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有机农业认证信息中心空间组织特征及影响度评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有机农业认证信息中心空间组织特征及影响度评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我国食品安全、环境压力、三农问题、绿色贸易壁垒等问题的加剧,有机农业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为以上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范式。有机农业认证作为连接有机农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纽带,是有机农业生产链的核心构成之一。有机农业认证体系是我国有机农业生产网络中信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农业认证机构作为信息网络的核心构成,对认识我国有机农业信息网络的结构与组织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基于对有机认证机构为代表的信息中心的空间分布、组织与影响腹地范围分析,认为我国目前有机农业信息中心空间分布呈较强的不均衡性特征,且发育程度具有一定的等级层次性。采用层次分析法进一步对中国有机农业认证信息中心的影响度进行评析,分析表明我国有机认证信息中心分为三大综合等级。此外,选取以北京、浙江和辽宁为代表的重点地域空间进行探讨,并针对不同等级的有机农业认证信息中心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有机农业;有机认证信息中心;空间组织;影响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S345 文献标识码:A

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传统农业广泛应用化肥、农药、生长素等,引发了诸如水土流失、食品安全、生态失衡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传统农业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和不持续性[1]。有机农业这种替代型生产方式的产生为解决日益严重的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模式。基于有机农业认证对于有机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有机农业认证进行了实证研究。H.R.Barrett对当前有机农业认证和监督机制进行梳理,并重点探讨了发展中国家有机农业生产者进行有机认证所面临的障碍,如认证成本、认证的适用范围、认证机构的选择等[2]。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的研究报告指出有机农业认证的核心作用是规范有机农业、促进有机农业贸易以及提升有机农业消费者对于有机农业产品的信任度等[3]。Linda Kleemann等以加纳的凤梨生产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指出有机农业认证对于推广有机农业具有一定的作用[4]。Barham等认为可持续认证体系作为有机农业认证的一部分,其在许多国家都受到欢迎的原因是将环境保护、扶贫、健康产出等价值属性融入认证产品[5, 6]。国内学者对于有机农业认证的研究主要涉及有机农业认证制度的建设对于有机农业发展的作用[7, 8]、不同地区与国家有机农业认证体系的比较研究及其对中国有机农业发展的启示[9-13]和不同有机农业认证标准一致化分析[14, 15]。

有机农业认证机构是承担有机认证服务的专业化组织,其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分布和组合,构成了我国有机农业认证信息中心的空间网络。有机农业的发展,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认证体系,既约束了有机农业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又为其提供了合理的激励制度[8]。有机农业认证信息中心作为认证体系的空间载体,承担了我国有机农业认证服务的职能。因此为进一步规范有机农业的发展,我国应加强以有机认证机构为核心的有机农业认证信息中心的建设。本文以有机农业认证机构为研究对象,剖析以其为核心组成的有机农业认证信息中心的空间分布和组织,同时对有机农业认证信息中心影响度进行评析,基于以上分析提出我国有机农业认证信息中心空间组织优化建议。

1 中国有机农业认证体系的演进

1.1探索阶段(1980年~1994年)

本阶段我国的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启动了对有机农业的研究,有机农业逐步兴起。1984年中国农业大学开始进行生态农业和有机食品的研究和开发。1988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南京环科所开始进行有机食品的相关科研工作,于次年加入了国际有机运动联盟(IFOAM),成为我国第一个IFOAM成员[8]。1994年我国建立有机农业植保技术研究中心、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和环球有机食品研究咨询中心,专门机构的成立推动了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

1.2 起步阶段(1995年~2002年)

本阶段我国相继成立了自己的有机农业认证机构,并根据国际有机运动联盟(IFOAM)的基本标准初步建立了有机食品生产标准和认证管理体系。1995年原国家环境保护局按照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组织的国际有机生产和加工基本标准和管理要求,制定并了《有机(天然)食品标准管理章程》(试行);2001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保护行业标准《有机食品技术规范》(HJ/T80―2001)。

1.3 规范化发展阶段(2003年至今)

以2003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正式实施为起点,有机产品的认证工作由国务院授权的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统一管理,标志着我国有机产品认证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2004年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了《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2005年了国家标准《有机产品》(GB/T19630.1-19630.4-2005),为中国有机农业的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2006年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CNAS)正式成立,并于2009年CNAS-SC22:2009《实施有机产品认证的认证机构认可方案》。至此,我国有机产品认证进入了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

2 有机认证信息中心宏观分布格局与特征

有机认证机构数量的空间分布,反映了区域有机认证发展的规模水平;各地区有机认证机构认证辐射范围,反映了各地区认证机构影响力的差异。这两项指标从两个不同的侧面对我国有机农业生产网络信息中心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有效阐释。通过对2012年中国有机认证机构的数量空间分布及认证辐射范围的分析显示,我国有机认证信息中心的空间分布的现状格局具有以下特征。

