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从语义角度看“山寨”\“雷”等网络流行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如今,网络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语言也在不停的丰富和淘汰中发展着,日益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近几年流行的网络词语“山寨”、“雷”等进行认知语义解读,以期对这一类词有新的解释。
关键词:“山寨”;“雷”;认知
中图分类号:H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5-0113-02
一、引言
近些年来,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电脑网络作为新的媒体,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人们的语言。它与其他的多媒体元素一起,不断制造了一些新语言、新词汇,同时也赋予了一些词语新的意义,比如mouse(鼠标)、window(视窗)、surfing(网上冲浪)等等。随着使用频率的不断增加,这些新词汇、新意义逐渐被人们接受,甚至流行起来。
二、理论基础
(一)原型范畴理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Rosch提出原型范畴理论来解释词义。原型概念是指人们通过指派一个名称或标签来创造或表示一个范畴。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一个词的多种意义构成一个语义范畴,它们围绕着原型以家族相似性的关系发生联系,并形成一个意义链条或由意义链条构成的语义网络,语义链条上相邻的成员因语义的扩展而共有某些属性,但不相邻的成员却不一定有共同的属性。此后,对词语意义的研究广泛提及这一理论,尤其是在词的多义化研究过程中。关于词义扩展的理据主要包括转喻和隐喻。
(二)转喻
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模式,转喻是指在同一认知域内理解和表达“部分和整体关系”的认知想象,即可以用一个部分来认识另一个部分或整体,或者通过整体来认识部分,两者具有接触或相邻关系。王寅认为五种词义变化包括词义扩展、词义缩小、词义贬降、词义升扬以及词义转移都可以用转喻来解释。例如英语中的“wife”原意仅为“妇女”,而现指“已婚妇女、妻子”。
(三)隐喻
词语新义的形成是以其已有的词义为基础的,通常是其既有词义的派生。人们常常可以强调新旧语境间的相似性,也就是常说的隐喻。概念隐喻理论由Lakoff等人提出,他们认为,隐喻是思维方式的认知手段,是从一个具体的概念域(源域)向一个抽象的概念域(目标域)的系统映射。隐喻理解过程中,源域的结构被大规模的、系统的转移到目标域中,成为目标域结构的一部分。所以,隐喻能使一语义场与另一语义场映合,使词汇在旧意义基础上产生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新义。隐喻意义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两个概念域中的相似性,也即本体与喻体之间的联系性。如英汉基本颜色词里“black/黑”都让人联想到污秽、阴沉,对它的隐喻认知就产生出“邪恶”、“悲哀”之类的新义。如汉语中“黑心人”、英语中的“black market”等。
词汇的隐喻意义在网络流行语中尤为常见。比如2010年网络流行语之一的“给力”,原是北方方言,有很棒、很精彩的意思,现多用来形容事物“够劲”、“使人振奋”、“感到力量”等,之后网友又结合英语词汇构词,产生了“gelivable”(给力)和“ungelivable ”(不给力)两个大受欢迎的网络新词。
三、“山寨”、“雷”的词义认知解读
(一)解读“山寨”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山寨”的释义为:在山林中设有防守的栅栏的地方。腾讯网曾把2008年定位中国山寨年,因为2008年“山寨”一次随着网络媒介迅速传播,一直流行至今。“山寨”的提法源于香港。上世纪7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这里涌现许多制造轻工产品的家庭式作坊,由于简陋的木屋沿山坡构筑,港人戏称这些作坊为“山寨厂”,其出产的产品也被港人讥之为“山寨货”。在粤语中“山寨”一词也含有“不正规”或“不正统”的意思。七十年代未期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开放,一大批港式的粤语词汇如:“大排档”、“抄更”等流入广东,逐渐成为内地的日常用语。“山寨厂”、“山寨货”的说法也是那个时候传入的。粤语素来喜欢省略、干练,故“山寨厂”和“山寨货”也可简称为“山寨”。
“山寨”一词的词义发展与变化,充分说明了在原型的概念基础上,转喻与隐喻思维的作用。词典中“山寨”的释义为“在山林中设有防守的栅栏的地方”,是其原型意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经验基础上得到的最基本的认知结构。近年来流行起来的“山寨产品”的说法可以用转喻对词义的发展作用来解释。简陋的厂房建于山坡之上,跟旧时建于山林中的绿林英雄所住的山寨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山寨厂”的说法本身就是一种转喻现象。
而“山寨”这种说法之所以能被普通大众广泛使用,更重要的还在于隐喻的认知模式在新的词义产生过程中发挥了作用。隐喻作为一个概念域对另一个概念域的投射,产生的基础是两个概念域之间的相似性。“山寨产品”的说法与旧时土匪或者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有相通之处。 “山寨产品”是由生产者自己取一个名字,模仿品牌产品的式样和功能,产品名字非常像,甚至难辨真假。与旧时山寨中生活的人们的相似之处是他们都逃避了政府管理。由于不缴纳增值税、销售税等,“山寨产品”价格仅是品牌产品的五分之一甚至更低。“山寨产品”呈现出仿造化、快速化、平民化的特点,其后,大量模仿词也不断出现,不如“山寨春晚”、 “山寨文化”等等。正是由于语义上的相似性使得属于不同认知领域的概念联系起来,通过隐喻实现了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投射,在原有的词义基础上产生出新的意义。
(二)解读“雷”
雷的基本释义包括:(1)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2)军事用的爆炸武器,等。近来网上十分流行的“雷”的用法包括“被雷到了”“雷人”等等。“被雷到了” 如今已经成为“让人感到很无语”,“很无奈”的代名词。
由最开始的自然现象名词,到之后作为动词表达“被吓到”的意思,“雷”的意义扩大,也可以用认知隐喻来解读。作为一种自然现象,“电闪雷鸣”这种强对流天气常会在人们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发生,很多时候突如其来的雷声会把人吓一跳。将 “雷”从自然想象这样源域投射到人的情感这一目标域,可以产生更为形象的隐喻意义。例如,“好雷人啊,他竟然比女生还女生。” 2010年“快乐男声”选拔赛上一个男生打扮成女生的样子,用女声歌唱,很多人都没有认出来他是男生,着实“雷人”。
四、结语
网络流行词“山寨”、“雷”等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一方面体现了语言的创造性、适应性和灵活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网络等媒介对人类语言的强大影响力,而从语言学语义认知的角度来研究这些网络流行语,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理解语言和思维机制。本文主要从认知语义的隐喻和转喻两个角度对“山寨”、“雷”等流行语进行解读,研究证明人类认知心理对语义产生、演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语义认知机制必将催生更多的网络新词、流行词。
参考文献:
[1]Taylor, J. 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M].Cambridge:CUP,1989.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187.
[3]陈建生.认知词汇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46.
[4]赵雪爱,赵玲.“粉丝团”的隐喻和转喻滑变[J].四川外国语学院学报.2008,(5):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