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从常规关系视角看隐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常规关系视角看隐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隐喻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研究中的热点问题。本文尝试运用语用学中的常规关系理论来研究隐喻。要理解一个隐喻中不完备的字面表达就必须依靠其隐性表述所体现的常规关系对显性表述进行补足/阐释。另外,由于常规关系可抽象为相邻性/相似性,我们也可以利用相似性说明隐喻的理解和生成机制。

关键词: 隐喻常规关系理解生成机制

一、引言

千百年来,隐喻一直是西方学者热衷研究的课题。根据不同的视角和方法,隐喻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即修辞学研究阶段、语义学研究阶段和多学科研究阶段。其中,多学科研究是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包括从认知心理学、哲学、语用学、符号学、现象学、阐释学等角度对隐喻的多角度、多层次研究”。[1]P2本文尝试从语用学角度出发,将隐喻视作一种语用现象,运用常规关系理论来解释隐喻的理解和生成机制。

二、语用学与隐喻

无论是作为语言运用殊的修辞技巧,还是作为人类抽象概念层次上的认知思维方式,隐喻都要依赖自己产生的含意才能在语言运用中发挥作用。纵观隐喻的研究历史,学者们研究的其实是隐喻所产生的含意――“言外之意”。只不过学者们的目的并非专门研究含意,所以涉及的也只是含意的一小部分形态。然而,在语用学中却有专门研究含意的理论,即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的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Gricean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和在其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列文森(Stephen C.Levinson)的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Neo-Gricean theory of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列文森在修正、完善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的过程中提出了会话含意“三原则”:量原则(Q-原则)、信息原则(I-原则)、方式原则(M-原则)。其中,信息原则要求说话人在达到交际目的的前提下尽量少说,而听话人则要扩展说话人传达的信息,直至确定其真正意图。这是因为信息原则假设人们的记忆中储存了若干不言而喻的“常规关系”,因此对话双方在交流的过程中针对某些信息可以不点自明,从而形成语言上的节约。

例:

Jack bought a pair of black trousers yesterday.The zipper now doesn’t work.(A)

Jack’s new trousers have a zipper.(B)

此例中听话人通过运用信息原则扩展(A)句中的信息,从而找到特定的理解领会说话人的真正意图。而(B)句就是(A)句的会话含意。

信息原则中提到的常规关系为研究含意的本原与生成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假设。我国学者徐盛桓教授认为,语言运用中产生的含意是对话语所表现的事物间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之解读。隐喻作为语言运用的一种特殊方式,在解读其含意时也需要常规关系参与。另外,人们使用隐喻的动机之一“就是为了语言上的节约,因为‘这个女人是朵花’比‘这个女人像朵花一样美丽’短”。[2]P2这种认识与列文森会话含意“三原则”中的信息原则对说话人的规定不谋而合。所以用语用学中的常规关系来研究隐喻有合理依据。

三、常规关系

列文森会话含意“三原则”之一的信息原则在规定了说话人表达倾向最小化和听话人理解范围最大化的同时,特别“设定句中所谈及的对象或事件之间所形成的关系是常规关系”,[3]P9除非另有说明。因此,常规关系是信息原则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对扩展话语的信息内容、推导会话的含意起着重大作用。徐盛桓教授在列文森研究的基础上,从含意的角度对常规关系这一概念作了全面的补充和发展。

徐盛桓教授认为,人类运用语言时都普遍遵循一个基本模式,即说话人要向听话人表达自己的意向,而听话人则要辨识、理解对方的意向,以达到交际的目的。由于说话人的“优化思维”(一切行动总是力求以最少的付出换取最大的收获)的影响,话语的字面表达通常也呈优化形式,表现为以少寓多、简短精练。这样就造成话语的字面表达不完备。然而,说话人却正是将代表自己意向的含意蕴藏在话语字面的不完备表达之中。因此,含意性是话语的一种基本特征。徐盛桓教授在研究含意本体论时把“人类运用语言表达时所利用到的言词以外但却又为语言单位的形音义所承载意思,概称为‘含意’(implicatives)”。[4]P20含意具有补足和阐发两种功能。[5]P7他又将话语的字面表达称为显性表述,字面表达所蕴含的含意称为隐性表述。听话人要对说话人不完备的显性表述进行常规推理,就需要用隐性表述补足/阐释显性表述,使之成为相对完备的表达,对话语作出恰当的理解。话语的显性表述和隐性表述能相互转化的共核就是任何语言在运用时必定体现的常规关系。概括地说,常规关系就是:如果A与B惯常性地联结在一起,则A与B共处于一个常规范型,它们之间就结成了常规关系;提到A就会意味着B;B就是A的含意。[6]P9“从本体论来说,常规关系是事物自身的关系,为语言的表达所利用”;[4]P21从广义的认知活动来说,常规关系是一个被认知化了的因素,是关于认知工具的比较具体的假说;从话语的理解,特别是含意推导这一特定的认知活动来说,常规关系是理解话语的认知工具,可以被提炼为“常规范型”,特别作用于话语的隐性表述,即含意,对话语的显性表述作出补足/阐释,使话语成为相对完备的表达,达到理解交际的目的。话语的隐性表述补足/阐释显性表述的认知和运作基础来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完型趋向理论中人们认识事物的两个基本原则:相邻原则和相似原则,(人们语言运用时总会利用话语中所涉及的对象和事件之间的相邻/相似关系)所以常规关系也可以抽象为相邻/相似关系。

