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市区地理学课程教导方法诌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市区地理学课程教导方法诌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作者:符娟林 单位:西南科技大学

进入到上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体系、城市规模逐渐趋于成熟,而城市就业、住房、交通、环境等城市内部问题凸显,城市地理学的研究从宏观的城市体系及中观的城市个体走向了微观的城市内部空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信息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与合作的深化,如何改变中国城市在国际分工中的依附地位,提升在世界城市体系的地位是我国当前城市地理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城市地理学研究内容体系与教学侧重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区域规划等课程内容有诸多交错,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需要把握重点、合理取舍。城市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如图1所示,通过与其他课程有效整合后,将“城市概念、城市地域、区域自然及经济地理条件、地理位置、城市化、城市规模分布、职能分类、空间分布体系”作为“城市地理学”教学的重点。而“城镇体系规划”、“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内部地域结构”及“城市内部空间、城市问题”分别于“区域规划”、“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三门课程予以详细讲解。

城市地理学教学方法与实践探讨

1.详细解读教材内容,加深理解。城市地理学涉及到的某些研究指标多、数据量大、方法复杂,但在教材上表述不够详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数据源、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仔细讲解。如教材155~160页的全国城市职能分类,采用了周一星发表于1997的研究成果,数据源是1990年全国465个城市13个行业劳动者人数资料,对数据进行保留、删除、新增、合并处理,最终归纳为9个行业,其中旅游业为新增行业。采用方法一是在聚类分析基础上,形成大类、亚类、职能组成三级分类体系;二是对于每个城市的专业化部门和专业化强度采用纳尔逊平均值加标准差的方法予以计算。最终城市职能用职能规模、综合职能类型及强度、工业职能类型及强度加以表述。在研究中采用了“旅游业职能指数”这一新增指标,指标从何而来,如何计算在书中并未详细解释,教学过程中必须为学生讲解清楚,即假设城市旅游业的绝对规模与城市旅游资源的平方成正比,通过给城市旅游资源打分,获得每个城市的资源得分。国家级、省级、市级风景名胜区分别为16、4、1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为16分和4分,通过公式T=R2/P(T为某城市旅游职能指数,R为某城市旅游资源得分,P为某城市非农业人口规模)进行计算。另外,聚类分析的原理及方法,纳尔逊平均值加标准差的原理和方法、“职能分类系统表”中每个职能类型包括哪些城市都要给学生逐一讲解。2.大量引入实例,提升兴趣。在教学中引入了大量实例,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讲解交通地理位置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时,引用了“杭州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1],其中论述了随着长江三角洲产业的转型与重构,浙江省温州、宁波的崛起,杭州湾大桥的建设,杭州的区域中心地位、经济腹地、交通地位等都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通过构筑区域交通网络,建立和拓展杭沪、杭甬、杭宁、杭徽、杭金、杭州湾跨海大通道,加强杭州与上海、南京、安徽、江苏、福建及省内各城市的直接联系,扩展杭州的经济影响腹地,疏通后方疏运系统,使杭州成为沪杭甬、沪宁杭、杭甬金、杭宁徽等多个区域大三角交通网络相交的复合中枢节点,承担集聚、中转、疏解、配送的功能。在讲解城市空间分布体系的城市“中心性指标”度量时,引用了普雷斯顿(RE.Preston)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公式C=N-L(C为城市的中心性,即为城市以外区域服务的相对重要性;N是城市的结节性,即城市为本地和外地服务的总的绝对重要性;L为城市自身作为地方消费和服务的一个单元的重要性)。其实际操作模式:C=R+S-aMF(R为城市零售总额;S是经选择的几种服务业的经营总额;a为中等家庭收入中用于零售和几种服务支出的百分比;M为某城市的中等家庭收入;F为某城市的总家庭数)。同时注重与学生熟悉空间环境的联系,如引用王青等[2]“成都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其中提出了成都市城镇体系的五边形结构理论,论证了成都向东、南发展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引起学生的认同。3.广泛阅读期刊论文,拓展知识面。期刊论文代表业内最新的研究动向、研究技术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城市地理学的教学中,一是要求学生必须查看一定类型的期刊,如地理学报、地球科学进展、地球信息科学、经济地理等,使学生在系统学习城市地理学相关理论的同时获取前沿信息,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二是由教师提供一百篇以上的期刊论文及学术著作供学生参阅。所提供的资料一部分是教材上引用的期刊和著作的原文,如陈田“我国城市经济影响区域系统的初步分析”,顾朝林“中国城市经济区划分的初步研究”,管驰明等“100多年来中国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研究”;另一部分是教材未提及的相关期刊和著作,如宋小冬等“上海市城乡实体地域的划分方法与应用”,杨国安等“中国城镇体系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吴兰波等“中国城市建设区面积二十年的时空演变”,还有一部分是课程某一理论知识点的扩展研究及应用,如讲解“城市中心性”理论时,提供了周一星等“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一文,讲解“核心-边缘”理论时,提供史春云等“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一边缘空间格局演变”供学生参阅。通过广泛阅读,拓展了城市地理学课程的知识体系,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4.实时作业,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城市地理学教材内容布置适当的平时作业,这些作业必须进行一定的前期调查,收集相关数据,运用一定研究方法,得出相应的研究结论。如以下两个作业,一是“根据教材127~130页周一星先生都市连绵区演化模型,分析成渝经济区的发展阶段。”这个作业要求学生首先要查资料弄清成渝经济区所包含的城市,收集每个县市的人口和经济资料,然后根据教材24页的中国都市区的界定方法,界定哪些县市已经形成都市区,哪些还未形成都市区,再根据教材26页都市连绵区的界定方法看有哪些指标满足,而哪些指标不满足,最后绘制类似教材129页的图形,划定成渝经济区所处的发展阶段。二是“分析家乡所在的省(市、自治区)城镇规模体系分布的特征。”该题目要求学生首先收集家乡所在省(市、自治区)各城镇的城镇人口资料,然后根据资料,选择合适的分析模型,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得出研究结论。这些作业涉及的数据量较大,学生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锻炼和挑战,更可以得到提高。

结语

鉴于我国城市发展现状和城市规划重心,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规划专业来说意义重大。城市地理学的教学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并付诸实践,才能激发学生的有创新性和实践能力,完成大学教育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