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古乐之花――屈家营音乐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古乐之花――屈家营音乐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京南有古乐

固安历史悠久,东周至秦名为方城,西汉设置方城县,隋开皇六年始称固安县。自元建大都始,固安几为京畿,加之坐落京南,九省御道纵贯南北,故而民风高古、文化灿烂。

固安,北依燕山,西枕太行,东望渤海湾,南邻白洋淀,是京、津、保腹地的金山角、落凤坡。悠久的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这方土地深厚、浓郁的文化积淀,孕育滋养了魏刘放、晋张华等一大批文化名流以及水墨丹青、戏曲音乐、工艺美术等琳琅满目、多姿多彩的民族艺术精华。

蜚声海内外的屈家营音乐会就诞生在这里,而且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了600余年。600年前,战国时期音乐始祖师旷的后人,将一套精美绝伦的中华古乐传授给了屈家营的先贤们。高古典雅、卓尔不群的屈家营音乐,在技艺精湛的老乐手演绎下,声名鹊起,威震京南。州大庙是华北地区最负盛名的药王庙,有“天下大庙数州”的美誉。万历年间,明神宗朱诩钧又敕令兴办州庙会。每当庙会期间,僧道齐至、商贾云集、社火竞技、好戏连台,可谓红火至极。屈家营音乐会应邀参加,每每出类拔萃、技压群雄。

屈家营音乐会始建于明永乐至清嘉庆年间,可鉴证的是毁于“”期间的一顶“天”,该“天”是音乐会坐乐时所用的一种棚帐,边条上绣有文字:本会自开会以来,已不详其数载,嘉庆年间行将失传,现有某某人等扶持资助,于咸丰年间再兴本会。据此,屈家营音乐会在清代中叶就已存在了。迄今为止,音乐会共续谱五次。第三、四、五次续谱的时间分别是咸丰三年(1853年)、民国37年(1948年)和1980年,这三种谱本至今完好无损。

康熙60年,音乐会应邀进宫为康熙祝寿演出,龙颜大悦,赐黄罗伞、龙凤旗,还有玉器、笙、笛等多件乐器。

悠悠历史,茫茫岁月,屈家营音乐会曾历经坎坷。清咸丰三年,抗战时期、期间,屈家营音乐会出现过三次危机,音乐会几代乐手和屈家营村群众舍身相救,才使乐谱和乐器幸免于难。抗战胜利后,音乐会出现了第二次鼎盛时期,乐手满棚,乐器双套,乐谱完整;改革开放后,音乐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1984年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定期派专家进行指导、扶植,并在固安召开了“全国首届鼓吹乐艺术研讨会”;1987年音乐会赴北京音乐学院和参加亚太地区文化交流演出,在音乐界引起了很大震动,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肯定,美、英、澳、日等十多个国家的专家学者来屈家营考察学习;2000年音乐会先后荣获全国“群星奖”银奖、河北省庆祝建国五十周年音乐大赛特等奖。

乐队为固定编制,24名乐手为“满棚”音乐,12名乐手为“半棚”音乐,记谱方式完全是古代的“工尺”谱,教学采取口传心授方式,学者皆须背会所有曲牌方可接触乐器。由于演奏场合不同,乐队排列分坐乐与行乐两种。会乐时,乐手们围一长桌而坐,管乐在长桌两侧,云锣和其他打击乐在长桌两端。单独演奏打击乐合奏时,乐手们围成一个弧形,鼓居中,两副钹,铙及铛子、镲分坐在鼓的两侧。行乐时,乐队呈二路纵队,顺序大体是:会旗、笛、笙、管、钹、镲、鼓,行乐时不用铛子。

屈家营音乐作为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音乐之一,现存《玉芙蓉》、《纣君堂》等13支套曲,《金字经》、《讨军令》等7支大板曲,《五圣佛》、《贺三宝》等20多支小曲和一套打击乐。音乐带有浓郁宗教色彩,融僧、道、儒三家并用的庄重典雅的吹奏打击乐,套曲《普庵咒》是南宋普庵师的咒语化为音乐语言的产物,音乐会吹奏的这支套曲比1592年见世的同名琴曲要早出约两个世纪。