徐盛桓教授的常规关系研究成果可归纳为一个“语句解读常规关系分析理论模型”,[7]P115用以解释人们理解语句的过程。该模型如下图所示:

四、常规关系与隐喻

隐喻被视为一种积极的语言加工手段。虽然从古至今出现了很多阐释隐喻的理论,但隐喻的基本用法――以此喻彼并没有改变。从含意的角度来说,“彼”就是“此”的含意。徐盛桓教授研究的常规关系在有关含意的内容上既涵盖了传统修辞学中隐喻的范围,又与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观点相通。

首先,传统修辞学研究的隐喻含意是常规关系中含意概念的一种形态。根据会话中常规关系所起作用的范围,含意可区分为一般含意和特殊含意。如果常规关系起作用时受限制的条件因在世界范围具有普遍性而成为人们的集体意识,这类含意就是一般含意;如果常规关系起作用时受制的条件具有时代性、地域性、民族性或集团性,甚至只存在于个别的情况之中,这样得到的含意就是特殊含意。[8]P9根据会话中利用常规关系的方式,含意可区分为自然形态含意和技巧形态(加工形态)含意。自然形态含意利用的常规关系只来自事物自身的性状、过程、结构、关系,用以补足话语的语义空缺,使话语得到“自然”的理解;技巧形态含意运用的常规关系则来自对事物性状、过程、结构、关系的引申,用以对话语进行阐发,使话语得到一种“创造性”的理解。技巧形态含意还可以再细分为两种形态:修辞学形态和“格(赖斯)氏”形态。因此,传统修辞学研究的隐喻含意就属于技巧形态的含意。[8]P7

其次,常规关系也可以看作是由相关事物通过转喻、隐喻的投射而形成。因为转喻是以事物的相邻关系为基础,隐喻是以事物的相似性为基础。[9]P48而相邻性和相似性正是常规关系的抽象表达。另外,进行常规推理时需要的补足/阐释的认知本质特征与认知语言学中转喻和隐喻的认知特征也是相通的。“补足”就是用话语里提及的部分转指全体,“阐释”就是用话语里提及的事物隐喻其他。因此,从本质上说,正是转喻和隐喻在常规思维中起作用。也可以说,“常规思维包含了隐喻思维”。[10]P119

再次,常规范型中有两个形态也包含隐喻成分。常规范型的形态主要有核心型、借指型、示意型、子母型。其中借指型是“在两个相似的事物、事态中,用一事物、事态借以指另一事物事态,使二者建立常规关系”。[11]P12隐喻的生成和理解所依赖的常规关系就属于这种形态。另一种形态子母型是以人们过去说的话或做的事为依据建立的常规关系。成语的生成和理解所运用的常规关系隶属于此类形态的范畴。四字成语是汉语特有的隐喻表达方式,几乎所有用汉语表达出来的事物都可以作为该类隐喻的喻体。徐盛桓教授曾对汉语的四字成语作过系统研究,认为我们首先可以通过相邻关系找出一个成语所依据的典故,以补足其显性表达的不完备性,然后依靠相似关系阐释其含意。这第二步也可以说依靠的是隐喻机制。

最后,常规关系可视为理解话语的一种认知工具,这与莱考夫和约翰逊(Lakoff,Johnson)所提出的隐喻是人的思维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处。两种理论都是在阐释语言的深层意义,并且都上升到了人的认知高度,只是研究者的着眼点不同。徐盛桓教授是通过解释语言的理解、运用过程,通过含意推导中所必不可少的常规关系来研究,而莱考夫和约翰逊则是从人类认知的推理,从抽象概念之间的单向映射出发。徐盛桓教授也曾谈到,含意性和隐喻性这两个概念都是阐释语言的“言外之意”,但它们的覆盖面不尽相同。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阐释语言中的暗含意义。[8]P7

