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章是由一句话一句话组成的,只有正确理解文中每一句话,才能正确理解思想内容。句子的表达效果,其实指的是句子表达的优点、特色、作用等。对于不同的句子来说,因为语境、内容、写法、句式、语言风格等的不同,表达的效果自然不同。但是,分析、解答句子表达效果并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我们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一、从句式入手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矛盾句、点睛句、结尾句、双重否定句、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等。

1. 矛盾句:看似矛盾,却蕴含了作者的深意。例如:“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鲁迅《孔乙己》)赏析:“大约”与“的确”貌似矛盾,其实却是作者的匠心独运,揭示了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必然性,通过这个人物形象也隐现了那个残酷阴冷的社会以及众人的麻木不仁。

2. 点睛句:画龙少不了眼睛。这些句子就是文章的眼睛。例如:“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邹韬奋《我的母亲》)赏析:从这种复杂心态里栩栩如生的再现了一位希望儿子上进但又十分疼爱儿子的伟大母亲的形象,有这样的句子文章的主题也力透纸背。

3. 结尾句:对上文的概括或能引起读者的联想,启发读者的思考余味无穷。例如:“我做过一个好梦,我们种的水稻,像高梁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那么大。几个朋友就坐在稻穗下面乘凉。”(曲志红朱冬菊李斌《袁隆平的“寻梦园”》)赏析:用袁隆平美好的梦结尾,不仅能使文章篇末点题;也进一步突出袁隆平一生在不断追寻着自己“梦”(理想),并不断追求更高目标、更远大的理想的精神。

二、从修辞角度入手

常见的修辞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帮助人们理解。又如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作用:使物具有了人的思想、感情、行为,从而使描写更生动。例如: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蟋们在这里弹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句话运用了拟人修辞,把油蛉和蟋蟀人格化,“低唱”、“弹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油蛉和蟋蟀叫声动听,写出了百草园充满生机,有无限的乐趣。

三、从用词角度入手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如例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句中的“偷偷地”和“钻”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同时,这样写使无意识、无情感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嫩嫩的,绿绿的”放在句末,强调突出小草嫩绿的特点;使句子变得生动活泼,富有生气。又如例句: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老舍《济南的冬天》)。能换别的近义词吗?如“堆”,不能,因为是小雪,用“堆”不贴切,“顶”写出了小雪后小树特有的意蕴,轻巧灵动,一如后面的比喻,“像日本看护妇”。

句子在语言方面常见的有以下特点:有的准确生动(或平实),有的形象、生动、具体,也有的准确严密,还有的通俗易懂、幽默诙谐等。一个句子本身具有怎样的语言特点,要根据文体和语境的不同而定。要抓住句子的整体特点和句中的重点词语加以分析,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四、从表达方式入手

记叙,可使读者对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全貌有个清晰的了解;抒情,可以使文章具有感染力;议论,点明事件的意义和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说明,使读者对事物的性状有清楚的认识;描写,可使人、景、物再现得栩栩如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刻画人物,表现环境的描写句往往对表现人物性格起烘托渲染作用。如例句: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冬天,白雪温柔地覆盖这片幽暗的土地。”(《世间最美的坟墓》)与这优美恬适的风景为伴的是埋葬于此的大作家托尔斯泰,可看出与大自然相伴的托尔斯泰,与大自然一样永存,从而反衬出其伟大人格。

五、从语句所在的位置入手

一段话往往包含几层意思,各层意思之间如果要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某些词语或句子就起到此方面的作用。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常见的有6种:总领下文、承上启下(过渡)、为后文作铺垫、前后呼应(照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根据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例如:“远处的钟声突然惊醒了海的酣梦。”这是一个过渡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承上启下,是联系大海由睡到醒,潮水由落到涨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