2.1 有机认证机构的宏观分布呈不平衡特性

通过对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2012年公布的信息进行分析,有机认证机构的宏观分布呈不平衡特性。我国共有有机认证机构23家,其空间分布见图1。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中,只有新疆、北京、陕西、广东、江苏、辽宁、黑龙江、上海、浙江拥有有机认证机构,其中有机认证机构数量最多的北京市为11个,占全国有机认证机构数量比重的47.83%,广东、上海、陕西、黑龙江和新疆的有机认证机构数量均为1个,这说明有机认证机构的数量分布十分悬殊。同时,北京地区的认证机构所认证的企业数为2535个,占全国认证机构总认证企业数量的55.51%,上海地区的有机认证机构所认证的企业数为7个,所占比重仅为0.15%,反映了同样巨大的差异。这两性指标综合说明我国有机认证机构的分布极不平衡。

2.2 有机认证机构的空间分布具有层次性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由东向西逐步递减的基本趋势[16],我国的有机认证机构的空间分布也呈现出由东向西逐层递减的趋势。我国有机认证机构空间分布的三大地带分别为:①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包括辽宁、黑龙江、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②中部地带,主要为陕西省;③西部地带,主要为新疆。目前我国共有23个有机认证机构,其中21个分布在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该地带也成为我国有机认证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均只拥有1个有机认证机构,这两个地区的有机认证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2.3 有机认证机构分布的中心性与集中度较高

集中化指数反映某种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中程度,其数值范围在0~1之间。若该指数为1,则表明绝对集中;若该为0,表明均匀分布[17]。本文所采用的集中化指数计算公式为:

I=■ (1)

式中:I为集中化指数;A为实际数据的累计百分比总和;R为数据均匀分布时的累计百分比总和;M为数据集中分布时的累计百分比总和。

我国有机认证机构数量的空间分布和各地区所属认证机构所认证企业数量的空间分布集中化指数均较高,这表明我国有机认证信息中心空间分布的集中化程度较高。2012年全国拥有有机认证机构的地区为:北京、浙江、江苏、辽宁、广东、黑龙江、陕西、新疆、上海(表1)。这9个地区有机认证机构数量和认证企业数的集中化指数分别为0.53,0.74。认证企业数量的空间分布集中化程度高于认证机构数量的空间分布。认证机构主要集中在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区,这与我国两大有机产品生产区的分布基本一致。然而,其余25个地区则未形成有机认证信息中心,这对其有机农业的发展将会产生不利影响。

3 有机认证信息中心影响度评析及重点地域空间

3.1 有机认证信息中心空间分布格局的等级分类

(1)评价指标。本文选取规模性指标、代表性指标和辐射性指标对我国有机认证信息中心进行综合等级评价。在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确定规模性的划分标准为:高(A?叟500)、中(500>A>100)、低(A?燮100);代表性的划分标准为:高(C?叟4)、中(3?叟C?叟2)、低(C=1);辐射性的划分标准为:高(Z?叟25)、中(25>Z>10)、低(Z?燮10)。

其中A表示规模性指标(有机认证机构所认证的企业数);C表示代表性指标(有机认证机构批准的认证范围);Z表示辐射性(有机认证机构认证企业的覆盖范围)。

(2)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将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18]。基于层次分析法(AHP)上述步骤计算得出一致性比率CR=0,满足一致性要求,同时结合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分别为:规模性(E1=0.420)、代表性(E2=0.160)、辐射性(E3=0.420)。本文构建的综合等级指数为:

S=E1×(■)+E2×(■)+E3×(■) (2)

式中:S为有机认证信息中心综合等级指数;M1为全国有机认证机构所认证企业的总数,M1=4567;M2为我国有机认证的总类型数,M2=5;M3为我国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总数,M3=34。详细评价结果见表2。

(3)评价结果。在参考相关科学研究成果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将综合等级指数分为以下四级:第一, I级(S>0.55):包括北京、江苏、浙江省;第二, II级(0.55?叟S?叟0.25):包括辽宁和广东省;第三, III级(0.25>S>0):包括黑龙江、新疆、陕西、上海;第四,IV级(S=0):其余26个地区。综合等级的空间分布见图2。

3.2 有机认证信息中心中心等级与影响腹地评析

从有机认证信息中心的宏观分布格局分析,第I级的三个地区其有机认证信息中心的规模性和辐射性的吻合程度较高,其代表性也较为全面。北京、浙江和江苏已发展成为各自区域内有机认证产业的核心区,它们通过信息、技术、服务等途径来扩大影响区范围并强化对其的控制。其中,北京地区的规模性指数远高于江苏和浙江,并且北京的综合等级指数处于第一位,因此北京是国内有机认证发展的重点地区,也是今后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

