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旬阳文化建设的调研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旬阳文化建设的调研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文章介绍了旬阳坚持文化兴县战略,全县文化建设取得的显着成效。分析了县级文化阵地建设发展滞后,农村文化阵地作用发辉不够突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文化产业发展薄弱,大文化发展理念不够成熟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存在问题的对策:要实施五大工程、强化五项措施。五项工程:全面组织实施艺术创新发展工作,深入推进太极城文化品牌打造工程,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深化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巩固成果,推进文物保护工程;五项措施:强化组织领导,强化体制保障,强化人才培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政策调控。

【关键词】 文化;建设;调研

旬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全县总面积3554平方公里,总人口45万人,县城位于汉江、旬河交汇处,曲水环流,形似太极,被誉为“旬阳太极城”,是革命老区县,全国文明村镇建设示范县,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旬阳历史悠久,秦时设关,西汉置县,受秦、楚、蜀文化和明清移民影响,形成南北兼容的文化特征和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境内自然风光、人文景观、革命史迹遍布。近年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全县工作大局,大力弘扬先进文化,不断巩固提高创新发展全国、全省文化先进县成果,努力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美好旬阳提供强劲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

一、现状与成就

1、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一是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坚持大型活动重点组织、节庆活动常年不断、阵地活动天天坚持,每年组织全县性大型活动在10场次以上,社会举办各类文化活动100余场次以上。文化下乡做到了常年送、经常送。各具特色的春节系列文化活动、广场文化、镇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极大地丰富活跃了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营造出了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二是文艺创作硕果累累。每年创作发表展演文艺作品在1000件以上,获得各级奖励每年近百件,相继推出了以《生态旅游兴安康》、《汉江号子》、《吉祥安康》、《兰草花》、《汉水游女》、《秦巴踏歌》等代表性舞台文艺作品,在全国省市文艺调演、征文中频获奖项。大型原创民俗歌舞节目《兰草花儿开》,作为2010年第二届陕西省农民文化节主会场开幕式节目,被评为“优秀剧(节)目奖”。县办《太极城》文学刊物按时保质出刊。20多位文艺作者相继出版了个人作品专集40余部。三是非遗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在全县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组织实施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县政府已公布6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60名非遗继承人,成功申报3个省级、20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先后出版了30余部(盘)太极城文化研究、旬阳民间故事、民歌、戏曲、汉剧、汉江号子等系列丛书及音像制品。举办了系列文化遗产保护活动,承办了“陕西省陕南民歌大赛”、“全省首届农民戏剧节分会场”等大型赛事,参加了全市、全省民间艺术展演等多项活动,推出了一批有影响、有质量的地方特色文艺节目。旬阳被评为全省非保工作先进县,被文化部授予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

2、文博事业突破发展

组织申报了省保、国保单位,新增了3处全省文物保护单位。先后两次对县内田野文物进行了祥细普查登记,重新公布了69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积极配合搞好旬阳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全县文物保护点达到1300余处,并有两处重大发现。县财政投入30多万元,对文庙再次进行了维修,为博物馆安装了电子监控设施,先后征集文物500余件。支持开办了陕南第一家民营“民俗博物馆”。几年来争取上级文物专项资金近8百万元,对文庙、蜀河黄州馆、红军纪念馆、清真寺、洞儿碥庙等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维修。文物保护工作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旬阳对外宣传、文化交流和对人民群众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窗口和阵地。

3、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发展

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组建了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电视台、文化综合执法大队等事业单位和电影公司、新华书店、网络公司等文化企业。县文化馆、图书馆被评估定级为国家二级馆和三级馆。博物馆成为安康唯一、陕南最大的县级馆,被评定为国家三级馆。镇村基层文化建设全面加强,全县创建命名了13个基层示范文化镇,22个镇均建成了综合文化站、村村通服务站和电影放映队;90%以上的行政村设立了综合文化活动室和村广播室,100%的村成立了村民自乐班,“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十一五”期间全县共争取国家及省市文化文物建设项目投资金1702万元,县乡村累计投入近3000万元,创历史之最。全县现有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近500家,从业人员2千余人,年实现利税千余万元。