五、隐喻的理解和生成机制

隐喻被视为一种积极的、特殊的语言加工创造手段,其字面表达呈现出不完备性。说话人使用某一隐喻时通常都有明确的含意。这种含意与说话人的字面意义从表面上看是分离的,在不经过任何推导的情况下,单从字面意义无法了解说话人的真正意图。因此,要理解说话人使用的隐喻就必须透过该隐喻的字面表达了解其深层含意。而要把握隐喻的真正含意就要进行含意推导,即运用常规关系所体现的具体内容来补足/阐释隐喻本身不透明、不完备的显性表述。通常情况下,如果某一形象与人的心理感受产生了稳定的对应关系,即常规关系,那么该形象就会作为某种心理内容固定下来。当这一形象以某种特定的形式出现在话语中时,它就会激起人们与之稳定对应的特定心理感受,从而表达特定的会话含意。反之,当人们有某种特定的心理感受时,也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该形象,隐喻就此生成。[12]P90所以,我们通过理解一个现成的隐喻又可以反溯它的生成:说话人在运用某一隐喻时,会将自己所要表达的含意先通过常规关系(相邻性)与该含意经常被赋予的形象相联系,然后通过常规关系(相似性)对该形象进行特殊充分的阐释加工,使该隐喻的本体形象和喻体形象之间发生概念上的转移,从而生成该隐喻的字面表达。这种特殊的加工过程也体现了隐喻创造语言的过程。但总体来说,由于隐喻存在的基础就是本体和喻体之间的相似性,隐喻体现出的常规关系则主要从相似性中认定,阐释对隐喻含意的完备表达起决定作用。

例:

说话人:王老头儿真是一只老狐狸。

“狐狸”这个词语本身只是指代了一种动物。该词语和被描述对象“王老头儿”看起来没有相似之处。听话人单从字面表达无法理解说话人的含意。但是根据常规关系理论,该显性表述可以调动我们头脑中的相关知识来触发某一常规关系的具体内容,相互作用之后就对该显性表述作出了充分的补足/阐释,使之表达完备,听话人也就能够理解说话人的含意了。具体到该隐喻示例,人们长久以来一直认为“狐狸”是一种狡猾的动物,而“老狐狸”就更狡猾了,所以“狐狸”和“狡猾”二词之间便产生了常规关系(相邻性),潜存在“狐狸”这一形象之中。当“狐狸”用在隐喻表达中,上述常规关系被激活。与此同时,听话人通过常规关系(相似性)对“狐狸”的形象进行特殊充分的阐释加工,使作为喻体的“老狐狸”和作为本体的“王老头儿”这两种形象之间发生概念上的转移。于是,听话人就可以解读出此隐喻表达的完备含意,即“王老头儿真是太狡猾了”。反观这一理解过程则可以得出该隐喻表达的生成过程。说话人想表达“王老头儿真是太狡猾了”这种含意时,事先知道人们惯常地通过想象将这种含意与“老狐狸”的形象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狡猾”这个词的含意与“狐狸”的形象之间存在着常规关系(相邻性),然后说话人又运用常规关系(相似性)将“老狐狸”和“王老头儿”这两种形象进行概念上的转移,从而产生该隐喻表达。运用“语句解读常规关系分析理论模型”解释理解该隐喻表达的过程如下:

六、结语

本文尝试运用语用学中的常规关系理论解释隐喻的理解和生成机制。常规关系把语言的不完备表述和相对完备的表述联系起来并加以融合,可以说是人类言语交际能达到相互理解的一般性前提和普遍的语用基础。在这一框架下,隐喻的理解和生成自然也由常规关系决定。隐喻的含意,即隐性表述是语言运用者通过常规关系进行补足/阐释后得到的必然结果,是对常规关系具体内容的解读。所以说,常规关系为我们研究隐喻提供了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

[2]冯小虎.隐喻――思维的基础篇章的框架[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2.

[3]徐盛桓.会话含意理论的新发展[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9.

[4]徐盛桓.“成都小吃团”的认知解读[J].外国语,2006,(2):20-21.

[5]徐盛桓.含意本体论论纲[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1):7.

[6]徐盛桓.常规关系和文化教学[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6,(1):3.

[7]徐盛桓.常规关系与语句解读研究――语用推理形式化的初步探索[J].现代外语,2003,(2):115.

[8]徐盛桓.含意的两种形态[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7,(2):7,9.

[9]徐盛桓.成语的生成[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4,(1):48.

[10]黄缅.望之也隐,即之也缜――科学语言与隐喻的探讨[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2):119.

[11]徐盛桓.常规关系与认知化――再论常规关系[J].外国语,2002,(1):12.

[12]周树军.隐喻语用学研究[J].商丘师专学报,2000,(1):90.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