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白居易集唐代著录概况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白居易集唐代著录概况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白居易作为一位唐代作品数量最多的诗人,历来为唐代文学研究的重点。介于其诗集,文集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因而其别集数量,较之唐代大部分诗人显得较为可观。而在研究白居易创作及相关问题之前,有必要先对其文集的著录概况,版本源流作一个系统的梳理,才能较完备的掌握白居易的作品文献资料。笔者参考了朱晋城先生编撰的《白居易集笺校》所录之序跋,并以万曼先生所作《唐继叙录》为以理论支撑,试以唐代为例,对白居易文集的著录概况作一个介绍。

关键词:白居易 ;文集;版本

白居易的别集最早出现于元和十年(815年)左右,之后共经历了六次主要的作品集结过程,才形成最早期的七十五卷本系统。需要指出的是,唐代的白集绝大部分都是由白居易生前自己自行编撰完成的。包括最早底本在内的五次别集集结(长庆四年(824年),元稹所编五十卷版《白氏长庆集》除外),以及《洛中诗》、《元白因继集》,《刘白唱和集》。

而对于在唐代总目收录白居易个人别集的情况,主要在《新唐书・艺文志》、《崇文总目》当中有收录,在《旧唐书》中未有著录。《新唐书・艺文志》之《白氏长庆集》七十五卷,与白居易自编的《白氏集后续》的卷数相同。但是《崇文总目》录的《白氏文集》为七十卷。二者卷数之差异,大概是因为修《新唐书》之史官不曾目见白居易之集子真本,因而直接依据白居易自行著录的情况,录为七十五卷。

《白氏文集》的最早底本在一首题为《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中戏赠元九李二十》的诗中被提及:“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1]①诗中提及的十五卷的集子,根据白居易作《与元九书》的资料可知该底本把白居易的诗一共分成四类,其中讽喻诗一百五十首,闲适诗一百首,感伤诗一百首,杂律诗余四百首,共七百五十余首,共编为十五卷,时间约为元和十年(815年)左右,该集子虽然编目不大,但该集子既是后来《白氏文集》的最早的底本。

在这个底本的基础上,白氏别集从长庆四年至会昌五年,先后经历了六次集结,形成了唐代七十五卷本的别集系统。

长庆四年(824年),元稹作序跋《白氏长庆集序》题“尽征其文,手自排缵,成五十卷,凡二千一百九十一首”[2]② ,此即是《白氏长庆集》。这是白居易个人作品的首次集结。

大和二年(828年),白居易在《白氏长庆集》的基础上,又再次做了续编,该集子序中提到:“前三年,元徽之为予编次文集而叙之,凡五帙,每帙十卷,记长庆四年冬,号《白氏长庆集》。后来复有格诗、律诗、碑志、序记、表赞,以类相附,合为卷轴,又从五十一以降,卷而第之。”[3]③此序详细阐述了该部后集的体例,分类形式,以及大体规模。只是序中并未言明具体卷数,因而推断这部后集是白居易创作和收录同时进行的产物。

大和九年(835年),又把“前后所著文大小合二千九百六十四首,勒成六十卷”[4]④,置于庐山东林寺经藏院中,取其题为《白氏文集》。

_成元年(836年),又编一部《白氏文集》,此文集七帙六十五卷共三千二百五十五首,置于洛阳圣善寺钵塔院内。

_成四年(839年),又编一部《白氏文集》,此文集七帙六十七卷共三千四百八十七首,置于苏州南禅院前佛堂内。

以上三个本子,卷数由最初的六十卷,随时间年限增加,卷数亦增加至六十七卷,因而编于_成四年的《白氏文集》还不是定本。

在清人钱曾所作序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则》的第二则中对这五次集结有作论述:“今考居易尝自写其集分置僧寺,据所自记,大和九年置东林寺者,二千九百六十四首,勒成六十卷。开成元年置于圣善寺者,三千二百五十五首,勒成六十五卷。开成四年置于苏州南禅院者,凡三千四百八 十七首,勒为六十七卷。皆题曰《白氏文集》。开成五年置于香山寺者,凡 八百首,合为十卷,则别题曰《洛中集》。惟长庆四年元稹作《白氏长庆集序》,称尽征其文,手自排纂,成五十卷,二千一百九十一首。又称明年当改元,长庆讫于是,因号《白氏长庆集》”⑤[5]。

会昌五年(845年),在前基础上,白居易再做后集续编,形成了七十五卷本的《白氏文集》系统,这个七十五卷的系统,既是白居易作品的最后一次集结,因为白居易于次年,会昌六年(846年)逝世。对于该七十五卷本的介绍在白居易作的《白氏集后记》里有写到(收录于清代学者黎庶昌所作序跋《跋日本活字板白氏文集》、清代学者丁丙作序跋《善本书室藏书志》之中):“白氏前著《长庆集》五十卷,元微之为序;后集二十卷,自为序;今又续后集五卷,自为记。前后七十五卷,诗笔大小凡三千八百私事首。集有五本:一本在庐山东林寺经藏院,一本在苏州禅林寺经藏内,一本在东都圣善寺钵塔院绿库楼,一本付侄龟郎,一本付外孙谈阁童,各藏于家,传于后。其日本、新罗诸国及两京人家传写者,不在此记。”⑥其中分藏五处的这五个本子,到底是换成了七十五卷本的新本,还是沿袭大和至_成年间的旧本,白氏并未作出说明。

除了以上《白氏长庆集》、《白氏文集》版本系统以外,清代学者黎庶昌作序跋《跋日本活字板白氏文集》提到白居易还自行编撰有《洛中诗》十卷、《元白因继集》十七卷,《刘白唱和集》五卷。日本那波道圆在其所作序跋《白氏文集后序》中,对白公自行编撰的以上集子有以下论述“若夫其集之在庐山,在东都,在苏州,及洛诗洛中集、因继集、刘白唱和集等,虽尽在全集中,无一不自记自解焉。”⑦

以上为白集在唐代,纵向上的版本演变经过,经历了从成型走向成熟,在卷数上也经历了由波谷到波峰的时期。结合以上六篇序跋,可以将此系列的过程有一个深度的认识,同时也可以对唐代白集著录的概况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1]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2]万曼.《唐继叙录》[M].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

[3]陈友琴.《白居易资料汇编》[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4]祝尚书.《宋集序跋汇编》[M]. 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5]谢思炜.《 白居易诗集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

注解:

①[唐]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中戏赠元九李二十》,万曼《唐继叙录》,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页305;

②[唐]元稹:《白氏长庆集序》, 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六集,页3972;

③万曼:《唐继叙录》,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4月版,页306;

④[清]钱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则》, 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六集,页3982;

⑤[清]钱曾:《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则》, 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六集,页3982;

⑥[清]黎庶昌:《跋日本活字板白氏文集》, 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六集,页3999;[清]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 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六集,页3997;

⑦日本那波道圆:《白氏文集后序》, 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第六集,页3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