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伯夷叔齐传说的文化价值阐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伯夷叔齐传说的文化价值阐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伯夷叔齐的历史传说,从产生到当前作为河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流传的过程中内涵越来越丰富,在不同的著作中出现,承载了不同的文化意义。文章通过对《论语》中相关章句及阐释进行综合分析,力求还原《论语》伯夷叔齐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以更好地探讨伯夷叔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

【关键词】伯夷叔齐 《论语》语境 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I2 【文献标识码】A

伯夷叔齐在《论语》中出现了四次,有的是在对话中,有的只是一句简单的评价,在不同的语境中,这些内容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也各不相同。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朱熹《论语集注》、杨伯峻《论语译注》、南怀瑾《论语别裁》、钱穆《论语新解》等相关的阐释以及《论语》中相关的章节,尽量还原《论语》中对话语境,从而真正地了解孔子对于伯夷叔齐的评价,探讨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

坚持政治理想的耿介、清高

《论语・公冶长》篇,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①。各家对于这句的注释和阐释各不相同,各有侧重,具体的事件大家都没有过多的评价,肯定更多的是伯夷叔齐耿介或者清高的人格魅力。

杨伯峻《论语译注》在这章注释里概述了伯夷叔齐的故事,并把这句翻译为:“伯夷、叔齐这两兄弟不记念过去的仇恨,别人对他们的怨恨也就很少。”②

朱熹《论语集注》注释这章时引用了孟子的话进行阐释,“不立于恶人之朝,不与恶人言。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③朱熹以此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其介如此,宜若无所容矣,然其所恶之人,能改即止,故人亦不甚怨之也。”④朱熹认为伯夷叔齐的态度体现了他们耿介的人格魅力,不是为了利益的纷争,只是为了自己的道德理想。朱熹《论语集注》对这章的注释还引用程子的话:“不念旧恶,此清者之量。”⑤并且程子认为伯夷叔齐的心,唯有孔子能真正懂得。“清”的涵义,翻译为“清高”。程子肯定了伯夷叔齐清高的人格魅力。

《论语・公冶长》中孔子与子张探讨陈文子的时候,曾评价陈文子“清矣”。陈文子在崔杼杀死齐国国君的时候,放弃了自己的财产,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看到同样的情况,陈文子还是离开了。对于这种行为,孔子认为“清矣”,但是在子张问“仁矣乎?”孔子认为“未知,焉得仁?”⑥“仁”在孔子的思想中是最高的道德标准,在《论语》中,孔子很少在评价人物的时候,轻易地用“仁”来评价。在这段对话中,孔子肯定了陈文子清高的品质,却认为他没有达到仁。同样的,“清者之量”中的“清”与孔子评价陈文子的行为是一致的,符合孔子对于伯夷叔齐在扣马而谏之后隐居首阳山的行为评价。

南怀瑾《论语别裁》对这章的阐释引申了现实的涵义认为孔子是针对自己在鲁国做司寇时的政治恩怨所发的感叹。

钱穆《论语新解》对这章的阐释认为伯夷叔齐能做到心清明无滞碍,如孔子不怨天不尤人,虽然这个世道没有合乎自己理想的国君,但是可以做到无所怨。钱穆先生认为子贡、司马迁都问伯夷叔齐有无怨念,而孔子认为他们是没有怨念的,这正是“圣人之知人,即圣人之所以明道。”⑦钱穆先生对于这句的翻译是:“伯夷叔齐能不记念外面一切已往的恶事,所以他们心上亦少有怨。”⑧

以上各家阐释的角度不同,但在观念上或者说价值内涵上是彼此相通的。首先,肯定伯夷叔齐耿介的品质,不与同自己观念不同的统治者合作,但是并不去怨恨别人,别人也会对他们宽容。其次,对伯夷叔齐清明品质的肯定,前往周朝追寻周文王的脚步,但是却遇到了武王伐纣。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离开,通过离开来坚守自己的理想。这一点与孔子曾经评价过的陈文子是一致的,所以程子才可能认为“二子之心,非夫子孰能知之?”⑨最后,在这种评价中蕴含了孔子自己的一种情绪,是对自己的劝慰,保持“心清明无滞碍”,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笔者认为这章内容,孔子主要是通过对伯夷叔齐的评价,希望自己的学生从他们身上学习处世态度,坚持地追求自己的政治理想,即使不能实现,也不要怨天尤人,充分体现了伯夷叔齐耿介、清高的人格魅力,因此解释为不记念别人的恶行,心无怨念更为合适。

坚持道义的仁心、仁道

《论语・述而》冉有曰:“夫子为为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⑩这章是子贡和冉有想知道孔子对于卫国国君辄拒绝接纳他的父亲蒯聩入国的态度。首先这个问题本身是孔子的学生为了遵循礼,没有直接问孔子对于卫君的态度,没有把孔子陷入为难的境地。从结果而言,子贡了解到了孔子对于卫君做事的态度,方法和途径是通过对伯夷叔齐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现了孔子的价值观,他认为伯夷叔齐“求仁而得仁”,所以他们不会后悔自己坚持道义。

杨伯峻《论语译注》对这章的阐释认为孔子觉得伯夷叔齐他们求仁德,便得到了仁德,没有什么怨悔。言外之意,是不赞成卫国国君的态度。并且在注释中叙述了卫国所发生的历史事件,朱熹《论语集注》这章的注释,对于“怨”,朱熹解释为“悔”。他认为伯夷叔齐各自遵循自己的价值观,他们所追求的合乎天理之正,即乎人心之安,伯夷在继承君位的事上,遵循“父命”,即“孝”;叔齐则遵循“悌”;这就是朱熹所说的伯夷叔齐“各得其志”。《论语・学而》中有子有一段话,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伯夷叔齐的行为,找到了为“仁”的途径,“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卫国国君拒绝接纳自己的父亲回国,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怕失去天下。违反了“孝悌”的伦理原则。

南怀瑾《论语别裁》注释这章时,把“为”解释为“做”的意思,是孔子做卫国国君的意思。孔子认为伯夷叔齐不会埋怨,因为他们立定了志向,为达到最高道德的标准,宁愿饿死,求仁得仁,没有什么可埋怨的。在这里,南怀瑾先生肯定的是伯夷叔齐所坚守的最高道德标准,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即使是生命,他们也不会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