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3G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3G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研究3g环境下目前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内容,提出了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几点发展建议,以帮助高校图书馆更好的为用户服务。

【关键词】3G 高校图书馆 移动信息服务

引言

在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中国上网用户为5.91亿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在新增加的上网用户中,使用手机上网者比例为70.0%,高于使用其他工具上网的人群比例;目前我国手机上网用户为4.64亿人,使用手机上网用户占总上网用户数的比值为78.5%。3G的普及、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手机智能化产品的创新促成了我国手机网民数量的快速提升。通过董晓霞2009年在北京邮电大学的863份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参与调查的高效用户拥有手机比例为100%,用户通过手机来收发短信的比例高达97%,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45% 。通过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用户增长速度很快,用户群不断扩大,而如此大规模的用户和增长速度将会给很多行业带来不同的影响。对于高校中的图书馆来说,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图书馆拥有了丰富的信息资源,移动产品日渐普及,功能不断更新,因此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需要与时俱进。

一、3G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3G,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基于宽带 CDMA码分多址技术,将无线通信技术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在近几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受3G业务开展的影响,我国手机上网用户数快速增长。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产品的日渐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简便易用的移动产品查询阅览信息。

二、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

3G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中提供了技术支持,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2004年胡振华、蔡新在文章中写到移动图书信息服务是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使人们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通过使用各种移动设备来方便灵活地进行图书馆图书信息的查询、浏览与获取的一种新兴的图书馆信息服务。通过对以上描述的研究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首先,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硬件基础是移动终端设备和移动通信技术;其次,馆员在移动信息服务中可以与用户进行网上交流和沟通;再次,此服务是不受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随地与用户进行交流和互动;最后,此服务是主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现代图书馆正在改变服务观念,逐渐实现图书馆服务主动走向用户中。

三、 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内容

在我国高校,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技术不断提高,移动终端产品的快速开发和更新,用户群不断的增大,目前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短信服务。

此服务属于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中最早开展的项目,它是利用手机的短信功能,通过手机来发送短信命令来实现的一种服务,短信内容需要简短、精确的文字,它的特点是及时性和互动性。短信服务对移动终端产品的门槛不高,一般的手机都可以使用,只需要用户在高校图书馆注册信息时提供自己的手机号码,就能使用短信服务了。目前高校图书馆短信服务主要有四种方式:短信提醒、短信咨询、信息推送和业务办理。

(二)移动门户网站。

移动门户网站是目前高校图书馆互联网门户网站的扩展和延伸,它把移动通信网和互联网连在一起,用户通过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产品就可以便捷的登录网站获取高校图书馆服务。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门户网站提供的服务包括:本馆新闻、馆务公告、馆藏分布、中图分类法、新书通报、馆藏书目、院部资料、新闻检索、借阅规则、借阅信息查询、预约信息查询、续借、挂失、移动全文阅读和下载服务、移动流媒体点播、移动实时参考咨询服务及移动个性化搜索等。

(三)移动定位服务。

移动位置服务(LBS),又称移动定位服务,是由移动通信网络和卫星定位系统结合在一起提供的一种增值业务,通过一组定位技术获得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提供给移动用户本人或他人以及通信系统,实现各种与位置相关的业务。高校图书馆的移动定位服务就是此技术支持下,根据用户需求,为其提供与其位置相关的各种服务,比如: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图书馆提出可以通过结合TD-HSDPA的移动定位技术确定书籍的具体架位,同时在手机上可以显示路线标识,图形化的方式来显示本馆馆藏位置的联机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的改进方法,帮助用户直观的了解文献所在位置,方便其快速准确的找到所需文献。

(四)二维码。

指通过手机的照相功能摄取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矩形方阵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新一代条码,通过图像识别和解码,读取此条码中所包含的信息,同时进行相应的处理。随着3G的到来,二维码可以为网络浏览、下载、在线视频、网上购物、网上支付等提供方便的入口,它具有信息量大、纠错能力强、识读速度快、全方位识读等特点,目前我国已有很多高校图书馆把手机二维码技术应用于服务当中,在一些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目录检索系统中,每本图书和期刊都有与之对应的二维码,通过手机读码和解码,用户可以在自己的手机上保存该文献的题名、责任者、索取号和文献的所在位置等信息,方便快捷的找到所需文献。