II级信息中心的规模性指数较低,但其辐射性指数则相对较高,其有机认证产业的发展整体上处于上升阶段。该级信息中心作为区域有机认证的核心区,其主要认证机构对边缘地区的有机认证产业有实质性的控制。III级信息中心的综合等级指数均较低,这些地区的有机认证基本处于起步阶段。新疆、陕西和上海的有机认证产业正处于极化的过程中,它们依靠自身的区位优势,吸引边缘区的资金、劳动力和资源,逐步发展为各自区域内有机认证产业的核心区。

3.3 有机认证信息中心空间组织的影响因素

合理的人为调控和组织可以有效促进空间结构的演化,即对空间结构可以实施合理的组织行为[19]。本文将影响我国有机认证信息中心空间组织的因素归结为经济社会资源、区位条件和技术创新。

(1)经济社会资源主要包括劳动力和资金。有机认证作为信息技术产业,劳动力的质量对其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同时区域所拥有的资金量也直接影响有机信息中心的发展规模。如北京地区拥有众多高校及科研院所和较大的资金量,其劳动力质量较高,可支配资金量充裕,这对其有机信息中心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区位条件主要是指交通条件和通讯条件等。便捷的交通网络和迅速、准确的电信联系从空间和时间上把各地的经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20],这也为有机认证服务的开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我国第I级的三个有机认证信息中心所在地区分别为北京、江苏和浙江,这三个地区均拥有便捷的交通网络和通信网络,这为其发展成为高等级的有机认证信息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技术创新是技术领域发生的根本性的、对技术本身和经济活动有着广泛而深刻影响的重大变化[20]。有机认证作为信息技术产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其快速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技术创新可以通过创造新的技术体系和经营管理思想来影响我国有机认证中心的空间组织模式。北京和浙江均是我国技术创新较为活跃的地区,因此其也成为我国有机认证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

3.4 各类有机认证信息中心及其重点服务空间

3.4.1综合性有机信息中心

从我国有机认证机构数量分布和认证企业数量分布的空间格局分析:构成我国有机认证产业的主体为北京地区。北京地区有机认证机构的总数为12个(表3),认证企业数为2668个。同时北京地区有机认证机构认证范围覆盖了全国33个地区,其重点服务空间包括山东、黑龙江、北京和四川,其业务量占总业务量的比例分别为12.82%,9.43%,7.85%和7.57%。这说明北京的有机认证信息中心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北京地区有机认证产业起步较早,2002年具有有机产品认证资格的机构就已达7家,而且认证范围也覆盖了有机产品的四个主要类别,即加工类、水产类、畜禽类和植物类。截至2012年,北京地区有机认证机构数量增长为11家,其中也包括境外认证机构所设立的认证中心,有机认证产业已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北京作为京津冀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其信息服务业的综合区位商①较高,拥有较好的区位优势[21]。同时,北京拥有众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以及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为其有机认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北京地区的有机认证产业发展潜力较大。

3.4.2区域性有机信息中心

从我国有机认证机构数量分布分析,江苏和浙江共拥有有机认证机构5个(表4),认证企业数为1310个,其所认证的企业覆盖了我国31个地区,其重点服务空间为江苏和浙江。同时,江苏和浙江的有机认证信息中心综合等级指数均处于第I等级,这表明江苏和浙江的有机认证信息中心的影响力较大。江苏和浙江地区的有机认证产业起步于2002年,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其认证范围覆盖了有机产品的五大类别,即加工类、水产类、畜禽类、植物类和出口类。其中,瑞士生态基金公司在南京设立认证机构,这进一步加快了我国的有机认证产业与国际接轨。江苏和浙江作为我国长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区域,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较活跃的地区之一[22]。近年来该地区高校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国际交流日益增多。这为其有机认证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未来有机认证产业发展的重点地域之一。

3.4.3地方性有机信息中心

辽宁地区拥有有机认证机构2个(表5),其认证企业数为250个,认证业务覆盖了全国22个地区,其重点服务空间为东三省。同时,辽宁地区的有机认证综合等级指数为0.423,处于较高水平,这表明其有机认证产业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辽宁地区是我国有机认证产业起步较早的地区之一,其认证范围包含有机产品的四大类,即加工类、水产类、畜禽类和植物类。同时,辽宁也是我国有机农产品的主产区之一[23],具有较好的农业基础,这也有利于其有机产业未来的发展。

