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广济桥:潮州人的精神地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济桥:潮州人的精神地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到广不到潮,枉费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这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古城潮州的一首脍炙人口的民谚。民谚的中的“桥”,便是维系潮州文化和潮州人精神家园的一座古桥――广济桥。“广济桥”也称“湘子桥”,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泉州的洛阳桥并称为中国四大古桥。

【关键词】 广济桥 潮州人;精神地标

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迄今已有841年。这座近千年的古桥,凝聚了中国古代桥文化的精华,也是潮州文化形成与发展的重要见证。据潮洲史志记载,广济桥初为浮桥,由南宋时任潮州知军州事曾汪主持,在江心筑一桥墩,造船86只,分别连接东西两岸,成为别具一格的浮桥,名为“康济桥”。到了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潮州知府王源对广济桥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重修工程,并正式更其名为“广济桥”。据姚友直在《广济桥记》中记载:“更名其桥曰‘广济’,取济百粤之民,其功甚大也”。明朝时的广济桥最为繁华,桥上有亭屋126间,楼台12座,中心浮桥用24梭船浮载,是人们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更是贸易的中心场所。当时桥上集市林立,商旅云集,成为盛极一时的“桥街”。

到了清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时任潮州知府丘其仁将江心的24梭船减到18梭,由此有了后来“十八梭船廿四洲”古桥格局。每年入春,江水上涨,十八梭船便随江水涨落而起伏,形成了一副 “十八巨鳌联铁,浮梁飞渡小蓬莱”的美丽景象。后来潮州人将“湘桥春涨”作为潮州八景之首,常常在春景宜人、潮水起落之时,以景咏怀。

1988年,广济桥被国务院列为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3年,政府开始对广济桥进行修复古貌的工程, 2007年桥恢复到了原来明代的风貌。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还在西墩阁楼作楹联佳句以庆贺广济桥新颜:“广川利涉开新运,杰阁重楼见旧仪”。

广济桥在造型和建筑艺术上,桥墩之巨大罕见于中国古桥。巨大的桥墩犹如四面环水的陆地,潮人称其为“洲”。在这些“洲”之上,设有众多商铺亭台。从明代开始,广济桥就兼具交通运输和商贸往来的功能,形成了繁盛的 “桥市”文化。明代李龄言道:“吾潮之胜状,在于广济一桥。”文人墨客也对此番胜景时有描述:“行人杂沓,过客载驰,或担簦而负笈,或抱布而贸丝,或乘肩舆而至止,或荷蓑笠而来斯,或骚人登高而作赋,或逸士临流而咏诗,熙熙攘攘凡几辈,朝朝暮暮无已时。”民间也流传着“桥市”繁华景况的佳话:“一里长桥一里市,到了湘桥问湘桥。”从广济桥“桥市”的繁华以及古时文人墨客对广济桥的怀咏,我们可以从中勾勒出潮州文化的基本线条:商贾文化兴盛,重传统与礼俗,尚古韵之风。祖祖辈辈的潮州人在这里落地生根,日渐富足。而如今更多精明务实的潮州人从桥市中走向全国、走向海外,形成了潮商、潮帮,并走出了像李嘉诚这样的商界巨贾,可见潮人富足守成的心态与积极开拓的精神并不矛盾。

广济桥最具特色的,除了构思巧妙的檐牙楼阁,桥市格局,还有那“十八梭船”的启闭式桥梁“机关”。 十八梭船在江中浮沉,在不同的时间开启与闭合。吨位较小的江轮在浮船闭合之时可从广济桥桥墩之间通过,吨位大的江轮则在浮桥开启之时从江心通过。当汛期来临之时,浮船还可拆卸,让江水能更快地往下游奔腾,以减缓江水在洪汛期间对潮州古城的影响。这种用浮船桥接启闭式的设计是一种古桥建筑的典型。古桥卧在韩江之上,既不阻碍其水陆运输的交通,也不影响陆路交通的商贾贸易。广济桥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之道,体现着中国儒家文化与道家文化的精神内涵。这样的桥梁样式,在中国古代桥梁建筑上十分罕见的一个例子。

广济桥自宋始建以来,在历朝历代都有过修筑与格局上的变化。可以说,广济桥承载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在潮州的民间,却将这段历史进行了演绎和美化,流传着唐朝韩愈来潮时召集神仙进行“仙佛造桥”的传说,毫不吝啬地将建桥之首功给了韩愈。在潮州,“崇韩文化”特别发达――山水为之易名,山名之“韩山”,江谓之“韩江”;因韩愈号“昌黎”,潮州街巷里便有“昌黎路”、“昌黎旧治牌坊”……从这个层面上说,桥梁文化其实是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只因潮州在古时是百越之地,南蛮之所,远离统治者的政治文化中心,韩愈被贬谪到潮州,除了治理韩江,驱除鳄患,修建桥梁,发展农桑,还建立了私塾,教化百姓,撒下了孔儒学说的种子。这种思想文化上的启蒙将潮州百姓吸纳进了中原文化的系统,也获得了潮州人广泛的精神认同。在潮州,设有韩文公祠,强调尊师重教、礼仪风俗传统,坚守自己的精神文化领地,这在以经济建设为龙头的广东省,显示出了不俗的城市文化格调。

如今的广济桥经过了修缮与复原,桥上12座楼阁高低错落,鳞瓦参差,檐牙高啄。楼阁的屋顶构思巧妙,百态千姿。花岗岩石卯榫叠砌而成的桥墩,清幽淡雅的白柱灰瓦,古香古色的栗色梁枋回廊,文人墨客闲情挥毫的楹联横匾――这些在现代广济桥上,都展现出建筑的智慧之美与艺术之美。来潮州旅行的游人们,会在桥上驻足、观赏古朴的楼阁,品评当下书法名家为广济桥楼阁题写的牌匾对联,遥想古时广济桥“桥市”的盛貌。亦有许多潮州人夜游韩江,在游轮上品潮州工夫茶,赏韩江两岸夜景。无论是在潮州古城生活的普通百姓,还是游走在海外的潮人,都会拥有他们共同的儿时记忆,便是“十八梭船廿四洲,两只H牛一只溜”的潮州古谚,而且这个古谚会一代传诵一代,成为海内外潮州人的精神地标

参考文献

[1]吴庆洲:《广济桥历代的建设》,岭南文史,1988年01期

[2]周燕玲,《廿四楼台廿四样――论潮州湘子桥的亭台楼阁艺术魅力》,大众文艺,2009年01期

[3]郑淡华,《论潮州湘子桥的文化标识功能》,华章,2011年01期

作者简介:罗弦,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教师;黄彦嘉,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艺术与传播学院 07级传播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