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家庭环境纷杂度对流动儿童安全感的影响:童性别的调节作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家庭环境纷杂度对流动儿童安全感的影响:童性别的调节作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为考察家庭环境纷杂度对流动儿童安全感影响及性别在二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安全感量表(Security Questionnaire)及家庭环境纷杂度量表(Confusion,Hubbub and Order Scale),调查了370名5~8年级流动儿童及其家长。结果表明:(1)女生的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都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家庭环境纷杂度水平显著高于女生;(2)控制儿童性别对安全感的影响后,家庭环境纷杂度能够显著负向预测流动儿童的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3)性别在家庭环境纷杂度与流动儿童人际安全感之间起调节作用,简单斜率检验分析表明,高家庭环境纷杂度对女生人际安全感的消极影响更大。

关键词 家庭环境纷杂度 安全感 流动儿童

分类号 B844

1问题提出

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个体在成长中直接接触和体验到的近端环境,是儿童发展的最主要的微系统,具体说来,微系统是发展中的个体在具有特定的物理、社会和符号特征的面对面环境中所经历的活动、社会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模式。根据Bronfenbrenner对微系统的完整描述,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特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心理社会特征(psychosocial char-acteristics),如家庭收入、家庭氛围、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等,另一类是物理性或物质性特征(phvsical characteristics),如居家设施、噪音、拥挤程度、往来人员、家庭生活的秩序性(如每天的上学、家庭作业、就寝时间)等。微观环境的物理性特征是客观存在的、有形的、可以具体感知的环境特征,是亲子互动、儿童成长的特定背景。近年来,影响儿童发展的微观环境的物理特征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其中,有关家庭环境纷杂度(home chaos)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已成为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家庭环境纷杂度是描述居家环境拥挤、噪音大以及家庭生活缺乏组织条理性的一个指标,研究发现,生活环境纷繁杂乱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会产生不良影响,如生活在较高纷杂度家庭环境中的儿童会表现出更高水平的神经质、负性情绪和学校适应不良问题。

作为“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特别是满足一个人现在(和将来)各种需要的感觉”,安全感既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也是个体维持心理健康的前提条件。有关儿童安全感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的经典研究领域,近年来,对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特殊儿童群体,如流动儿童安全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已成为这一领域新的关注点。已开展的有关流动儿童安全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发现,小学及初中阶段流动儿童的安全感均显著低于城市儿童,韩继明等增加了样本类别,对城市儿童及留守和流动儿童安全感的研究发现,城市儿童的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显著高于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人际安全感也显著高于流动儿童,但在确定控制感方面二者没有差异。另外,流动儿童的安全感除了与在城市生活时间、社会排斥感、学校归属感等有密切关系外,还与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亲子依恋等显著相关。虽然上述研究在考察流动儿童安全感现状的基础上,对可能影响流动儿童安全感的诸多社会家庭心理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但已有研究相对忽视了流动儿童这一群体的特殊生活环境,尤其是居住环境状况可能对其安全感造成的直接的消极影响。与城市非流动儿童不同,流动儿童一般跟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动城市的近郊区或老旧城区租房暂居,住房的“临时性”特征明显,住房质量普遍较差,如居住面积狭小拥挤、周围治安卫生状况不佳、住所内配套设施简陋等。另外,由于流动儿童的父母所从事的职业大多具有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工作时间不固定的特点,因此,流动儿童的起居生活也往往缺乏规律性。结合前述家庭环境纷杂度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响及当前流动儿童的居住环境特征,我们推测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纷杂度水平较高,而这种环境特征可能会降低流动儿童的安全感。

另外,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儿童安全感的关系可能因性别而存在差异,因为不同性别的儿童对物理环境特征的敏感度或应对方式有可能不同。因此,本研究在考察家庭环境纷杂度与流动儿童安全感关系的基础上,拟进一步探讨性别因素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

综上,本研究拟通过问卷调查法,对流动儿童的安全感及其家庭环境纷杂度进行调查,考察家庭环境的物理特征对儿童安全感的预测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儿童性别在其中的调节作用。

