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董志塬下沉式窑洞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董志塬地处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黄土高原地区天然的黄土层为原始人类居住提供了条件,大量的民居以窑洞的形式存在。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沉式窑洞在董志塬上分布广泛且类型丰富。本文以董志塬下沉式窑洞类型及分布为研究对象,分析总结董志塬下沉式窑洞的主要类型和具体分布情况。
关键词:董志塬下沉式窑洞区块 城乡梯度
中图分类号: U416.1+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董志塬地处庆阳地区的中东部,董志塬上的县市均属庆阳地区范围,在整个黄土高原的中心位置,原面广袤无垠,缺少成片森林,水土流失严重。《甘肃通志》中记载:“庆阳府人,好稼稿,务本业,有先王遗风,陶复陶穴以为居,干貉为裘以御寒”。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决定了当地民居缺少聚居所必须的庇荫条件,产生了依靠黄土作为基本建设材料的建造形式,民居大量以窑洞形式存在。复杂的地理现状决定了窑洞民居形式的不同,根据所处地理位置和建造条件的影响窑洞民居形态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靠崖式窑洞、独立式窑洞(覆土窑洞或掩土窑洞) 、下沉式窑洞。其中下沉式窑洞是董志塬上最为典型的民居形式。
1董志塬下沉式窑洞类型
下沉式窑洞是在没有山崖、沟壁可用的平原地带, 产生的以向下部空间发展来寻找居住空间的独特居住形式。主要做法是在地上向下挖方形的坑,形成四壁闭合的下沉式院落,再向四壁凿挖窑洞。这种窑洞类型,被当地居民称为“地坑院”或“罗圈庄”。根据地坑院标高与相邻地面标高的高差,可分为全下沉式、半下沉式和平地式三种类别。(如图所示)
半下沉式和平地式实质上是靠崖式窑洞与全下沉式窑洞的混合类型,这些是劳动人民长期以来对下沉式窑洞改善总结的智慧结晶,有利于改善通风、排水和入通等问题。
2董志塬下沉式窑洞分布
2.1区块分布
在董志塬上下沉式窑洞的分布,按所处行政区划的不同分为4个区域。从由南到北的区块位置来看,是由庆城县驿马镇周边区域(约占整个董志塬面积的43%)、合水县何家畔周边区域(约占整个董志塬面积的4%)、庆阳市全部范围(约占整个董志塬面积的37%)、宁县部分乡镇(约占整个董志塬面积的16%)四个区域组成。
各区域内,由于地理条件的差异、经济状况的不同、人口数量的多少形成4个不同的区块:以庆城县驿马镇为中心的驿马镇区块、以庆阳市西峰区为中心的西峰区区块、以合水县河家畔乡为中心的何家畔乡区块和以宁县新庄镇为中心的新庄镇区块。
2.1.1驿马镇区块
驿马镇区块是董志塬上面积最大的区块,该区块内的地理现状是原面平坦,沟壑深长,沟壑与沟壑之间的跨度大。驿马镇区块包括:驿马镇、熊家庙乡、赤城乡、白马铺乡和高楼乡。该区块内以驿马镇为中心,下沉式窑洞的分布沿原面向中心地带成带状分布,主要类型以全下沉式窑洞和平地型下沉式窑洞为主。
2.1.2西峰区区块
西峰区区块是董志塬上完整平原面积最大的区域,区块内平原面积广阔,地势平坦,地形南北呈一扇状,整个平原范围内沟壑数量不多,且跨度相对较小。西峰区区块包括:西峰区、肖金镇、董志镇、后官寨乡、彭原乡、温泉乡、什社乡、显胜乡和陈户乡。以西峰区为中心下沉式窑洞分布相对较为集中,呈散点状向中心地带辐射,主要类型以全下沉式窑洞为主。
2.1.3何家畔乡区块
何家畔乡区块是董志塬上面积最小的区块,处于董志塬的边缘地带,沟壑数量多,区块内平原面积较少。何家畔乡区块包括:何家畔乡、吉岘乡和板桥乡。区域内下沉式窑洞的分布相对分散,大量独立存在,成带状分布,主要类型以半下沉式窑洞和全下沉式窑洞为主。
2.1.4和盛镇区块
和盛镇区块位于董志塬的最南部,与早胜塬交接的位置,又处在甘肃省和陕西省的交界处。平原面积广阔,沟壑靠原边缘地带,区块内原面分割少。和盛镇区块包括:和盛镇、新庄镇、太昌乡、焦村乡、南义乡、瓦斜乡、坳马乡和新华乡。该区域内的下沉式窑洞分布集中,规模较大,主要类型以全下沉式居多,也有多个平地型下沉式窑洞院落形成有规模的地下街式聚落群体。
2.2城乡梯度分布
随着城镇增长进程的不断推进董志塬上的聚落分布已不再是原来‘等量齐观’的状况,就下沉式窑洞的分布而言, 也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和序列性。具有“城市(庆阳市)一县城一集镇一中心村一自然村”的城乡梯度分布规律
下沉式窑洞分布的‘城乡梯度分布’表
城乡梯度分布规律:庆阳市是整个董志塬最中心的也是发展最好的城市,在庆阳市区(西峰区),居住建筑几乎没有窑洞,少量在现代建筑夹缝中残存的窑洞民居也被视为城市的“贫民窟”。随着城镇郊区化的不断推进,市郊残留的少量窑洞民居正在被城市地域所替代,郊区窑洞日趋消失;在各个县城,城区中心也全部是楼房建筑,少量残存的窑洞也多是建国后期遗留的砖石箍窑,曾经存在的下沉式窑洞被填平或大量遗弃。县城郊区的陡坡地带依旧以窑洞居多,平坦地势仍有下沉式窑洞存在。在全市的主要集镇,楼房居多并夹杂着一些窑洞建筑,下沉式窑洞已不复存在。集镇周围地区除少数房屋建筑外仍以窑居为主,有少量下沉式窑洞存在,但多数被遗弃。在中心村和自然村,窑洞聚落尤其是下沉式聚落景观的最为集中,尤其是自然村存量最多。
3 结束语
下沉式窑洞这种传统形式的民居没有经过设计,由居民自发建造,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董志塬上大量下沉式窑洞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的原始聚居,大量的下沉式窑洞散落在董志塬的平原及山川河谷的边缘地带,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类型。对于这些特征和现状都值得我们深入的探究和挖掘。
参考文献
【1】侯继尧,王军.中国窑洞[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庆阳地区志编纂委员会.庆阳地区志・文物志[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
【3】袁薇.陇东窑洞的特点及发展[J].铁道工程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