音乐会的正式演奏场合主要有五种:

1、新年“游庙”。该村过去曾有大小七座庙堂,这些庙主要由本村人消灾祈福之用,平时没有集体的祭祀活动,每年正月初一则由“音乐会”代表全村游走各庙奏乐娱神,祈福还愿,谓之“游庙”。

2、出会“拜庙”。旧时该村虽有庙堂却无庙会,附近村镇每年都有几起盛大的庙会,每逢重要庙会活动,由四方有威望者组成“蓝旗会”,负责调集和组织各村各乡的各类民间艺术会班赴庙表演。

3、天旱求雨。屈家营过去无水灌溉,靠天吃饭,最怕干旱。遇小旱村民要在村内“龙王庙”举行祭祀仪式,献祭品奏音乐,求神祈雨;遇大旱,则要求邻村另一位尊神“二郎爷”,整个仪式都离不开庄严肃穆的音乐演奏。

4、纪念师旷和广娱鬼灵。农历七月十五要举行祭鬼活动,并举行放河灯祭河神,藉以安慰先辈死者。音乐会定鬼节为师旷纪念日,自然也有祭鬼含义。

5、丧事从棚。中国民间视老人正常死亡为喜,称作“白事”,举办隆重的丧礼仪式上要请和尚念经、奏乐、做法事,屈家营周围既无寺院又无道观,所以村里人办丧事都要求助于“音乐会”。

固安屈家营音乐,是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古老传统、雅俗共赏的吹奏、打击乐。其以儒家思想为正宗,其婉约与粗犷兼备的音乐风格,化儒释道为一统的音乐内涵,乃至历代乐手出神入化的演奏境界,都与600年前别无二致。这被屈家营人奉为天授神传的吹奏打击乐,虽历经沧海桑田、天翻地覆,却从未受到外界侵染,一直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初始状态。

因此,屈家营传统古乐是中华文化瑰宝,是音乐活化石,是与西安仿唐乐舞、湖北编钟、北京智化寺音乐齐名的我国四大古乐之一。

农民林中树的坚守

屈家营村位于固安县城的南部偏西,是华北平原一个历史悠久、民风古朴、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如果没有屈家营古音乐会,外人很少知悉。而让屈家营村为人所知,让屈家营古音乐会最终成为2006年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就是上面说到的老汉―――林中树。

冀中笙管乐流传于冀中平原,主要用管子领奏、笙等和奏,民间俗称音乐会。冀中地区的农民以村为单位,借乐结会,主要在举办祭祀、丧葬等民俗活动时演奏。在“”期间,冀中音乐会遭受灭顶之灾,过去冀中地区几乎村村都有的乐社,一时间不见了踪影。

林中树所在的屈家营音乐会据推断在清乾隆年间就已经存在了。每逢春节祈祥、神灵朝拜、中元放灯、民间丧事,音乐会作为一个民间善会都会义务服务乡民。“”过后,村里音乐会的老乐手们想恢复往昔的活动,但同时又对破“四旧”的往事心有余悸,不知道恢复音乐会的行为是否符合国家政策。为此,他们找到了时任村委会副主任林中树,想请他找“上面”问问,国家现在还让不让搞这些东西?

林中树是一个普通农民,但对乡土文化十分热爱。他1940年出生,没上过学,只是在扫盲识字班里识得几个字。虽然没有入过音乐会,但他从小是在音乐会悠扬的乐声中长大的,有着本能的文化自觉。他觉得这是祖辈传下来的好东西,但国家还让不让搞这些东西,他心里也没有底。生性执着、遇事好追究竟的他,决心把这事打听明白。他突发奇想,把音乐录下音来,送到固安县文化馆,文化馆的老师们看着如同天书般的老乐谱(工尺谱),给不出答案。文化馆的负责人告诉他,这种音乐很少有人能够鉴别,不如到北京,找更高级的地方,让懂行的人给看一下。

