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科学发展观视阈下的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人文素质教育充分体现了现代高等教育的人文关怀和人文理念,它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本文通过对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分析,提出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层次化、立体化体系模式。并使之整合、系统、上层次,以达到通才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高等农业院校 人文素质教育

一、人文素质教育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观。这充分体现了一种现代人文关怀和人文理念。现代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品质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培养,即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理想兼备的人。因此人文素质教育作为现代高等教育重要的一翼,是帮助大学生形成社会和人生价值取向的重要依据。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塑造完善人格的坚实基础,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和践行。人文素质既是一个人精神风貌和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更是一个人的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审美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内在品质展示。它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内容。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的基本知识,如历史、文学、政治、法律、艺术、哲学、宗教、道德、语言等方面知识;人文精神则包容于对人文知识的情感体验、理性认识、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之中,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强调人是目的的原则;二是具有独立的批判精神:三是确立超越性的终极关怀,其外在表现形态为人格、气质和修养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文素质教育并非完全等同于人文学科教育。因为人文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人文知识的灌输,更是人文学科、科学学科内含的价值――人文精神向个体身心的内化过程,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使之形成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道德、艺术修养、价值取向等的过程,这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品质。由此可见,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更在于通过塑形大学生人格和培养他们创新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而这正是现代教育的终极目的和根本诉求。

中科院院士杨叔子认为:“我们的教育。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人才,而非制造器材;我们的大学,是培育高层次的人才,而非制造高档次的器材;是有灵魂的人,而非无灵魂的器。人文,人文文化,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既严重关系着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兴衰、社会的进退,也密切关系着个人人格的高低、行为的文野、思维的智愚。一句话,极为严重地关系着事业的成败。”Ⅲ人文素质教育对于普通高等农业本科院校来说,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因为在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农业类本科人才培养主要是仿照前苏联专业化教育模式。大都具有行业属性的特点,即通过院系间调整,全部为独立的单科性或多科性农业院校,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多以应用技术为主:在学生构成上主要以农村生源为主:在课程安排上容易忽视人文课程:毕业生就业岗位多与农学行业有关,等等。由于过于强调专业和专业适用性,因而极易造成学科简单化、单一化;再加上我国基础教育偏重于数理学科的知识积累,以及大学教育对“以就业为导向”教育理念理解的偏颇。我国农业高等院校多重视专业技术培养和强调实践能力,常忽视或无视与实用技能训练无甚关系的人文教育,最终构成了学生整体性薄弱于人文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状况。有调查显示,当前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大学生普遍存有人文素养不足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知识不牢;二是理论素养较欠缺;三是思维不开阔;四是审美、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五是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小而窄,品味媚俗;六是忽视日常践履的习养。这种人文失衡的氛围,极易导致学生文史哲知识匮乏,出现“有技术、无文化”的“半个人”、“单面人”现象。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尖锐地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诚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人文底蕴不足,创造能力不强,显然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甚至个人也难于生存和发展。因此,对于像高等农业院校这类行业性院校来说,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是不断深化改革。合理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方向和内容之一。因为它不仅有利于现代农业人才的竞争力的提高,而且为人的健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更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夯实了基础。

二、高等农业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之现状分析

就目前大多数高等农业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来说,较之过去,还是取得了非常令人欣喜的成绩。比如许多农业院校成立了人文社科院系,设置了人文社科类专业,并开设了大量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而且相关的课题研究立项的数量越来越多;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等。但是高等农业院校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却不少,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院系不重视、教师无热情、学生少兴趣。

由于长期以来专业化办学理念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工具式训练。使高等农业院校形成“以专业为中心”的惯性思维仍然很难根除,这表现在人才培养上主要立足于适应行业、部门的需要,突出专业的特长。但大多数专业院系却因此随意减删相关课程。而且通识课程设置得非常少、非常随意。由于人文素质课程多是选修课,任课教师自认为在学校处于边缘化地位,缺乏归宿感和认同感,因而动力不足,热情不高。在学生方面,据笔者对学生随机进行的调查显示,98%以上的大学生心目中认为只有专业知识的学习才是真正的追求。认为只要掌握了专业、外语等有用的知识,将来就好就业。对于人文类课程,60%左右的学生认为“没有实际用处”、“时间不够”,于是繁重的专业学习和外语的学习任务。使他们既无精力,又无兴趣去学那些非实用的人文素质课程,即使学,也只是为了凑学分而已。调查显示。84%以上的学生上人文选修课的理由是较容易捞满学分,5%的学生表示“无聊”、“打发时间”,11%表示“自己有兴趣”、“多学一点知识有用”。

(二)专业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呈现两极对立的态势。

在许多高等农业本科院校当中,存在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专业教师只要教好自己的专业就够了,至于思想品德、人生修养那是公共课老师的事,是虚的。学不学都没关系;“隔行如隔山”,两者间泾渭分明,甚至“噍专业独尊”;即使开设有文史类等人文素质选修课,那也可能只 是“搭头”。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教育和认识,很容易导致教育接受者文化和人格的分裂,其实在本科教育阶段是无法用专业来衡量的。它的目标是培养人的素质,即“完整的人”(well-rounded),所以通才(general education)教育是本科教育的品质:不论学生以后干什么,他们都需要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表达能力,能够了解人类的经验,发展自己的人生观,具有创造的冲动和改造世界的雄心壮志,这是一个人立足于世的根本。因此,将专业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从两者对立态势中摆脱出来,鼓励文理交叉渗透,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是符合当今高等农业院校教育发展要求的。

