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软件产业价值链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国的软件企业规模很难成长起来;而像微软、IBM这样的公司,却能够发展成巨型的企业。
应该说,没有一个国家对软件产业的政策比18号文件更加优惠。但是,为什么这么优惠的条件,软件产业却没有像想象的那样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呢?我觉得,我国软件产业发展的瓶颈就是没有形成完善的价值链。
价值链的重要性
美国的一些大公司,他们的人均产值一般应该是几十万、上百万美元。而我国软件的从业人员粗略地说有几十万,软件的总产值才几百多亿。我们的大软件企业有几千人,实际上销售额也就几个亿,人均产值也就十多万人民币。
可见我们有效的生产率比较低。我认为这很大部分原因因为内耗,也就是重复浪费。造成这样重复很关键的因素就是产业链的不完整。
我们来看看微软的发展历程。它开始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现在成为一个拥有从操作系统到中间件到应用软件全线产品,是一个3万多人的公司,几乎覆盖全球,从研究到开发到生产到基础服务的过程―这是一个以微软为导向的价值链。另外,除了基础研究和前瞻性研究在大学里边研究,很多实用的技术在企业的研究院里完成的―这是美国一个比较完备的市场体系。这也是微软得以发展壮大的根基。
再看看我们中国。中国那么多的软件公司的产品,实际上更多是在国外的软件产品上做一些增值的服务,在一些比较小的应用上做开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软件产业没有形成自己的生态体系。
价值链的断开会导致企业没有核心竞争力,也就导致企业没有生命力,研究单位的研究成果也就没有出口。
探寻价值链断开的原因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可能是全国唯一一家专门从事软件研究的研究所,还有一些高校也在做一些研究。但是我们的研究、开发、服务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产业链条。因为企业一方面没有大到可以自成体系,一方面却不愿意和研究所合作。
现在公司和研究所、高校的合作一开始都很热乎,等到公司自认为把技术掌握到了以后,就把研究所、高校一脚踢开。研究所和高校也对公司开始怀着不信任的心理,不愿意把技术给他们;或者干脆找3、5个人,自己从头办公司。所以双方很难形成一个完善的产业链。
现在很多企业开始自己办研究院。这从理论上讲对的,这是在不断完善自己的价值链。但是从实际意义上讲又是不对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企业完全可以通过研究所、高校的社会资源来补充它的研发力量。
目前我国的软件企业还没有真正成长起来。最大的软件企业号称有5000人,但是他们什么产品都做,严格讲还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在我们的软件企业还没有成长起来之前,软件最主要的研发力量还应该是在研究所、高校。
从研究所、高校的角度来看,他们开发一个软件产品,从成果到产品,从产品到商品,还有一个很长的路程。现在更多的是内部在循环,很多研究成果在研发单位就烂掉了。另一方面,企业里边却还在做低水平的开发工作。这样对我们的产业体系特别不利。
如何把价值链连接起来?
我认为,如果在我们国家相应的配套体系上,包括政策支持上,能形成这样一个推动力,就能非常好地改善我国软件的生态环境。比如说,要求企业和研究所、高校来合作;反过来说,对研究所、高校办公司也应该有所约束。
事实上,现在我们很多科研计划是要求由企业牵头的。一方面我觉得这比较积极,表明科技是应该为产业服务的。但是另一方面,这样做在操作的时候很容易走向极端,造成资源的浪费。比如说,现在往往企业在申请项目的时候确实是联合了研究所、高校,主要是请他们帮助撰写申请书,但是项目拿下来之后并没有真正一起去做研究,经费划分下来还是各干各的。
也许大家会问,一个研究课题在高校研究所做完以后,应该怎么给企业才合适?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在合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企业希望这个技术从头到尾都属于自己;研究单位也想肥水不流外人田,课题做起来以后,就想自己成立一个公司把它做起来。
怎么样把产业链条接起来,我想恐怕还是要从政策层面上下点功夫。说是强制也好、引导也好,要让研发单位主动和企业合作。比如说,现在我们软件所的人员成本比较高,如果我们软件所按国家规定把帮助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就可以享受18号文件,人员工资列入成本。不过,对研究成果的出口要有要求,比如说要有成果推广使用的考核指标。反过来对企业来说,如果企业主动向研究所、高校购买科技成果,就给他们减少税收,等等。
我们软件研究所目前的定位是“面向软件技术未来”,做“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研究,主动放弃和企业面对面的竞争,使我们的技术形成对产业的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