2研究方法

2.1被试

采用整群抽样法从济南市选取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相对集中的一所小学和一所初中,先根据户籍等信息筛选出流动儿童,然后对小学五年级、六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二年级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共发放问卷398份,获得有效数据370份。被试的平均年龄及学段、性别的分布情况见表1。

2.2研究工具

2.2.1安全感量表(Security Questionnaire,SQ)

该量表由丛中和安莉娟编制,近年来应用较广。量表共16个项目,包括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两个维度,各8个项目,人际安全感主要反映个体对于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安全体验,如“我害怕与他人建立并保持亲近关系”;确定控制感主要反映个体对于生活的预测和确定感、控制感,如“我总是担心自己的生活会变得一团糟”。采用自陈报告五点量表,从“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依次计1~5分,个体在该量表上的得分越高,表明其安全感越高。以往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可测量中学生在内的正常人群的安全感。由于本研究涉及小学高年级被试,为确保被试能够正确理解项目含义,参照师保国等的做法,在正式施测之前对少数五年级学生进行了预测验,依据反馈调整了个别项目的个别字词,以保证所有被试能够正确理解项目含义。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4,其中人际安全和确定控制感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为0.69。

4.2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安全感的关系

相关分析表明,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其人际安全感及确定控制感均呈负相关,说明家庭环境纷杂度水平与流动儿童的安全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回归分析结果进一步揭示,家庭环境纷杂度可以负向预测流动儿童的人际安全感及确定控制感,表明居住场所纷繁杂乱、家庭生活缺乏秩序性在某种程度上会降低儿童的安全感。住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之一,对儿童来说,居住的地方不仅仅是一栋房子,它还是“家”的象征,是一个让个体能够获得放松和保护的地方,但当居住场所杂乱无章、亲子生活缺乏规律时,家应该具有的保护和放松功能难以实现,儿童的安全感自然不能获得良好发展。Evans等指出,作为家庭环境的一个独特方面,高家庭环境纷杂度往往伴随着强烈的环境刺激因素,这些因素会破坏生物发展所需的与外界临近环境间有序的、稳定的能量交换过程,进而对个体的健康发展造成消极影响。已有研究表明,无法控制的噪音会导致儿童的习得性无助。Liddell和Kruger还发现,居住空间越拥挤,儿童的合作游戏时间会越少,关于印度和泰国家庭的研究也表明,居住拥挤的家庭报告了成员间有更多的冲突。而家庭生活缺乏稳定的节律,会使家庭成员无法有效计划个人生活,导致个体的心理压力增加,尤其降低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对社会线索的理解性。由此可以看出,家庭环境过于纷杂对儿童心理社会的健康发展有诸多不良影响,当一个不可预见的缺乏秩序的环境干扰了儿童的正常生活并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和自我价值时,无疑会降低他们的安全感。

4.3性别对流动儿童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安全感关系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发现,儿童性别能够调节家庭环境纷杂度与儿童人际安全感的关系,高家庭环境纷杂水平对女孩人际安全感的消极影响更大。这可能是因为女孩对周围环境中的危险因素更为敏感,自身性别特点使得女孩人际关系的建立及维系大多发生在一个相对安静或秩序性更高的交往背景中,她们更需要一种安稳的程序和节奏,居家环境纷繁嘈杂会降低女孩的交往动机和交往质量,也会相应减少她们在人际交往中的安全体验。另外,这一结果也从某种程度上提示青春期女孩的心理健康可能更易受到物理环境中不良特征的影响。

5结论

本研究发现,在流动儿童群体中:(1)女生的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都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家庭环境纷杂度水平显著高于女生;(2)控制儿童性别对安全感的影响后,家庭环境纷杂度能够显著负向预测流动儿童的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3)性别在家庭环境纷杂度与流动儿童人际安全感之间起调节作用,高家庭环境纷杂度对女生人际安全感的消极影响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