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剔除积弊“质”更“优”,课堂惊人方才休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剔除积弊“质”更“优”,课堂惊人方才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笔者有幸受邀听取了一次省级优质课。这次优质课可以说是各市选派的顶尖高手,他们各具特色。无论从教态、个人风度、知识面,还是课堂技巧的展示和运用上,都堪称一流。可以看出他们都是在教坛打拼多年的优秀领跑者,很是令人欣慰。如此好的教学早已把这几天的疲劳驱散,但是即使是美玉也可能有瑕点,为了使我们的课堂达到一种境界---课不惊人死不休。我还是要吹毛求疵一回,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动静要恰当

语文课堂的教学由原来的“大输入”到“大提问”,再到“大讨论”,一直到今天的“大感悟”,一言以蔽之,就是课堂的动和静。我始终认为课堂上动与静的和谐是检验一堂好课的标准。动与静恰当运用的课堂,就像一段美妙的音乐,节奏抑扬顿挫、疏密相间、跌宕起伏,会让学生如沐春风,身受感染。

所谓“动”,就是要真动,并不是那种简单的师生讨论讨论,让学生表演表演的“动”,它不仅形要“动”,而且神要“动”。它要教师在归纳章节内容,拓宽知识点,升华文章时,让学生确实参与进来,并让他们产生一种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震撼与反思,让他们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讨论、探索、释疑,而后沉淀下来。要把思考权、话语权、主动权、自教给学生,不能教师一人站在那独白,当然,教师的组织、指导是不可缺的。我们激活他们的思维,点燃他们的燎原之火,最后变成他们自己的知识,这不是很好吗?可是有些教师却不这样做,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时,让一位学生扮演孔子,另外四名学生扮演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以侍坐的形式再现场景,这位教师可谓创新,课后学生竟无感觉。这种仅仅停留在形“动”,而神不“动”上的教学,又有多大的效果呢?

所谓“静”,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所学知识咀嚼、反思,消化,沉淀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一个深入的问题研讨,一个灵活的过渡诱导,一个动情的导入,一个传奇的故事感染等手段,让学生“静”下来,并把他们引向深处,让他们或反思,或猜测,或质疑,最后达到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对问题设计时,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不能太难也不能太易;不能不停地“碎问”,也不能不着边际的“乱问”。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春夜洛城闻笛》时,提出一个研究李白的问题。这个问题不但大而且空洞,就是让一个多年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专家来谈,恐怕短时间内也未必阐述清楚,何况一个高中生呢?这样的问题就没有意义,这样做很难达到课堂上的“静”。

所以,我们的课堂要真“动”真“静”,尊重学生的创造欲,尊重学生的体验表现,用适度、适当、适合的问题来提升他们的境界,激活他们“动”“静”的内因,把动与静恰当运用在课堂上,我们的课就成功了。

二、手段要适当

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是语文教学的追求,教学手段是否有效,是否高效,不仅仅是教的这方面说了算,还需要接受学习方的检验,尤其是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不是我们使用了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就一定代表了讲课的先进水平。我们教师是舌耕为业,我们的语言、手势、眼神、表情是一种手段,普通的教具、粉笔、黑板也是一种手段,教师的一句鼓励性的话语,一个赞赏性的眼神,一手漂亮的粉笔字都能起到启迪学生的作用。而有些老师一味的追求先进的手段,结果弄巧成拙。

有位教师在讲授《祝福》时,整个课堂多媒体一直参与其中,一会儿电影镜头,一会儿栩栩如生的人物图像。色、光、声、像齐全,老师完全丢掉了粉笔,离开了黑板,站在计算机演示台前点击鼠标,把教材的文字图像化了,让学生眼见祥林嫂之貌,耳听祥林嫂之声。抽象的文字变为具体的画面,模糊的形象拉到了你的眼前,师生们都进入到科技所带来的氛围中。然而醒过来之后,却觉得自己当了一回观众,表演者除了老师之外还多了一台机器,这样的课跟传统的“我讲你听”的教学相比,只是多了一件华丽的外衣而已。如此不适当的手段是很容易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带来的结果会更惨烈。

