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混凝土工程中柱底出现烂根质量通病的防治及处理措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混凝土工程中柱底出现烂根质量通病的防治及处理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烂根”主要表现在框架柱根部混凝土漏浆,造成蜂窝麻面,甚至出现露筋、孔洞等。混凝土外部的这些缺陷,在施工过程中非常普遍,不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坏也往往是从这些缺陷开始的,因此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关键词】混凝土;质量;防治;处理;方法

建筑施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做好施工准备,施工组织调配,方案制定,施工技术到质量控制和处理等方面需要广泛、综合地运用现代化科学手段,对施工各方面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是防治混凝土质量通病产生原因的关键。目前混凝土工程施工时,经常发生一些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不能根除,诸如:蜂窝、麻面、露筋、孔洞、缝隙及夹渣、缺棱掉角、墙框架柱底部烂根、 梁框架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楼板表面平整度差、基础轴线位移,螺孔、埋件位移等,在施工时只能进行防治,笔者就以某工地上发生的较为严重的框架柱底部烂根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和防治及处理方法进行探讨。

该工程占地面积1347.08m2,建筑面积9239.96m2(含地下建筑面积1789.96m2),建筑高度23.45m,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承台桩基基础,地上六层、地下一层。框架柱高4.5m,截面为600×600方形框架柱,在完成一层框架柱的混凝土浇筑,经过二~三天的养护,拆模后发现有半数以上的框架柱根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烂根现象,严重者框架柱根部有1/5混凝土是为松散状,随手剥落。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及剪力墙施工中,其根部混凝土容易漏浆,造成蜂窝麻面,严重的还会出现露筋、孔洞等质量通病,俗称“烂根”。原因分析:

(1)骨科的级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佳。骨科级配,要用不同粒径的石子和砂配合使用,相互填充空隙,使混凝土中空隙率最小。它对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良好的和易性等均有很大关系。最佳混凝土配合比应具有良好的密实性、和易性。

(2)浇筑离析。已搅拌均匀的混凝土由于各固体粒子大小比重不同,引起它们之间发生不同的运动,由于位移不同就会出现离析现象。但是适当的配合比和合理的操作,可以将其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否则混凝土不易振实。

(3)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有一定的侧压力,当对此侧压力考虑不周时,如侧模固定不牢、走形,就会振捣不密实;在安装和绑扎钢筋过程中,现场上常有木屑、木块、塑料、水泥袋以及碎砖、垃圾土等杂物掉入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前必须认真清理,去除杂物;模板表面不平,粘带水泥浆灰,拆模时混凝土浆呈现麻面;模板拼装不严密,混凝土表面也会产生麻面、蜂窝;模板不浇水湿润,将导致混凝土拆模后缺棱掉角。此外,钢筋过密,混凝土中粗骨料难以进入产生分离,不易振捣也会产生蜂窝、孔洞;钢筋位移紧贴模板往往容易产生露筋现象。

(4)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渗漏水泥浆。

(5)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 厚以上同强度等级水泥砂浆。

现以该建筑工地为例说明混凝土的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及处理方法。首先明确框架柱“烂根”多出现在框架柱根部,在装模之前先把框架柱根部范围之内的杂物清理干净,然后在待装框架柱模的框架柱子周围钉上10cm宽的木板,框架柱模之间的拼缝用双面胶堵塞严密,以免出现漏浆;在框架柱筋的棱角上每隔30cm绑扎好保护层垫块,保护层垫块应绑在箍筋上,以免在浇灌混凝土之时垫块脱落,出现露筋。在框架柱模的外侧每隔45cm设框架柱箍,为了保证框架柱模的稳定性和变形,框架柱模和框架柱模之间应加钉水平撑和剪刀撑,同时在外排框架柱模外侧设置成对的斜撑,斜撑下端用木桩钉牢。以避免因框架柱模的变形而出现麻面、蜂窝、露筋等质量通病。在浇灌混凝土之前先浇水湿润模板,安装好溜槽,避免混凝土离析,先在框架柱底浇灌2~3桶的1:1的砂浆,每次浇灌振捣高度为1m,并且在振捣的同时用木锤敲打模板的四周,能很好的排放气泡,能避免混凝土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的出现。框架柱的节点是施工中最薄弱的环节,钢筋比较密集,施工难度较大。支模时在节点处开一个清扫口,便于清扫节点里的木渣,采用细石混凝土,人工和机械相结合原则,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振捣棒无法捣实而造成混凝土质量的通病。

对于框架柱在混凝土浇注完拆模后柱子底部出现烂根、空洞、漏筋等质量问题,应引起重视,其质量修补处理方案如下:

将不密实松动的混凝土凿除,清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后,支设模板,再采用比原强度等级高一等级的加微膨胀剂的细石混凝土浇注填补,并仔细振捣,确保密实。工序流程图如下:

(1)将松动的、不密实的混凝土用尖头筋配合铁锤进行凿除,一直凿到密实的混凝土为止。

(2)把凿掉的混凝土石渣清理干净,并用钢丝刷将密实处的混凝土面彻底刷干净。

(3)用清水冲洗密实处的混凝土凿毛面,冲洗2~3分钟,充分湿润,确保混凝土凿毛面冲洗干净,没有颗粒残渣。

(4)开始模板支设,用模板将凿除后的混凝土框架柱根部围住,周围用镀锌铁丝捆绑牢固,自下而上每200mm一道,模板在支设时除将烂根处围住后,两边要各多出100mm。

为保证混凝土框架柱构件的完整结构受力性能,现采取如下处理办法:

对框架柱烂根部位和相邻周边混凝土表面的浮粒、杂物及疏松混凝土清理干净,并在空洞及周边内壁与浇注振捣好的混凝土连接处进行凿毛,以保证后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的可靠粘结。认真将凿毛面的混凝土残渣清理干净,清理干净后用≥25℃的温水将清理后的空洞内部及周边侧壁冲洗干净。保证混凝土面的湿润。

在框架柱烂根部位按照设计的尺寸将模板支设好,只留一小孔用来浇灌混凝土,孔径8cm,以便于振捣棒插入振捣,用模板做成一斜坡漏斗,一端伸至小孔处,一端在外部,用于混凝土的浇灌。

待模板支设稳固后,采用比框架柱高一标号的细石混凝土进行灌注,细石混凝土中,要保证细石混凝土充满整个空洞及周边,并振捣密实,振捣时要快插慢拔,充分振捣,加强凿毛面周围混凝土的振捣,捣固要密实,充分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

浇注完后,要对其进行抹面收光,保证混凝土构件的整体观感质量。后用镀锌铁丝将模板绑扎在框架柱外表面并且箍紧。混凝土构件整体尺寸要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

待混凝土浇筑完成三天后拆模,再用塑料薄膜缠绕覆盖处理过的部位,保证新浇混凝土后期湿度。7天后拆除塑料薄膜,并且用打磨机对处理过的部位进行打磨,使其与框架柱外表面形成一致的观感效果。

以上是笔者就混凝土工程中框架柱底出现烂根质量通病防治及处理措施的一些见解。对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烂根”缺陷等现象应予以重视,认真仔细处理,不留质量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