二、经验和问题

主要经验:一是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抓文化。县委、县政府将文化建设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列入县对部门、镇年度目标责任考评。确立了“文化兴县”的战略和“兴汉水文化,创旬阳特色,建设文化大县”的目标,科学制定了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加快基层文化建设、创建基层示范文化乡镇、加强文物保护、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等一系列政策,先后组织实施了“基层文化示范乡镇”、新农村文化建设“六个一”工程、“文化建设年”活动和“先进文化进乡村”等卓有成效的活动,县乡村各级投入文化建设资金达千余万元。2009年旬阳被表彰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二是文化部门竭尽全力搞文化。全县文化文物部门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确立的文化文物旅游工作发展目标,坚持“创新发展、突破发展、繁荣发展”三大工作主题,精心谋划,真抓实干。三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促文化。在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机关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等方面各相关部门同心协力、密切配合,成效明显,丰富了城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四是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兴文化。各类社会文艺团体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自乐班、业余演出队、文化大院、皮影队、文学艺术协(学)会、管乐团等成为活跃在城乡群众业余文化活动中的一支支重要力量,使旬阳文化建设呈现出勃勃生机。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近几年来,虽然国家投入基层文化建设的力度加大,镇村两级文化阵地建设逐步改善。但从整体上看,县一级文化阵地建设发展滞后,特别是县文化馆、图书馆场地狭小、设施落后,文化中心剧场仅能容纳400余人,其它用于对外开放的文化阵地基本没有。二是农村文化阵地作用发挥不够突出。镇、村两级虽建起了文化站室和农家书屋,配备了一定设施,但由于镇村重视程度、机制管理、经费及人才等因素的影响,阵地作用发挥不突出,少数甚至闲置。三是专业人才队伍亟待加强。旬阳县文化队伍人才匮乏,特别是舞台艺术创、导、演人才青黄不接,后继乏人。舞台艺术缺乏专业人才支持,长期靠临时抽人应对各种重大文化宣传活动。在文化管理、艺术表演和产业发展方面缺乏专而精的人才队伍。镇文化站基本上没有专业人才,严重制约了文化事业发展。四是文化产业发展薄弱。受传统文化和官办文化的影响和束缚,少数人对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认识不高、信心不足,加之缺乏文化产业规划和引导,缺少竞争力强、效益高的文化大企业和经营大户,致使文化产业发展总量少、规模小、效益低。五是大文化发展的理念不够成熟。认为文化工作无非就是“唱唱歌,跳跳舞”的事情,缺乏大文化、大发展的理念。

三、对策和措施

1、实施五大工程,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全面组织实施文化艺术创新发展工程。支持群众艺术创作组织建设,不断发展壮大业余文艺创作队伍,抓好“双千”工程,即组建千名业余文艺创作队伍,保持每年有千件以上各类文艺作品在县以上发表、展演,鼓励多出精品,每年在市以上获奖作品要达30件以上,在全市处于领先地位。坚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城乡群众文化活动,县上每年力争组织两次以上全县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各乡镇村要发挥工会青年妇女组织和文化机构的作用,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节庆、集会等载体,因地制宜,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每年送戏、送展览、送辅导下乡不少于100场次。要大力支持发展乡村文化、社区文化、机关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老年文化、少儿文化等,形成兴旺繁荣的良好局面。

(2)深入推进太极城文化品牌打造工程。充分发掘和利用旬阳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学习借鉴各地文化产品开发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努力创作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旬阳地方特色、深受群众喜爱的优秀文学作品。着力实施文化精品战略,开发以旬阳民歌民舞民曲和汉调二簧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文化和以舞台表演艺术作品为主的现代文学艺术、影视、学术项目,包装一批文化精品,打造一批体现旬阳“太极文化”特色、具有省级乃至国家级水平的文艺精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借助省市及其他地区重要节庆、会展等文化平台,宣传推介旬阳文化产品和服务,提升旬阳文化影响力。

