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手风琴伴奏教学创新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手风琴伴奏教学创新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作为教师要研究手风琴伴奏教学的基本技巧,从基础训练、分析练习曲、乐曲结构、和声配置、伴奏音型入手,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技巧运用于伴奏实践中,逐渐学会熟练地应用和声、织体、节奏、复调等手法,自己变化出适用于各种不同歌曲或器乐曲的伴奏,从而达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手风琴伴奏能力,才能比较好地体现手风琴教学的师范特性。

关键词:高校手风琴教学;伴奏

中图分类号:J6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142-01

要编配好伴奏必须首先对一首乐曲的风格、体裁、结构、调式、调性、歌词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分析研究,然后才能将各种技法使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写出与乐曲水融、浑然一体的伴奏。一首好的歌曲伴奏能起到烘托歌曲的情绪,增强歌曲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用。

一、学会分析作品,确定伴奏手法的运用

(一)分析作品,从分析调式调性、体会色彩特征入手。乐曲常用的调式有大调式、小调式和民族五声调式,不同的调性有不同的色彩特征。乐曲调式的识别主要包括三方面:呈示调式、曲末肯定调式(结束音在主音上,基本属于大调式,色彩明朗,结束音在主音的下方小上的音,基本属于小调式,色彩柔和、暗淡)、和乐曲旋律进行的调式特征。

(二)分析歌词,选择伴奏手法。分析歌词内容、体会歌曲的情感,这也是配好伴奏的先决条件之一。不同的歌曲应采用不同的伴奏手法,才能准确地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伴奏音型的正确选用能使歌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得到准确、生动地揭示,因而也是歌曲伴奏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在手风琴伴奏中,选用好伴奏音型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例如,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际歌》就应采用丰满的强功能进行的和声,即浑厚有力的柱式节奏;抒情歌曲应根据其旋律线悠长,感情起伏较大,速度一般较缓慢的特点,伴奏宜多采用舒缓优美的和声序进和宽广的节奏织体,如《四季歌》;而活泼的歌曲及舞蹈性歌曲,多采用明快的和声、跳跃的节奏,如《小鸭子》、;雄壮的进行曲、坚定有力的歌曲常用的节奏音型其主要特点表现在行进的步伐律动上,规律替的强弱拍显得节奏鲜明,如《进行曲》、《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二、掌握和弦的选择和连接,表现完美音乐形象

和声是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在编配伴奏时要充分重视和声的运用。只有二者的协调统一才能写出与歌曲水乳相融、浑然一体的伴奏。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课程安排在三年级以后开设,基础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学、钢琴伴奏要先于手风琴课程开设。学生对调式、和声有了较系统的学习,无论从理性上还是感性上都有了一定的认识,这无疑对手风琴伴奏的学习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节省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合理地运用和弦是伴奏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各种和声手法的处理,可以更完美地表现伴奏歌曲的思想内容和塑造音乐形象。因此,学习手风琴伴奏必须具备和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和弦在调式中的相互关系以及在和声进行中的倾向性。比如调式中的主和弦(Ⅰ)、属和弦(Ⅴ)和下属和弦(Ⅳ),是调式中最重要的和弦。有了这三个正三和弦,就可以为几乎所有使用自然调式的歌曲配上最基本的和声。常用的正三和弦连接:Ⅰ―Ⅴ―Ⅰ;Ⅰ―Ⅳ―Ⅰ;Ⅰ―Ⅳ―Ⅴ―Ⅰ。其余各级和弦统称副三和弦,在歌曲伴奏中使用它们,可使和声色彩更加丰富,但不宜多用,以免削弱调性。由于受学习时间的限制,初学者应从简单、容易掌握的和声法入手,通过在键盘上反复练习,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不同的和弦有不同的情绪色彩,因而要在和声学的基础上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情绪进行和弦连接。

如歌曲《歌唱祖国》,首先分析它的句法结构:它由六个小句组成,每句四小节,是典型的方正性乐段,实际上到16小节处,已终止于主和弦。17小节后的两句,是个大的补充终止。其次,从歌曲的开始句和结束句,可以看出调式的呈示和肯定。

三、科学训练,提高学生伴奏能力

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好各种基本伴奏技巧,更好的提高学生伴奏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应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学生在初学伴奏时,往往急于上手练习,忽视对作曲者及其作品风格的了解和分析,以及对乐谱上有关标记(如音乐术语等)的揣摩,只是一味凭感觉下意识地弹奏,这样很容易偏离正确的作品风格,更不利于作曲家创作意图的表达和体现。伴奏任何一首新的作品,必须要求学生做到从头到尾把乐谱先看一遍,思考作品的风格、调性、难点等,对复杂指法稍加标记。强调慢速度练习,主要目的是为快速准确地伴奏作好准备,有了慢才会有快。

四、结语

对演奏者来说,除了具备一定的演奏技能技巧之外,还需要具有一些和声、复调、曲式等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使他们的伴奏能力逐步成熟起来。

参考文献:

[1]张德俊,朱艳彬.中国手风琴教育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