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笔触――艺术画作中的灵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笔触――艺术画作中的灵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1世纪的今天,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数字艺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面对巨大的变革,油画以其材料媒介独特的物质性、可触性及笔触语言服务内容,外现意趣,宣泄情感,经受着科技的侵蚀和影响,仍显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其中笔触这一独特的艺术语言更以其内在的活力显现着独特的美并发挥着无以替代的积极意义。

笔触虽是一种表面效果,但它最后是要传达一种思想,它在艺术品中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自身美的表达,作为绘画语言的一部分,它与形、色、面的构成,画面的空间与色彩,黑白灰等一起作用表现内容,显现意趣才情,外化精神情感。笔触实际上是一个过滤器,是一个环节,是为表现内容而存在,必须与内容协调,与主体精神协调。

伦勃朗的绘画对19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绘画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在绘画上大胆开拓、革新、创造,手法较前人奔放浑厚,一扫古典平滑的描摹,运用多种媒介和手法传情写照,笔杆和手指都融在他的熟情和激情之中。其作品中没有矫揉造作的笔法和死气沉沉的视觉效应,而是通过润、拖、拓、凿、挖、压、扁、刮、枯等笔法豪放简约的表现对象,他的画布上留着不同形态的笔触,有时一个笔触叠加到另一个笔触上,就连在透罩中都非常讲究运笔和笔痕。笔触在伦勃朗的绘画中可以说得到了自由的发挥。他打破传统,在打完素描稿后根据形体的转折和纹理的走势用写意的笔法在形体的亮部塑造肌底,笔触强烈,变化丰富,而在暗面匀薄的敷色,可见笔触在他的作品中起到了很好的造形作用。他在描绘不同的形象时用不同的笔法,留下不同的笔触,生动逼真的表现对象。伦勃朗对笔触大胆的运用告诉人们将笔触与内容很好地协凋结合才能完美地表现出世界的真实。较伦勃朗来说,印象派作品中笔触的运用更自由,对所描绘物象的轮廓和素描关系相对放松,更关心的是对瞬间感受的捕捉。照相机几乎与印象派同时出现,但印象派艺术家意识到艺术家能做到的是照相机做不到的事情,仅仅去研究与复制大自然并非成功的艺术作品,佳作不是机械复制品,而是艺术家主观的创造。印象派通过对笔触的运用、色彩的捕捉和构成的把握等表达内心世界。他们几乎将原色直接涂到画布上,并以短促而明显的笔触摆弄色点、色线和色面,使整张画看起来似乎由明亮的颤动组成,笔触对作品中色彩的表现起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当时人们的相当重视。凡高在1888年写给朋友贝尔纳的信中说,“我的笔触全无章法可言,我以凌乱的笔调袭击画布,而让他们听其自然”。凡高把强烈的情绪贯穿到对笔触的通盘运用中,在他的笔触中节奏、色彩和厚涂的弯曲神奇般地表现出所绘对象的内在节奏。笔触在他笔下显的得心应手,“小长条”笔触时而跳跃时而旋转,一条赶着一条,非常有连贯性,仿佛不光是描摹物形的皴笔而是无数表现心中汹涌热情的音符。在他的画作中更多的是犹如火焰一样窜动的笔触在表现激烈的情怀,那是生命的狂欢,然而在他的绝笔《乌鸦群飞的麦田》中笔触纵横错乱表现的却是他心情的极度不安,在他的画作中笔触已成了精神情感的合身外衣。

到了20世纪以马蒂斯为主的野兽主义追求以快速、粗放、有力的笔触造形,跟凡高相比他们用更为粗犷的笔触制造稚拙的形,较过去“表面”光滑的写实绘画他们更加自由的发挥着笔触语言抒情达意的作用。表现主义艺术家同样反对机械的模仿客观现实,主张传达内在信息,强调笔触和色彩等语言的表现力。如蒙克的艺术语言就很独特,常用一些奔放的笔触塑造奇特的形,画作中大量出现长长的线形笔触,多弯曲和旋转,并加以点状笔触一起作用,将忧郁、孤独和躁动表达到了极致。战后抽象表现主义不仅在艺术直接性和自由性上探索,而且将创作行为本身也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如德.库宁用自由的笔触表现充满怪异的形体,呈现出非常率真的“表面”。虽然他的作品给人一种粗放随意的感觉,但是他对画面是非常讲究的。他用毕生心血研究画面中的笔触,将情绪、油画材料媒介和女人体用自己的方式结合得精美严密,在其作品中有思想精神的直接参与,所以说出现在画面中的笔触是一件有价值的“外衣”。他一生不停地把女人体“撕碎”,一次又一次地重复,无论什么样的形体最后都将消失,只剩下笔触。这些狂放粗拙的笔触就是德・库宁自己内在精神的外现。

在形式多样的中国油画中笔触同样发挥着积极的意义,服务内容,外现意趣,宣泄情感。人们通过《父亲》知道了罗中立,现在他已离开曾经使他获得荣誉的绘画形式,更加深广地思考自己心灵深处的东西。他将放射着光芒的一条条小线形笔触互相交错压叠塑造朴厚的大巴山人,形态多姿、相互交叉的笔触把粗短、结实的人物形象塑造得贴切有味,使人油然产生一种亲切,可见作品通过笔触语言表现出的是他对山乡农民从面貌形体到自然环境,从艰辛的劳动到很少被艺术家所关注的生活细节进行深度体验总结后的情感印象,笔触与内容形式结合得非常紧密。詹建俊更是以意写来代替如实精确的描绘,他的作品不拘泥于细节,突出肌理笔触。为了能更好地表情达意,其作品更注重在笔触、肌理、色彩和造型等油画语言上的发挥,将强烈的主观精神映现在笔触和色彩上。以《粉笔生涯》一举成名的曹新林在90年代的作品中风格上更接近表现风格,粗放的笔触把艺术家强悍的生命力呈现出来,仿佛是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呐喊,将压抑的情感冲破形式的束缚奔涌出来凝固在画布上。其作品是一种生命的体验和精神情感的外溢,粗涩的笔触很自然地外现着沉重和艰涩。

90年代初开始活跃在画坛的刘小东处在生活与流动景象之中,用鲜活明朗的笔触有力地诉说着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其笔触敏锐地捕捉着转瞬即逝的人物动态、情节、事件、状态,明快而生动。他画中的笔触对于视觉感受来讲是有生命性的,那些运笔的痕迹可以更加明显地区别于照相机和摄影机等带来的相对冷漠的视觉效果,画面中的每个笔触都饱含激情,传达着不同的信息。闫平同样饱含激情,作品中笔触的大小、长短、厚薄依个人修养精心设计,这种设计实际上是她通过对艺术规律研究所得的感觉控制。正是通过这一感觉控制画布上才出现了不同形态的笔触,从而强化对主观的表达。这些笔触在服务内容,外现意趣,宣泄情感的同时也记录了艺术家艰辛探求的心迹。

油画中的笔触在外现相对独立的欣赏价值的同时协调并服务画面内容,表现艺术家个人意趣,宣泄艺术家个人主观精神情感。笔触的安排运用在表现形象的同时也体现着艺术家独特的见解、感知和精神情感。笔触是一种美的表现,是一种塑造的技能,也是自我认识与情怀的体验,它作为艺术家画作中的灵魂,是体现画家意趣的构成要素,更是外泄画家内心世界的重要媒介。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