(3)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要建立县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不断完善功能定位;制定各级公共文化设施管理办法和服务公约,建立公共文化机构评估和绩效考评机制,提高文化资源的利用率,增强其吸引力。建设旬阳文广大厦,实施县博物馆迁建工程,新建县民俗博物馆,巩固提高文化站、文化室、农家书屋、村民自乐班建设成果。动员县直部门开展“文化扶贫”活动,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支部联建和联乡包村等形式,支持乡镇和村搞好文化站(室)建设,帮助文化落后乡村解决文化产品和服务匮乏的问题。支持社会公益性文化机构建设,鼓励民间开办博物馆、图书馆、俱乐部、游乐场等,积极推行部门文化场馆室向社会免费开放,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4)深化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工程。坚持以资源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政府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文化产业运行模式,形成开放型、多元化、规模化、网络化的产业格局,把文化产业培育成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一是培育壮大文化市场经营业。支持文化娱乐业、图书发行业、印刷业、网络业、工艺品加工业、音像影视业、信息业、艺术培训等进入经营市场,建立专营市场、培育骨干企业、发展规模经营户,年创利税达到5000万元以上;二是鼓励事业单位领办文化产业。发挥社会事业单位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开发拓展文化产业的延伸产业,组建文化集团公司、传播公司、服务公司、演出公司、影视公司、广告公司等经营性公司,强化服务职能,完善产业项目,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逐步向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三是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吸引外商来旬投资文化产业;四是要大力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并以此为切入点,加强对干部群众进行大文化教育,以大文化搞活大市场。

(5)巩固成果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工程。一是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制定《旬阳县文化遗产保护实施方案》,充分挖掘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打造弘扬以汉水文化为代表,具有地方特色的太极城文化品牌。二是加大田野文物保护力度,有效保护地上地下文物。重点做好6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抢救性保护维修。制定旬阳古民居保护方案,实施重点保护开发。全力争取与实施青铜沟古矿洞大遗址考古工作,申报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做好准备。三是加大对文物重点项目建设力度,全面完成全县文物重点项目建设工作。重点突出县博物馆、太极城民俗博物馆、黄州会馆、杨泗庙、红军纪念馆园区“四馆一园”建设,争取各方支持,力争在“十二五”实现全面竣工使用。四是充分发挥文物的功能作用,切实做好保护与利用。广泛深入开展文物宣传教育活动,使之成为旬阳对外文化交流、旅游观光的窗口和对全县人民群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热爱家乡教育的重要阵地。

2、强化措施,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强化组织领导。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并纳入领导干部任期考核内容之一。各相关职能部门应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努力形成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合力。

(2)强化体制保障。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纳入总体规划,不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挥政府在文化管理方面的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强化行业管理和宏观调控职能,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文化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改革,探索新型的管理与分配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强化人才培养。一是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文化人才管理制度和用人机制。健全人才评估、选拔、激励保障机制和流动机制,千方百计引进一批文化精尖人才,把优秀人才集聚到文化事业建设中来;二是切实抓好文化人才培训工作。采取各种形式,加强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制定文化人才培训计划,建立健全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实施“文化人才工程”,加强对创新型策划人才、产业经营人才和文化新技术开发应用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培养造就农村文化骨干人才和文化能人。努力在全县形成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勇于创新的文化文艺人才群体。

(4)强化资金投入。认真落实文化经济政策,加大公共财政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设立文化发展专项基金,用于支持文化创新、精品生产、重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的建设,加大对具有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鼓励社会各界投资兴办文化企业和从事文化开发项目,简化项目建设审批等程序,支持多种经济成分参与文化改革和发展。对文化事业建设要给予政策优惠和扶持。

(5)强化政策调控。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文化法规和政策,制定完善发展文化事业、建设文化大县的相关政策,并切实抓好落实。进一步依法规范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文化法制宣传教育,加大对发展文化事业重要性的宣传力度,引导社会各界形成广泛共识,努力营造加快文化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和社会环境,促进全县文化事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