于是林中树到了北京,先是去找他在北京工作的哥哥,哥哥也是古音乐的爱好者,年轻时曾参加音乐会的活动。哥哥答应他两个人一起到中央音乐学院去一趟,于是兄弟二人走进了中央音乐学院这所高等学府。音乐学院的工作人员把他们介绍到民乐系,听了林中树的介绍,民乐系的胡教授和其他几位教授又认真品味后,他们十分惊喜,认为是少有的珍宝。就这样,林中树前后进京数次,最终促成了1986年3月中国音乐研究所九位专家到屈家营村采访。

当年夏天,时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的赵也被林中树请到屈家营采访。赵听了他们的演奏,给屈家营提了三点建议:第一是培养年轻的接班人,因为当时的乐手最年轻的已经都60多岁了。第二是为了屈家营古音乐会的发展,应该有个固定场所。第三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屈家营音乐会,应该修一条从屈家营村到公路的平坦大路。从那时一直到2001年赵去世,十几年的时间,他们成了朋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2006年清明节前,林中树给赵的夫人吴锡麟打电话,告诉她赵院长提议屈家营修建的排演厅已经建好了,音乐会的接班人也培养出来了,路也修好了。为了回报赵老对屈家营的关心和支持,他们想在清明节让音乐会培养出来的年轻乐手到赵院长的墓前为他演奏。在赵院长的墓前,屈家营音乐会的乐手们个个像参加隆重的活动一样,穿上整洁的演出服装,林中树郑重地说,赵院长,我老林带着屈家营音乐会的人看你来了。按照你的计划,我们音乐会已经培养出了新的接班人,这些接班人已经占演奏乐手的80%;你建议我们修建的排演厅也建成了;你建议的路也修好了。到屈家营来采访的,不仅有大陆的音乐家,还有来自台湾、香港地区,以及美国、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的专家和学者。音乐会还去过北京,电视台还给我们录过音。林中树讲完后,音乐会的乐手们在墓前奏起了《七星灯》和《玉芙蓉》。

可以说是因为林中树,这支几乎要被历史遗忘了的全部由农民民间演出的古音乐会才得到了来自国内外音乐人士的关注。1987年6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举办亚太地区音乐研究会期间,特邀演出的屈家营音乐会获得了圆满成功,被在场的专家誉为是“世界音乐之根”。20年来,随着音乐界老前辈吕骥、李焕之等对屈家营音乐会的充分肯定和赞赏,屈家营的名声越来越大。现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在村里都要举办“传统音乐节”,偶尔,还到中国的专业音乐学府如中央音乐学院举行专场音乐会;不时还上电视台的节目展示古乐。

屈家营建起来的古音乐会的活动场所被林中树起名叫“屈家营音乐会堂”,在音乐会堂的展室里,陈列着有关屈家营音乐会的各种照片、报纸杂志的报道,都是林中树20多年悉心收集的,不仅装裱整齐,还配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虽然已经年逾古稀,但是他仍能完整复述出来过村里的专家们对音乐会的点评,还能讲出所有重要活动的详细日期和细节。

太极传统音乐奖是由中国音乐学院和太极传统音乐基金会共同发起、主办的一个学院奖,是为提升传统音乐的保护意识和推进人类音乐文明的多元化发展而设立的一个世界性奖项。在2012年末于北京举行的首届“太极传统音乐奖”的颁奖盛典上,与印度著名西塔尔琴大师拉维・香卡、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制作人白先勇同时获得这一大奖的就是来自河北省固安县屈家营村的普通农民――林中树。

此次林中树获奖了,同时还获得了5万美元的奖金,这在农村着实是个不小的数目。林中树接过奖金后对村民们说:“这笔钱虽然是奖给我个人的,但没有音乐会我也得不了这个奖,这笔钱还是要用在音乐会里。”如何利用,林中树已经有了计划,他和大家商量:“为音乐会办个基金会,这样陆续还会有热心人再投钱进来,钱的基数会越来越大。基金会的资金主要用于培养接班人,因为只有解决好音乐会的传承问题,才能让音乐会长盛不衰。”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乔建中这样评价林中树:“一个极有文化责任感、极具文化自觉意识的当代传统文化的守望者。屈家营20余年的传奇,没有任何一个细节与他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