(三)人文素质课程体系缺乏有效整合。

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的高等农业本科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多门人文素质方面的选修、必修课程。有的学校甚至每学期开出了上百门课程,真可谓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然而在喧嚣的、热闹的景象背后,我们发现其实很多学校开课都缺乏整体性考虑,太过随意,毫无系统性可言,往往是重数量轻质量,比如在某农学院开设的选修课当中,竟将某相同性质的专业开设成多门课程,教师任教门槛低,只要谁愿意,报上来即可开课。这种管理的随意化,课程体系的无序化,往往会导致教学实际效果的萎缩化、形式化和无用化。因此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如何进行有效整合和上层次,使之体系化、制度化,是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深化和完善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高等农业本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模式探析

(一)建构高等农业院校多层次、立体化的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1 改变单科性办学模式,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地位,以使学科生态平衡。

1998年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包括四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根据这一要求,高等农业本科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特点,调整教育目标,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农学学科为平台,通过内部发展,或以合并、合作及其他合适的形式,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融和,将信息技术应用、外语、中西文化、文史哲等教育内容吸纳过来,形成跨学科、跨文化教育理念,发展成包括人文社科在内的多科性或综合性学校。但是这种综合性并非大而全,而是要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融专业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为一体,培养“宽口径、复合型”人才。我们可以增设文学、艺术、哲学、法律等专业,把全校本科专业按大的学科划成几大类,按大类设置共同的基础课。同时开设多个辅修专业和多门不同专业的公共选修课,鼓励文理交叉。通过专业与业余、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方式,将农业科学、技术同人文社会科学有机地融合起来。多方面拓展农学生在人文社科等领域的知识,培养复合型人才,从而实现“完整的人”培养的通才教育模式的目的。

2 多层次地建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

如何将人文素质课程最大效益化,这需要将已有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整合和体系化,并佐之以系统的机制和管理措施。首先在课程设计和开设方面克服随意性,把人文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其次需要决策者们根据学校的培养定位,经过调查研究、精心挑选,组合而成,形成课程模式的层次化。我们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考虑:第一层次:在全校学生中进行人文知识普及性教育,开设有关“人文素质”的系列通识课作为必修的核心课程,并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第二层次: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开设系列模块式选修课;第三层次:开办辅修专业,以及面向高才生开办部分双选修、辅修、双学位班。这三者在教学的课时、要求、内容上有层次差别,适宜于不同水平的学生,体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原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问题是这些课程怎样开,怎样讲,谁来上,难点和关键是什么,怎样找准定位,明确指导思想,进行课程体系和内容的组合。以及怎样对这些课程进行评估和提供诸如学分之类的制度保障。

3 立体地营造校园人文氛围。

校园人文氛围对大学生性情气质的陶冶、审美境界的拓展、自我塑造的完成,以及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等都会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营造浓厚的校园人文环境既是一所大学文化底蕴的体现,更是现代人文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事实上,很多包括农业类本科院校在内的大学都开展了相关的活动。这些活动概括起来包括如下几方面:第一,以专业、社团等载体作为依托,举办人文讲座和读书活动、名师进校园活动;开办刊物杂志、组织艺术节、人文沙龙、影像资料库的展览等来营造内涵丰富、生动而有意义的校园文化氛围。第二,建立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加强人文社科类图书资料建设,联系当地的一些博物馆、纪念馆、现代工厂、高科技企业,以及新农村作为人文素质教育基地。第三,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环节,组织学生深入工厂、农村、市场,从事各种劳动,了解社会生活;组织学生参加知识竞赛、科技创新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等活动,增长人文地理知识,陶冶爱国情操等,使学生“受教育、长才干、增素质、作贡献”,提高其整体素质。

(二)构建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组织保障及评估体系。

1 加强领导。学校决策部门在人文素质教育的理论指导、制度建设、规划制定和队伍建设上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一定要先加强领导。学校党政领导要把人才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相结合,与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相结合,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在资金、场地、人员编制等方面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探索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措施,使之逐步完善,并加以制度化、规范化。

2 加强硬件建设,提供资源保障。如加强人文社科类图书资料建设,改善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设施,增加电化教学、实践教学等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充分开发和利用人文素质教育的多媒体教材等。

3,加强师资培养。对于农业院校来说,加强师资培养不仅仅是对人文社科师资的培养,更主要的是对专业教师的人文知识结构的完善。因为农业院校的教师大多来自理、工、农科,知识结构本身比较单一,如果能适当增加一些文史哲知识,了解中西文化的特点,就能开阔他们的视野,发散他们的思维,从而在教学中更好地落实教书育人计划。此外,从总体优化的思路来看,我们应把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德育联系起来落实。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时,我们要特别注意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支队伍的作用,使各项活动的开展既能保证高品位的方法和繁荣,又能起到提高大学生人文气质,提高思想道德水平,锻炼创造思维能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