4 结论与建议

有机认证体系作为有机农业信息网络的重要构成,反映了有机农业信息网络的发展水平。我国有机认证机构的分布呈现不平衡性、层次性和集中度较高的特性。通过对有机认证信息中心影响度的评价,表明我国有机认证信息中心分为三大等级:第一,以北京、江苏和浙江为代表的第I级;第二,以辽宁和广东省为代表的第II级;第三,以新疆、陕西、上海为代表的III级。根据上述关于我国有机认证信息中心空间组织的分析,我国应将东部沿海地带作为有机认证产业发展的重要轴线,同时将陕西作为进一步开发的重要节点,来辐射和带动西部地区有机农业的发展。针对不同等级的有机农业认证信息中心,应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丰富和完善有机农业认证信息网络。北京已发展成为国家级综合有机认证信息中心,其未来的发展应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来推动我国有机认证产业与国际接轨,推动我国有机农产品的出口。江苏和浙江已发展为我国长三角地区的有机认证信息中心,其未来应通过提高有机认证的专业化程度来发展为全国性的有机认证信息中心。辽宁、黑龙江、上海、广东、陕西和新疆则应通过完善有机认证服务体系,为地方有机农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 Trewavas A. Urban myths of organic farming [J]. Nature, 2001,3(410):409-410.

[2] Barrett H.R., Browne A.W., et al. Organic certification and the UK market: organic imports from developing countries[J]. Food Policy, 2002, 27(4):301-318.

[3] FAO Certification costs and managerial skills under different organic certification schemes-selected case studies. In: Santacoloma, P. (Ed.),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Marketing and Finance Service[M]. Rural Infrastructure and Agro-Industries Division, FAO, Rome, 2007.

[4] Kleemann L., Abdulai A., Organic certification, agro-ecological practices and return on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pineapple producers in Ghana[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3,93:330-341.

[5] Barham B L, Weber J G. The economics sustainability of certified coffee: recent evidence from Mexico and Peru[J]. World Development, 2012,40(6):1269-1279.

[6] Hattam C E, Lacombe D J, Halloway G J. Organic certification, export market access and the impacts of policy: bayesian estimation of avocado smallholder "times-to-organic certification" in Michoacan Mexico[J]. Agricultural Economics, 2012,43:441-457.

[7] 单吉. 从有机认证制度看中国有机农业发展[D].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

[8] 周继强. 从有机认证制度论我国有机农业发展[D]. 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0.

[9] 罗海波. 我国台湾地区有机农业认证体系研究[J]. 科学发展,2012(4):93-100.

[10] 潘慧锋,程兵,等. 美国的有机农业及其认证制度[J]. 世界农业,1999(7):13-15.

[11] 李良活. 对德国有机农业监管体系考察及对我国有机认证监管的思考[J]. 大众科技,2007(1):182-183.

[12] 刘新平,韩桐魁. 日本有机农业认证制度分析[J]. 世界农业,2004(12):33-36.

[13] 马文娟. 中国与欧盟有机产品标准及认证认可制度的比较研究[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14] 佟倩,周泽江,等. 有机农业标准及认证认可体系的一致化研究[J]. 农业质量标准,2009(3):41-44.

[15] 乔玉辉,王茂华,等. 国际有机农业标准比较及有机认证互认潜力分析[J]. 生态经济, 2013(3):50-52.

[16] 陆大道. 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17] 王玉华. 中国乡镇企业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J]. 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1):26-30.

[18] 郭金玉,张忠彬,等. 层次分析法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5):148-153.

[19] 王成金. 试论我国物流经济的空间组织模式[J]. 经济地理,2005(3):366-368.

[20] 李小建. 经济地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1] 张雄. 产业集聚、空间分布与就业[D]. 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22] 叶飞文. 中国经济区综合竞争实力比较研究[J]. 发展研究,2010(3):41-45.

[23] 郭红东,郑伟强. 我国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 农村经济,2011(11):34-37.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Impact Analysis of Organic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Center in China

LI Yan-peng, WANG Yu-hua, GU bo-xuan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pressure on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ood security, rural issues, green trade barriers. Organic agriculture as a kind of new type of alternative agriculture production model can coordinate the conflicts and solve the problems. Organic certification system, connecting organic farmers and consum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rganic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network. Organic certification agencies which are the core of information network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learning about the structure, organization and influence of this network.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rganization and influential area of the organic certification information centers in China, suggests tha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se centers are characterized by disproportion, and the degree of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se centers have large differences. The analysis of these centers’ influence shows that the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comprehensive grades. In addi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some core areas such as Beijing, Zhejiang and Liaoning. Based on above analysis, the author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se organic information centers.

Key words: organic agriculture; organic certification information center; spatial organization; impact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