(五)付费服务。

日常生活中,在银行、网络运营商、移动通信商等协作下,我们通过注册账号,捆绑对应身份,利用互联网、手机轻松便捷的完成各项付费业务。高校图书馆同样可以与这些部门合作,提供移动付费服务,让用户通过手机便捷的支付在高校图书馆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如:超期罚款、书籍破损赔偿、书籍丢失罚款、上机费、查收查引费、科技查新费、论文费、文献传递费、复印费等等。

四、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发展建议

(一)智能化移动门户网站建设。

随着移动产品智能化快速更新,技术不断提高,用户群不断增大,高校图书馆WAP门户网站的应用范围会越来越大。为了便于用户通过WAP门户网站快速准确地查询、利用馆内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内容建设方面要保证简洁明了,设计竖排版面页面,缩减图片、视频资料,保留有价值、可用资源,提高载入速度;根据不同型号的终端适配,使各移动终端访问能自动指向对应的WAP页面;加强数字资源的整合,提供统一的检索平台和信息服务体系, 实现一站式的在线检索、阅读、下载、借阅、咨询、检索功能,深度挖掘大量的隐性知识,使工作人员和用户都能够方便快捷的使用这个平台。构建一个简明、便捷,支持不同移动产品的不同操作系统的高校图书馆移动门户网站是高校图书馆建设中非常关键的一步。

(二)手机短信服务个性化。

手机短信服务体现图书馆主动服务理念,又因为手机可以随身携带,使用方便,使阅读短信具有及时性,更加人性化,从而受到用户的欢迎。手机短信服务个性化是指利用网络和通信技术,为用户提供个体所需要的一种集成式的信息服务。在孙翌、白永革对用户调研中显示“用户希望得到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并且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在短信信息服务系统中定制所需的信息服务。”

(三)二维码的应用。

在移动设备中手机是使用率最高的,现在几乎人手一机,其最明显的局限是屏幕小,输入冗长的网址时十分不方便。现在二维码解决了这个难题,只要手机具有30万像素以上,当手机下载安装一个二维码解码软件后,就可以把手机当成扫描仪来使用,轻轻一拍,即可登录,通过读码和解码,便可享有多项服务。

(四)建立合作关系。

信息时代,合作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是很重要的,高校图书馆界已建立了高校图书馆联盟,随着移动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也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用户的需求,开拓服务宽度,构建高校移动图书馆联盟。高校移动图书馆联盟平台应以现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为基础,具备图书馆学科服务、导航服务及参考咨询服务等功能,由高校移动图书馆联盟中的所有专家、馆员来共同为用户服务,成员馆还可以共同建设资源库,为高校图书馆提供更深层次的学科服务。

(五)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学习。

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是近几年随着多媒体技术、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等迅速发展,用户可以不受时空限制的享受高校图书馆的一种新增服务。硬件设备和网络技术都上去了,但终究操作者是人,所以图书馆员应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熟练掌握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新技术,比如:如何通过移动产品来完成电子文献的检索、电子文献的全文阅读、电子文献的下载以及咨询服务等,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五、结语

综上,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是一项非常有发展前景的服务,是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飞速更新的必然产物,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根据广大用户的需求创新高校图书馆服务项目,为高校用户提供易于便捷的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打破时空界限,填补服务空缺,全方位展现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以帮助高校图书馆更好的为用户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3,07.

[2]董晓霞.手机服务在图书馆的应用需求调查和部署方案研究 [J].情报杂志,2010,(8).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0,01.

[4]胡振华,蔡新.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J].图书馆自动化,2004,(4).

[5]晁明娣. 3G 技术与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5).

[6] 孙翌,白永革,曲建峰等.图书馆短信服务系统需求调研与实施对策[J].图书馆学研究,2010,(8).

[7]资芸,杨婷,薛秀珍.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及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12,(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