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手艺人的生存之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手艺人的生存之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北京扣钟北里,早晨8点。一阵金属叮当声过后,有人大声吆喝:“磨剪子嘞,锵菜刀!”磨刀匠来了!小区居民们一刻也不耽误:厨师、家庭妇女、老年人纷纷拿出不好使的钝刀来到街上。磨刀匠已经在人行道上摆好了砂轮和磨石,用不了5分钟,刀又锋利如初,价钱5元。

“我只在这儿呆一个钟头,过后我就转到别的小区去。”36岁的苗军和笔者聊起来,长期的户外工作让他脸色黝黑。他每天骑着自行车转悠好几公里,每个地方一星期只去一次。只要他一来了,街道便热闹起来。“我的主顾大多数是餐馆厨师。我晓得他们需要我,我们这个行当没人能替代,所以我不缺活儿干。”这位磨刀匠每月挣1500元左右,顾客有固定的,也有偶然遇到的。“我这是第一次遇到他,我听说这儿有个磨刀匠,正好有把菜刀想让他给磨磨。”一位居民说。在这里磨刀不用预约也不必排队等候,立等可取。

对中国人来说这种场面司空见惯,但西方人却对此感到惊讶。27岁的法国留学生阿努克认为:“这些街头职业让中国城市充满生机,至少这里的街道比法国热闹得多。”45岁的托马斯,一位在北京工作的比利时人,觉得流动商贩让他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候,卖冰激凌的、磨刀匠、杂货商开着小卡车到村子里去做生意。“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友好而发自内心的,顾客们彼此熟悉,还可以不慌不忙地和卖东西的人聊天。我还记得卖冰激凌的小卡车上播放的音乐,附近的小孩子们都跑过来。今天,村子里再也看不到这样的场面了。”

工作不稳定

这些流动的手艺人在商业中心和摩天大楼下再现了乡村生活场景,但他们的工作缺乏稳定性。理发匠、磨刀匠、修鞋匠、弹棉花的以及其它传统流动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是农民工。他们来自农村,放弃田地,以求在城市找一份报酬高点儿的工作。40岁的王金兰就是这种情况,她从安徽来到北京,干起了修鞋行当。过去她在老家种水稻,在生了第一个孩子后,手头拮据。“有个朋友建议修鞋这行,她教我手艺,我用了差不多6个月时间练习。现在我凭着手艺每月可赚一两千元,这比我以前在村里赚的要多。”现在她在扣钟北里大街上已经摆了几年鞋摊了。每天晚上回家时,她就把工具箱锁上留在那里。这可以让她保住自己的地盘。“我不怕被偷,就怕丢了地盘。如果几天不去,这里就被别人占了,就得另找地方,还得重新招揽顾客。”

每星期工作6天,王金兰承认工作非常辛苦,胳膊酸痛,双手肿胀,还有伤。但她不想停下来,她希望多攒些钱好让老家的两个孩子上学。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她掌鞋缝鞋都只要3到5元。干得时间长了,她有了一些固定的顾客。一位住在附近的女士这样评价她:“我认识她好几年了,经常找她修鞋,她手艺挺好的。”

工作独立

陈显能也是个修鞋的。他的工作会受到天气影响,当雨下得太大时,他停止了接活儿。虽然已是57岁的年纪了,但他不愿闲呆在家里。“幸好北京不常下雨,”他笑着说,“我想找点儿事儿做还能挣点儿钱,所以就选了这个自由自在的活儿干干。如果为别人打工,月末能不能领到工资,我可没有把握。”我们访问过的这些个体从业人员,没有老板,不用付租金,也没有合法手续。他们当中有些是农民工,有些是城市居民――热爱这一行的手艺人。流动理发师赵书章就属于后者。为了能够自由自在地工作,他离开了舒适的理发店。这位69岁的老师傅认为,“理发店没有这里自在,因为没工夫与顾客聊天。现在我自己说了算,我在外面行动更自由。很多朋友来看我,找我理发。”这些街头工作者甚至得到了周围店铺里的同行们的尊重。一个小理发店店主说:“我们的顾客群不一样,我的顾客对服务质量更挑剔,而他们的顾客穷一些,这些街头职业应该继续存在下去,因为他们为穷人提供了就近服务。”

当地政府允许这些小生意的存在。上海市政府曾经想把这些流动职业从浦东繁华商业区赶走,但后来考虑到它们的社会实用性和游客的兴趣,改变了主意。一位长期居住在上海的德国人认为:“对外国人来说,街头职业是他们体会中国文化的一种方式。”

街头职业在中国顽强地经受住了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但没人知道它还能坚持多久。这些行当后继乏人,就像北京的一位居民所说的那样,“街头手艺人越来越少了,年轻人看不起这些工作,我觉得很可惜。”她拿着刀匆匆走向还没走远的磨刀匠。

一位精力充沛的理发师

“剪短些!”顾客要求着。剃刀和剪子动了几下,几分钟事情就搞定了,头发剪得很齐整,一丝不乱。匆忙的顾客从兜里掏出2元钱,满意地走了。流动理发匠赵书章的服务又好又便宜,所以名声很好。69岁时,他曾一度放下剪子,“我生过病,为了恢复身体,我需要在户外做些运动,所以我决定重操旧业。”赵书章是北京人,很活跃。没有顾客时,他通过跳绳或踢毽子锻炼身体。“理发店里很无聊,大家都忙,但我在这儿有时间和顾客聊聊天。”

每天有30到40人光顾这个槐树下的剃头摊儿。他在这棵树下干活已经好几年了,它成了他的标志,顾客知道在这里可以找到他。他们中的很多人和他成了朋友,一位顾客说:“与美发厅相比我更喜欢来这儿理发,价钱不贵,他的理发技术也不错。”

赵书章是跟一位在北京知名理发店工作的叔叔学的手艺,然后从建筑工人变成一位理发师。开始时他在一家理发店工作,由于不满意薪水,他决定自己干。“在理发店时我每月只赚1000元,现在我赚两倍多,生活够用了。”

与其他街头手艺人不同的是,赵书章过着舒适的生活。他的儿子有一幢二层楼房,在经济上能养活他。他工作只是一种乐趣。年轻人对他工作的冷漠并不影响他的情绪。“我希望能干到80岁。”在他看来,工作就是健康。

现代化浪潮还没有将剃头匠、修鞋匠、磨刀匠赶走,这些手艺人仍旧游走在中国城市的大街小巷。比起舒适的店铺,他们更喜欢呆在喧闹的街头。他们在西方已消失了几十年,但在中国却生存了下来,成为另一个时代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