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古典的心情观照语文课堂教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古典的心情观照语文课堂教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今天这样一个由效率和技术主宰的时代,古典心情、心性的修养、精神的价值、人文的关怀,渐渐地变得陌生与遥远。学习也就在心浮气躁、急功近利的主导下成为了外在的包装、利益的算计、轻巧的复制。愈来愈多的人,希冀学习给他们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与实惠。然而,在更多的领域和情况下,为了获取可以立刻变成工作成绩的操作性知识和经验的学习,其效果往往并不理想。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有更多的学习,其价值是十分间接的、潜在的,这就需要以宁静、闲适的心绪来对待。尽管语文课本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往往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都具有益人心智、怡人情性、变化气质、塑造人生的价值。

真正的学习是人深层的精神需要,是“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精神漫游。学习需要刻苦,但更是一种快乐,是用努力酿造的快乐。学会有功利性的收益,但是,仅仅从功利性出发去学习,却是违背人天性的劳役。因此,在应试教育制度和考核压力下的语文教师应该保持一些古典的心境,一些虽经污染却还能沉静的心情去对待课堂教学,这才是令人心旷神怡的事情!

一、创设教学情境,丰富学生真切的生命感受

教学情境是由信息、态度、期望和行为投射而成的,它必然蕴涵着教师的价值追求、意愿、旨趣和个体所特有的方式。教学情境作为影响学生的一种现实力量,虽然不可能作具体、精确的描述,但应该具有这样的特质:在这里应该充满着对人的价值与意义的理解和尊崇,能够使置身于其间的每一个人感受到充满内心的庄严感、崇高感和被净化了的自我超越感。

语文课堂是心灵接触最微妙的地方,而培养学生敏感的心灵、丰富的体验、细腻的感受,是完善人的教育所需要的。因此,在学校教育中,教师需要用心灵去工作,创设一种情境并有充分的互动氛围,让学生有更多的活动、更多的参与、更多的平等交往与对话,受到更多的美感陶冶,更多地与自然界交融,更多地感受到被人欣赏、被人关爱的温暖与幸福,这都是情感教育的现实途径。在情感教育中,既要有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感化与陶冶,又要抓住一些教育契机使学生获得高峰的体验和“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情性修养,朝着最终达到“得失在所不计,毁誉无动于衷”的生命境界而努力。

二、减轻课堂负担,启发学生理性的顿悟

课业负担过重极有可能使学生整日处在心事重重、焦虑不安的煎熬之中。处于疲于应付、自顾不暇境地的人,没有心思去批判,去怀疑。同样,语文课堂上容量的过度和学生的负担过重会使他们忙忙碌碌,疲于应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深化、细化所获得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变得内心麻木,机械呆板,未老先衰,暮气沉沉。它可能使得学生养成急功近利、眼光短浅的毛病,不利于学生理智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不倦的探究精神的培养。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留下适当的“闲暇”,即有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轻松的心态,切忌过满、过量,同时还应避免教学方法的过于单调。理性的顿悟,灵性的生发,需要“闲暇”;创意和情趣也需要“闲暇”的心境。没有“闲暇”就没有发展;没有自由发展就没有对世界深刻、独到的感悟、体认、理解与把握。

三、学会等待和宽容,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会等待意味着教师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去对待学生的表现。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谈话、一次活动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一个好的品质的形成,一个不良品质的矫正,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学会了等待的教师,一定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刻和失望,多一份理解和信心。

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学会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宏,就是心志不那么闭锁,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性,珍视个性,尽可能地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语文学科的内涵和外延极其丰富,而这种丰富的意蕴就注定了理解的多样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如果用狭隘的眼光和单一、僵化的思维去解读文章,去关注课堂,无论从短期还是长远来看都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四、锤炼语言,积极探索,追求课堂教学的通透明晰和深刻

课堂教学的通透明晰和深刻,意味着能够给予学生匠心独运、别有洞天之感,能够唤起学生的惊异感和想象力,能够使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而这首先需要语文教师要认真锤炼语言,语言塑造着学生的气质性格、感知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表达决不仅仅是一个修辞学的问题,一个技巧性的问题,它涉及到你表达的各个方面――精确程度、情感色彩和审美情味。语言的舒展即是思想的流畅,这就是海德格尔所谓的“所有的思都是诗”。因此,锤炼语言就是锤炼思想,追求表达的独特与精致,也就是追求思想的独特与精致。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教师的语言素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在教学时常有这样的情形:不同的老师讲授同样的内容,有的寥寥数语就能使学生心领神会,有的洋洋千言却使学生不得要领。可见,提高教师的语言修养,使教师掌握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其次,教师要不断地探索和进行自我反思。教学的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探索意味着你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和进取的意识,而不是一个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得过且过的人。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事情作出新的解释,能够对那些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物给以重新的审视,能够对那些似是而非、以讹传讹的种种说辞进行批判性的审视和反复琢磨,彰显那些被日常生活的琐屑和平庸遮蔽了的事情的本真面目。这样的课堂才能明晰而透彻。

总之,以古典的心情观照语文课堂教学其目的就是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以充满人文性关怀的心态去面对学生和课堂,去启发和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并尽可能牢牢掌握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语文教师应经由宁静的沉思、潜心的创造、执著的追问、从容的表达,创获一种触及心灵的影响,培植学生直面心灵与真实的勇气,生成洞幽察微的睿智和深刻,通过课堂上的认知、互动和审美真正地培育学生“人的精神”。