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求真务实传高德 躬耕杏坛育优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求真务实传高德 躬耕杏坛育优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总是不能相信,敬爱的导师江其务教授已永远地离我们而去;总是难以接受,再也不能亲耳聆听导师对我们的学术指导和人生教诲。对导师的无限思念,使我们不断地追忆他的一生。

江其务教授,金融学博士生导师,1931年生于广东省紫金县。1951~1960年先后任职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中南区行、西北区行,从事银行实务工作和干部培训工作。1961年起转入高等学校从事金融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先后任职于西北财经学院、陕西财经学院、中国金融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曾担任陕西财经学院金融系主任、副院长和中国金融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

一位真诚而富有历史责任感的经济金融学家

江其务教授始终坚持和倡导围绕现实经济金融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和研究的治学之道。用先生自己的话讲,就是“只有发现问题,才能去研究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谁掌握的问题多,谁就站在了学科发展的前沿”。正是基于这种学术精神,在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现实问题的研究中,江其务教授紧紧围绕中国传统金融向现代金融转轨的前沿性问题,不断提出自己专业性的思考,创立了一套自成一派的理论体系。

金融超前改革理论是江其务教授针对20世纪80年代初金融改革严重滞后及其带来的一系列机制性和周期性问题而提出的。其核心观点是:金融结构、金融体制、金融运行机制和金融调控方式的改革必须超前于经济体制的改革,以便为新的经济模式的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使金融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推动和导向物质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促进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信贷资金借贷制理论是江其务教授在1988年基于当时存在的通货膨胀、银行呆账和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等问题而提出的。其核心观点是:银行要想成为真正的银行,金融要想真正发挥金融的功能,就必须从理论上明确信贷资金的商品性质,破除把信贷资金作为产品的观念和资金的供给制,建立一种以资金商品化为核心的资金借贷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恢复银行的功能,才能利用金融手段为国有企业转制、国有银行转轨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构造一个稳定的协调机制。

江其务教授在信用证券化理论中指出:金融市场是资金商品化和信用证券化的产物,证券信用是信用发展的高级形式,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只有信用发展到证券化阶段,金融市场才能真正得以扩展,其作用才能真正得以发挥。正是基于这种思维取向,江其务教授曾尖锐地指出,证券信用不能建立在社会信用脆弱的领域和环节,资产证券化应该先以优质资产为基础,靠引入资产证券化技术来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是对资产证券化技术的误用。

20世纪90年代以后,江其务教授在对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实际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应用研究,提出了中国金融改革问题的核心是建立现代金融制度的观点。他认为,中国金融改革应以制度变迁为核心,计划金融向市场金融过渡应以制度创新为主线,以三次制度性分离为转变标志,金融改革、金融发展、金融开放应三位一体,三者构成中国金融制度创新的基本框架和驱动因素。江其务教授曾明确提出:从国家垄断信用走向国家调控信用,投融资结构从单一化走向多元化,是金融体系改革取得突破的关键;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改革是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发展民营金融机构是金融制度增量改革必须突破的障碍。

从江其务教授的理论体系和观点中,我们不仅可以体会到先生对中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问题的深邃洞察力,更可以体会到一位真正的经济金融学家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

“土八路”成了学科开拓者和奠基人

江其务教授经常称自己是“土八路”。因为在教授的经历中,既没有求学过程的名校背景,更没有留洋时代的炫人经历。他完全是经过勤奋刻苦的自学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不断研究,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银行信贷管理学学科体系,成为以借贷制理论为核心的我国银行信贷管理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这一过程比较集中地反映在其不同时期出版的银行信贷管理学教科书中。

在1982年财经版的《工商信贷管理学》中,江其务教授彻底突破了前苏联银行信贷管理学的理论、制度和方法,从理论上奠定了具有中国特点的银行信贷管理学框架。明确提出了“资金――生产――资金”理论,即以两重支付、两重回流、四个转化、四个区别为基本内容的信贷资金运动规律,这在当时是一个自成一派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体系。1987年及之后电大版和金融版的《银行信贷管理学》进一步完善了银行信贷资金运动规律,并第一次提出了宏观信贷资金运动规律,同时正式提出了以信贷资金借贷制取代供给制的理论。2004年高教版的《银行信贷管理学》重新确立了银行信贷管理学在商业银行新的经营环境下的课程地位,并根据信贷资金运动中的信息不对称性,提出银行信贷管理应当建立信贷营销管理与信贷风险管理相匹配的管理框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银行信贷管理学科的内容体系。

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作为一位完全靠自学成功的经济金融学家,江其务教授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造就了一种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学术品格,并以求实、探索、攀登作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尤其是近年来,江其务教授对现实金融改革实践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不断提出了自己的专业性思考和独到见解。

针对银监会成立后我国出现的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间的协调问题,江其务教授曾指出,我国中央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之间必须建立起适应金融服务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多元监管的政策和利益协调机制。如果解决不好监管的协调机制,必然导致监管成本上升,监管效率下降,风险系数越来越高。

对于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问题,江其务教授认为,中国金融业应该按照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积极地扩大对外开放和适当地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但基于对国家金融安全和稳定的考虑,对外开放和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应该坚持有限开放、有放有保和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造成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被动和系统性风险。这些观点不仅体现了一位务实经济金融学家对经济金融热点和焦点问题的真知灼见,更包含了一位中国经济金融学家所具有的爱国情怀。

毕生躬耕杏坛英名留

“得天下优才而教育之”是江其务教授毕生追求的人生目标和境界。50年矢志不渝地从事金融理论教学和研究,将全部精力和心血都倾注在金融学科的建立和完善、金融人才的培养和造就之中。特别是“”之后,江其务教授面对得来不易的发展机遇,殚精竭虑、心无旁骛地规划和推动陕西财经学院教育事业的发展。经过短短几年,就使学院由一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学校,发展成为一所拥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在金融领域享有较高声誉的院校。江其务教授自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博士生导师,并在陕西财经学院创建第一个博士点以来,克服重重困难,苦心经营,共培养了百余名金融学博士,如今他们绝大多数都在我国的金融行业和教学科研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江其务教授一贯信奉“严师出高徒”的教学之道,在学业上他十分严厉,容不得学生有丝毫的懈怠;在教学中,他特别注重方法论的传授和学生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高层次学术活动;在科研上,江其务教授要求学生必须重视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和撰写专著。

另一方面,江其务教授对学生的关爱也是学界有名的。他自己常说,教书这么多年,最大的收获就是有一批心爱的学生。他会为每一位学生事业上的每一个进步和成功而骄傲,也会为每一位学生生活上的任何一点幸福而高兴,更会为每一位学生遭遇的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上的挫折而牵肠挂肚、不能释怀。

江其务教授的长期奋斗和努力获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敬,他所培养的一大批高级金融管理人才是他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他的高贵品格和精神将与他的大名一并垂之久远。(王兆星: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王廷科:中国光大银行发展研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