急功近利,形成“小打小闹”、“短、频、快”的局面。

4、成果转化缺乏平台,科技中介成熟度不高。科技创新中介机构是联系科技和经济的纽带,是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技术交流的平台,是实现科技产业化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开发、资源配置和科技评估、创新决策和咨询服务等活动中,需要成熟的科技成果市场。由于科技成果市场发育尚不成熟,有的地方政府组织区域性推介会或构建科技网络平台来推动,如浙江省举办的校企科技成果洽谈会,宁波市连续多年举办的“百校千企”洽谈会,效益显著但成本高昂,缺乏长效的激励机制。发达国家高校专门设立咨询公司、大学专利公司、办事处及综合服务机构,而我国的高校缺少成果转化对外联络交流机构和人员。因此,要呼唤高校重视课题前期调研、科研后程管理和应用推广工作,让科研管理机构和产学合作部门积极承担科技成果转化的职能,校内科研机构对接校外企业客户,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效益,提升学校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创建教育科技品牌。

二、借鉴商业模式加强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

利用商业模式管理工具,推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出“一个创新、二个核心、三个保障”的管理思路。

1、以商业模式为指导,营造成果转化环境。科技成果产业化是科研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终极目标,科技只有与产业相结合才能带来核心价值。我国在技术创新大会后,相继颁发相关鼓励政策,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创新型国家建设规划。在《浙江省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浙政办发[2009]120号)第九条中,明确“省科技成果转化奖由省政府颁发证书及资金,奖金全部发放给个人,并免征个人所得税”,近期又出台《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企业技术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商业模式理论为指导,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路径和方法;针对商业模式创新中的核心问题和核心价值,加强课题前期调研和后程管理;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人才、经费和制度等保障机制。根据意见,我们构建图1。

2、以需求市场为导向,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遵循建构逻辑而非分析逻辑,通过外部环境和顾客价值分析来寻找市场空隙,所以,商业模式创新是以企业外部顾客源头和根基,而不是基于企业的既有资源和能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要以外部企业和顾客为根基,分析核心价值环节寻找科研项目的商业空隙,并非完全基于专业或学科优势。科技成果转化的评价标准,是企业顾客的市场需求,而非成果的学术价值和荣誉。在企业转型产业升级中,市场竞争的“鲶鱼效应”迫使企业采用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服务,以增强盈利能力。高校科技项目要根据客户所需设计产品、改进工艺,进行品牌创新和营销创新,解决科技团队、资金筹措、商业模式创新等现实问题。高校科技管理部门要对现实市场和潜在市场深入调查,瞄准企业真实需求,选择具有科技优势和市场前景的项目。通过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如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组织,共同搭建科技转化互动平台。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建立类似于“项目自选超市”模式的科技成果应用平台,提供给高校和企业研发人员选择。

3、以价值创造为目标,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商业模式创新从价值链视角分析,主要体现在与生产或销售的相关活动,即一个产品或一项流程的创新,或分销渠道流程创新,都以实现价值创造和提升为目标,最终成为现实生产力的过程。高校强调新颖性、创造性和学术性,企业强调应用型、实用性和技术稳定。企业客户期盼获得成熟的技术成果,而高校往往无法提供直接满足用户需要的科技成果。为了解决科技成果供需矛盾,许多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发,组建产学研联盟,构建科技攻关队伍,明确合作目标,遵循行为规范、合理分配收益、共同承担风险。高校以价值创造为主要目标但形式可以多样,有的高校创办科技型企业,创造条件实现成果转化,如北大方正、清华同方、南开戈德等;有的建立校际联盟整合科研能力;有的利用国家扶持政策,校政联合建立大学科技园;他们的核心功能是孵化而非直接运作高科技企业。

4、校企合作组建团队,构建人才保障机制。根据商业模式创新阻力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阻力:一是认知阻力,高校科研制度和“学术价值”观念,影响着成果转化效益;二是组织结构阻力,高校缺少科技应用推广的内设机制和人员;三是资源配置阻力,高校科研管理条块分割,科技交易市场发育不成熟;四是外部环境阻力,国家法律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社会成员对新产品使用心存疑虑等。高校要构建人才保障机制,形成高校、研究院所和企业共同参与的科研团队,提升成果转化凝聚力和战斗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客观规律和阶段性特征,第一是通过市场预测来确定科研目标阶段;第二是科技成果产生阶段,从项目开始到初步的产品雏形;第三是科技成果转化阶段,包括中间试验和工业化试验,是从产品雏形到小批量生产的阶段;第四是科技成果使用阶段,批量生产开拓市场。高校和企业各具优势,必须按照阶段特征和各自优势合理配置科研力量。如高校擅长单元技术开发,企业更需集成开发和创新;高校成果大多为“原型”和“样机”,企业开发要从中试实验再到产业化;高校拥有技术开发能力,企业更需经营管理能力;高校主要考虑成本,企业主要看重利润。我们在构建校企科研团队时考虑各自长处,促进高校成果向企业转移。

5、创新资金筹划渠道,形成经费保障机制。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应该积极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也要申报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如科技成果催熟基金,资助科技成果二次开发,使之产业化和商业化。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筹措,主要通过校企合作和科技市场交易。如科技协作型,即各自保持独立的法人地位,高校负责科技转化的智力、企业承担开发的经费,双方明确产业化后的收益分配。技术入股型,高校及科技人员将成果作股折价,与企业联合进行中试和产业化,成功后按股份比例分享收益。技术承包型,高校通过技术承包来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产品得到改进。科技成果转让型,即通过技术市场转让,企业得到开发的新产品,高校及科技成员得到经济收益。通过技术市场和职业经纪人队伍,促进科技中介发展,保证科技成果转化渠道的畅通,解决信息不对称、知识成果保护不力等问题。

6、建立评价激励机制,营造制度保障环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考核体系要完善、评价方式要科学、运行程序要合法。考核制度和内容涉及专业管理人才、科技市场成熟度、特别是产权制度、考核评价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等。首先是“学术荣誉”激励机制,因为学术荣誉仍然是科研奖励和职称评审的基本条件;其次是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评价机制,如知识成果共享机制、教师参与创新创业的收益分享机制等。第三种是市场激励机制,学术成果不等于应用价值、学术荣誉不等于具有商业价值,科技成果只有通过市场交易,才具有真正的商业价值体现。经济利益分配不仅是高校与企业之间、高校与科技团队之间,还包括科技团队内部成员之间的利益。校企合作中高校常常是期望过高,企业所承担的风险过大,从研制、开发、生产、销售等环节中都可能出现问题,导致人、财、物投入难以回报。影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很多,特别是科研经费和收益分配,如单位职务与科技成员分成比例、科技人员之间分配份额。如果单位职务比例过重则影响科研人员积极性,如果成果负责人与参与成员分配不公,将影响成果转化进程和效果。因此,要鼓励科研团队或教师个人申报专利,有效地保护知识产权,促进成果转化避免成果流失。

作者:周鸣阳单位: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