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你笔下的亲情为何不能打动我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期讲了写出父母在生活中的细节,但下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写是写了,但读后还是很平淡。有篇作文《纸条里的爱》,题目已抓到细节,很好。可读后却很失望:原来,发现细节不等于会安排细节。
这篇作文说的是,上初中后开始有晚自习,一个人回家,家里空荡荡的,很失落,回忆起上小学时妈妈经常去学校接他的情形。现在妈妈经常加班,他觉得受了冷落。突然感觉有点饿,发现冰箱上贴了纸条,妈妈嘱咐他把可乐鸡翅热一下;去写作业,发现台灯上也贴了纸条,让他不要写得太晚。于是被感动。
作者知道写细节――纸条,其实读到那两个纸条,我的心都动了动,却远没达到热乎乎的程度。为什么呢?其实细节要到最后才能亮出来,它是引爆感情的最后那个点,在那个点之前要做足铺垫,以至于到写那个细节时,我们的感情已经酝酿得差不多了,就差一点点,这时奉上细节,感情就引爆了。
来看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有个细节是鲁迅如何在病重时艰难地回应儿子道晚安的情景。为写这一细节体现出的父爱和对儿子的宽容,前面做了很多铺垫,用儿子的不懂事来反衬。
当时海婴还是幼童,不知道爸爸病得严重,有三个场景表现他的不懂事。
第一,把爸爸的空药瓶收集在纸盒里,向小朋友骄傲地展示。原文这样写:
海婴在玩着一大堆黄色的小药瓶,用一个纸盒子盛着,端起来楼上楼下地跑。向着阳光照是金色的,平放着是咖啡色的,他招集了小朋友来,他向他们展览,向他们夸耀,这种玩艺只有他有而别人不能有。他说:“这是爸爸打药针的药瓶,你们有吗?”别人不能有,于是他拍着手骄傲地呼叫起来。
爸爸都已病得那么严重,做为儿子的海婴却一无所知,还拿药瓶向人炫耀,让人心酸。
第二,因为爸爸生病,人们心情都不好,周围都很安静,也只有海婴在太阳下雀跃。原文这样写:“楼上楼下都是静的了,只有海婴快活的和小朋友们的吵嚷躲在太阳里跳荡。”
这种欢快却像根针扎在人心上,这个不懂事的儿子让人的心开始疼痛。
第三,写海婴与爸爸道晚安。以往临睡前,海婴都向爸爸道晚安。可这时鲁迅已经病重了,海婴讲“明朝会”,爸爸声音已经很微弱,勉强回应的一声“明朝会”海婴没有听到,于是又大声地不停重复“爸爸,明朝会”。保姆在旁边劝阻说爸爸睡了,不要再喊了,他偏不听,仍旧一遍遍喊。天哪,儿子的不懂事简直让人恨了!
到这时候,作者知道我们对小孩不懂事的无奈,对父亲的心痛之情已经达到顶峰了,才适时地亮出细节,来表现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宽容和爱,她把鲁迅回应不懂事儿子的情景,一笔笔描绘出来:
这时鲁迅先生说“明朝会”,还没有说出来喉咙里边就像有东西在那里堵塞着,声音无论如何放不大。到后来,鲁迅先生挣扎着把头抬起来才很大声地说“明朝会”“明朝会”,说完了就咳嗽起来。
这一幕终于感动得我眼睛湿了。可作者并没有完,继续写儿子却并未感动,因为爸爸声音太小,他还没听见。原文这样写:
许先生被惊动得从楼下跑来了,不住地训斥着海婴。海婴一边哭着一边上楼去了,嘴里唠叨着:“爸爸是个聋人哪!”
细节写完之后,作者还要再用儿子的“爸爸是个聋人哪”继续反衬,彻底让我泪崩:儿子太小太不懂事,不能理解父亲,体会父爱的这种心酸,达到极点。
若是一开篇就写细节,没有前面儿子无知的那些事作铺垫、反衬,仅仅把鲁迅挣扎着回应儿子的情景写出来,肯定不能感人。因为我们的感情都还没有酝酿起来,你就把细节这个引爆点抛出来,它也引不爆啊。
所以,在《纸条里的爱》中,要想让贴纸条这一细节打动人,前面要做足铺垫,甚至后面也要继续烘托。比如,妈妈经常加班,“我”是怎样对待她的,她又是怎么表现的,可以用“我”不懂事的一些事反衬她对“我”的宽容和爱,最后再让纸条这一细节登场,这时母爱经过前面一些事件的铺垫和反衬,再通过这一细节达到高峰,我们就会感动了。甚至还可以在写出纸条这个细节后,把倾注妈妈爱心的可乐鸡翅,描绘一番,想象她为这道“我”爱吃的菜,做了多少准备,这盘菜又是怎样诱人,更会为母爱加分,也让我们的感动升温。
这样修改下试试,看是不是比以前更能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