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小学语文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小学语文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考试是通过考核来评定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考试这种评价制度虽然有其合理性,但必须通过不断改革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研究考试在教改之路上出现的问题并拿出相应的对策,对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就目前大家比较关注的考核形式、命题及综合评价三方面内容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 小学 语文 考试 改革 命题

传统的小学教育围绕应试教育而展开,考试成绩的好坏几乎成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书呆子气很重,缺乏灵气,鲜于创新,与小学生记忆力差、直观性强、幼稚贪玩的特点完全脱节。目前,小学教育虽然正在进行改革,但是大多局限在课堂和教学方法上,对其他方面触动不多,特别是考试改革的步子明显迟滞。因此,要想取得改革的最终成功,改革考试制度是必须迈过的一个坎。

一、考核形式

新时期,小学语文的考试方式在不违背教育宗旨的前提下,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采取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1.关注学生平时考核。传统的考试形式是不健全的,把期末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一个学生一学期学习好坏的标准是不公平的。小学生记忆力差、直观性强、幼稚贪玩,有一些学生虽然平时很用功,知识面也较广,但很可能因为临场发挥不好或其它原因,出现低分成绩也是正常的,若以这个唯一的分数来评价学生一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显然不合理。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平时的考核。小学语文教学所要培养的学生的基本能力是听、说、读、写。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次平时的作业、回答的问题、学习活动和测验等。这些形式多样的考试结果应成为学生学期成绩的主要方面。

2.加强学生综合能力考查。学习成绩的高低不能成为学生优劣的标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是现代小学教育的一个方向,单纯的考试做不到这一点。检验学生可以通过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来实现。每学期,教师可以进行3―5次活动检测,比如表演课本剧,办知识小报,举办朗读会、猜谜语、成语接龙等,既能检测学生学习课文的效果,又能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不仅能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顺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而且能使考试的内容更加全面,考试的形式更加科学。

3.让学生由“要我考”变成“我要考”,师生实现互动。考试除了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外,还是考查教师的教学能力的一种方式,考试是师生之间的共同行为。长期以来,教师一直是考试的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害怕考试、厌恶考试。要改变这种局面,一要教师放权,二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由“要我考”变成“我要考”,由被动考试变成主动要求考试。平时考核某一个内容,教师可以把班级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学生出题让对方考试,相互考核。学生既是考试的主体,又是考试的对象,教师起协调和监督作用。

二、考试命题

考试,无论在何种教育教学模式下都是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必不可少的手段。小学语文新课改对语文学科的命题不是削弱,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强调试卷命题要突出科学性、层次性和针对性,要有助于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实践。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试卷命题的质量,使之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是需要教师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学生、家长关注的话题。如何把试卷命题和培养学生的优秀素质和创新精神结合起来,把教育规律贯彻到小学教育的实际考核中去,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认真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从新课程的理念、时代的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等几个方面来审视语文检测的目的和要求,形成新的命题思路。首先,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应侧重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感悟、理解、积累和运用,以凸显其价值性。其次,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语文试卷命题,既要尊重教材、依托教材,又不囿于教材。应该在学生能力范围内,在所学知识的领域中追求适度的开放,让学生有自由发挥、主动建构、积极创造的空间,以追求开放性。最后,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基础课程。语文课程的目标是综合的,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语文学习的内容是综合的,涉及字、词、句、篇、标点、修辞等多个方面。语文素养的内涵是综合的,包含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言积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审美情趣、情感态度等。因此,一份高质量的语文试卷,应是全面的、综合的,旨在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以体现其综合性。

2.试卷设计要符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是一种特殊的课堂教学形式。以往学生一入考场,面对严肃的试卷,相当一部分学生难免紧张发怵。为了减轻学生考试的心理压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要在试卷的设计上创造轻松、愉悦、和谐的考试环境,给予学生人文关怀。根据小学生的情感易受具体事物的支配,很容易激发,但不稳定的心理特点,我们可以把试卷题目设计成具有安慰性、鼓励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的话语。如:“考试不可怕,只是一次特别作业,请从最简单的开始吧!”卷尾也可加提示语,如“你真棒,这么快就完成了整张试卷。可要仔细检查呀,相信你是最出色的!”这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命题形式,能让学生用最擅长的表现方式把自己的学习体验与认知过程显现出来,符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使考试变得轻松,充满情趣。

3.要坚持几个原则。第一,基础性原则。命题时要准确把握命题的难易度,要紧扣教材。第二,趣味性原则。要提高试卷的亲和力,营造宽松的考试氛围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使考试成为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也是针对小学生命题的特殊性。第三,综合性原则。试题应试突出考查的重点,多关注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尤其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语感,学习运用。第四,创新性原则。试题要发挥正确的引导作用,把相关知识向课外迁移、派生。第五,个性化原则。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各有其不同的特色,试卷就应面向各种层次的学生,体现出学生的个性。

三、综合评价

究竟什么是考试?笔者以为,考试从学生的角度理解就是为了检验个人的理解与表达;从教师的角度理解就是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问题。那么如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呢?笔者认为,要从评价形式、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1.评价形式。把考试评价的单一性改为多样性,封闭性改为开放性。“小学生语文学习评价”由师考师评改为生考师评、生考生评、自考自评等形式,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同时让学生家长参与评价活动。如对学生课外读书和家庭作业的评价,需要家长的参与,学生学习的专心度、认真度、书写质量等都要让家长写出恰当的评语,填入《小学生课外学习评价表》,这些评价资料,都装入学生成长档案袋。由于《评价标准》中评价指标公开明确,评价内容全部公开,考什么对学生已不再是秘密,对于什么时候考,学生也有了较大的自。这样的开放型评价使学生由以前的被动接受考试变为主动考试,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制性。

2.评价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设立各项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力求涵盖全部内容。特别强化以往容易忽略的说话、朗读、写字、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等内容,另外,还包含情感、价值观和能力的评价。这些内容学生都记在《小学生语文素养积累手册》中,目的是让教师、学生明确评价的内容,让学生在自评、互评中得到积累与成长,使形成性评价操作更方便、高效。

3.评价方法。要坚决打破以往单一、呆板的笔试方式,采用笔试、口试、竞赛、考级、操作等多样化的评价形式对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特长等方面进行检测。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竞争的评价环境中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为终身的发展打造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