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探讨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探讨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当前人口激增,技术创新,科技进步,经济实现大跨越的背景下,如何促进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要求我们树立全新观念,建立起保护环境的法律体系,完善环境保护的规划管理体系,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在此从资源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出发,对如何推进社会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做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经济;环境;重要性;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的关系

社会经济发展要以开发利用资源和环境为基础,而开发资源、治理污染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需要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消耗资源,对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破坏资源环境系统的平衡,而资源环境系统的失衡又会削弱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资源环境是人类社会大系统中对立统一的两个矛盾体,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因此,既不能对环境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导致严重的破坏,造成环境资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亦不能将环境资源当作简单的保护对象,从而割裂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必然要求社会经济与环境资源协调发展,从而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正确认识资源环境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人类的经济生活总是伴随着对自然资源的发现、开采、开发和利用,自工业革命以来,依托能源资源的大量开发利用,世界经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则通过对全球资源的掠夺和占有,从而实现了现代化。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阶段。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是我国成为了世界煤炭、钢铁、铜消费第一大国和石油、电力消费第二大国,能源消费已占世界总量的13.6%。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加快推进,资源需求还将持续增加,资源储备将越来越少,能源资源战略已成为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局的核心战略之一。

2、资源承载能力制约着经济发展

地球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其供给能力有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统计资料表明,人口不足世界总人15%的发达国家,在200年的工业化过程中,已经消耗了地球上近50%的化石资源。随着世界经济增长、人口增加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快速发展,世界正承受着越来越重的资源能源压力,资源消耗增长过快已成为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共同课题。特别是去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复苏促使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强劲增长,石油和矿产品价格连创新高。我国煤、电、油、运瓶颈制约也再度出现,原材料供应十分紧张,铁矿石、石油、铜、氧化铝等进口大幅度增长,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扬,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凸显。据预算,如果单位产值能耗不变,今后20年GDP实现翻两番,一次能源消耗将从13亿吨增加到52亿吨,这从现实诸多方面是无法保障的。

三、推进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的对策

1、强化科学发展观和“绿色GDP”,强调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好环境优先政策,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才能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的转变,由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向两者协调发展的“双赢”的转变;才能真正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一起提升;才能既培育好“金山银山”,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又保护好“绿水青山”,在生态建设方面为国家做贡献。

2、用循环经济力促GDP增长

经过工业革命以来近300年的消耗之后,可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日进枯竭,因此人类必须寻求“新”的资源起点,“废物”正是最重要的选择之一。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物,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冲突。解决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与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这一矛盾,根本出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用“绿色核算体系”来重新审视和把握经济发展途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推动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新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模式和“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末端治理模式。中国人均资源少,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是当务之急。以沿长江城市企业为例,加大工业用水循环利用,其实就是减少了对水的污染,企业不能因为企业紧邻长江就可以无节制的用水。

3、科学规划引导,城乡互动,提升集约发展的综合节约效应

一是充分发挥规划的指导作用。在制定“十一五”规划,确定城市总体项目等各项工作中,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放在突出位置。编制“十一五”节能节水节地资源综合利用等专项规划,提出发展目标,重点和政策措施,并纳入“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走集约化城市建设之路。二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互动共荣、集约发展。通过统筹城乡规划布局和政策措施,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4、经济发展规划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统一性

尽量减少生活和生产在环境层面上的冲突,做好经济发展规划和环保的前瞻性和统一性,体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思想,是一种新的价值观;这种新的价值观引导人们追求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最佳结合。把环境保护作为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环节,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摆在首位,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河流湖泊资源。在人口集中的中心城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继续整治煤烟污染;加强汽车尾气达标排放检查;控制交通和建筑施工噪声;创建绿色环保文明社区。在农村重点抓好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和保护农村饮用水源地,确保r产品基地环境安全。调整工业布局要合理规划和调整工业经济布局,把目前城市内存在的工业分散布局、重复布局、与居民点穿插布局等不合理布局现象造成的工业污染通过合理规划、合理布局的办法加以改善。

结 语

综上,做好新形势下的环保和经济和谐发展工作,关键是要加快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三是从主要用行政手段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