手段是为目的而设的,所以手段要运用得适当。如果只重手段不讲目的的话,应该叫停。当然,也不能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思想,只要我们能恰当地、适当地运用手段,正确地处理好手段与目的的关系,就一定效果很好

三、声情要再现

法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语文教学就是一门艺术,我们教师就是要通过一些渠道去挖掘他们内心的潜力,提升他们的人生境界,让他们流淌出生命的活力溪水,人生的路途上也就有了欢歌。

语文课堂要有“朗读”来支撑,通过声音引导声音,通过声音唤醒心灵,通过声音点燃激情,教师把学生领入到真实而又动情的语言情境之中。有些课堂如果抽掉“朗读”这个支撑点,整堂课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顷刻间连环倒地。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六国论》一课时,只拘泥于文章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结构,而在朗读这个环节上着墨很少。虽然有些文章适合轻读重悟,但是像这样的文章如果不让学生去读,去感知,我总认为是残缺的,不能称之为优质课。没有朗读的语文课是缺乏激情的教学,一声忧郁的“故都的秋”就把学生带进了“清、静、悲凉”的秋天,一句激越悲壮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的江水就在学生面前化成了浇愁的酒和苦涩的泪。在语文课堂上,学生的兴趣是读出来的,学生的语感是读出来的,一堂好的语文课也要读出来。

语文课标多次提出要重视语文教学中“情”的问题,情感不仅仅指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热情,更指内心的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很多课堂教师提问,少数应答,虽然说优质课少见这样的情况,但是课堂上冷冷的、冰冰的现象是存在的,这类课就是缺少了一个“情”字。如果课堂上有了感情的浪花,师生就会精神振奋,激情洋溢。比如《陈情表》这篇文章,作者在文中期望之殷殷,情意之切切,真是字字是泪,句句含情。前人说读《陈情表》不哭者谓之不孝。如果讲授时只重视文言语法的掌握,挤掉了“情”,文字就成了干枯的符号,感染力也就消失了。

当然,有情绝不是靠外加什么东西穿靴戴帽、装腔作势;也不能为情而情、虚情、浮情。它需要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抓住传情的语言,运用多种手段来感染、带动学生。有一位教师在讲授《我与地坛》时,语言干瘪,生硬,渲染真情时目光游离而言笑,把很好的一篇表述人间真情的文章给“糟蹋”了,这样的教学有多大的效果呢?所以,我们教师在上课时要饱含激情、洋溢热情、渲染真情;让学生在情感的天地里徜徉,在优美的意境中体悟。我们的课就成功了。

四、思想要到位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根本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当一个人通过接受教育尽管掌握渊博的知识,但是连一个最基本的人的品质都缺乏,那么教育是失败的。我们每天去学习很多的知识,但只有我们学会了做人,才能真正的掌握其他知识,才能使知识对社会有所用。如果说学校是教会学生做人的绿洲,那么课堂就是在这片绿洲上最靓丽的风景,因为它要把健康的思想植入到学生心中,尤其是语文课。

一堂好课是有思想性的。教材中所选的文章富有丰富的人文价值及精神内涵,教师应以此为媒介,在课堂上对学生植入健康的思想,植入时应该到位不越位。一位教师在讲授《荷花淀》时,对夫妻话别一节,让学生体味夫妻之情而后大谈爱情,当然爱情不是不能讲,但是他越位了,负面效应随之产生。要是有很多课思想经常越位,我们在高考阅卷时见到把父母送进“坟墓”的现象,就不足为怪了。所以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把思想品质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自主的追求,学生就会自觉的挖掘字里行间的思绪和情感,将平面单一的文字演绎成立体灵动的画面,体味书中人物的魅力与哀愁,然后将点点感动、丝丝温暖付诸笔端,在行动时流淌出爱的溪水,我们也就成功了。

以上是笔者一些不成熟的看法,一孔之见,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同仁及大方之家批评指正。唯愿我们的语文优质课“质”更“优”,课堂惊人方才休,那么我们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作者单位:河南省周口市商水一高)

责编 / 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